徐栋
(接上期)
四、发表意识,是写作最大的动力
为什么要写作?为了与人交流、告知事由和表达感情等需要,是一种开放式的公众言语活动。除却一些隐私的表达,几乎没有人的写作是封闭的。很难想象,缺少读者的表达,作者有何动力持续写作下去。
管建刚老师以“发表为中心”的作文教改实验,是基于自身的写作经验提出来的。他认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一个写作者最大的荣耀,莫过于拥有在公众面前言说的能力和资格;绝大多数写作者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拥有在公众面前言说的能力和资格。”他以“班级周报”为主要平台,辅以动力系统和助力系统,激起学生的文心,渗透写作的技法,最终提升写作水平。写作,以发表为中心,抓住了学生的表达天性,实现写作的价值,获得成功感和尊严感。
生活中,中国的孩子基本是没有话语权的。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管束,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教育,在社会受到成人的约束。孩子,受到了太多的“保护”,失去独立自由的话语权,也就失去了展示丰富内心世界的机会。情感的表达,是人最内在的需求,失去了,无疑是砍断了天使的双翼,怎么也飞不起来了。作文,是学生心灵自由表达的最好平台,快乐需要表达,忧伤需要抚慰,任何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文字自由地表达出来,舒缓自己的心境。
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少些命题作文,多写自由作文。写作,是情感到了喷吐的極限,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命题作文,无疑是让学生寻找情感的源泉,再辅以文字的形式支撑起来,这有违写作的本真规律。自由作文,才是儿童作文的真实面目,要让学生信任教师,敢于说真话、实话,表现最真实的自我,这是作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境界。就像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情感。”自由写作,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动力,情感和思维得到释放,获得表达的主动权,文字才能打动人。
作品的受众是读者,读者多,作者动力大;读者少,作者无心写。读者只有一个,学生能坚持写作文,已经是难得了;学生能写好作文,无疑是“奇迹”了。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只有发表。管建刚老师创立的“班级周报”,无疑是最优化的途径之一,每周1期,每期18篇作文,在全校、家长间“发行”,学生的作文,拥有了众多读者,受到多方关注。学生作文有了公开表达的途径,改变了写作的目的,从“应付作文”到“投稿作文”,辅以一套动力系统和助力系统,并上好周报讲评课。纸质报纸,便于阅读,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读者意识增强,写作素养一定会不断地提升。当然,编辑出版“班级周报”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很多教师无法涉足,更难以坚持。因此,我们可以利用QQ空间、班级博客、微博等电子平台,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表的平台,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写作动力。班级循环作文、墙报作文、小小手抄报等等,都是很好的展示机会,教师要开放作文教学的舞台,做个有心人,给学生注入发表的动力,获得话语的主动权。
传统的写作教学是封闭的,写作只是应付教师的作业,投其师所好,得到应有的评价。这样,学生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体会不到表达的酣畅淋漓。作文一旦发表,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实现与别人的交流。
“班级周报”,给予学生发表最大的平台。学生写作成了向班级周报投稿,所写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来自自己的生活。同学、教师、家长是“班级周报”的最大读者群,也是学生最为亲密的人,学生发表了作文,就能让自己亲密的人读到自己的故事,获得自我存在感和成功感。这样的表达,是思想的自由驰骋,是情感的无限畅游。学生通过发表作文,不断地刺激写作兴趣。发表,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表达欲望,实现人原始的言说激情。不仅是“班级周报”的出版,其他任何形式的公众表达,都能达到这样的功效,这也是作者持续不断写作的动力源泉。
有写作实践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能坚持写作的人,是何等了不起。但是,作品一旦公开发表,那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自豪感油然而生。每一个作家,谈到自己的成长之路,都无比感叹发表带来的动力。
让学生爱上写作,产生写作的动力,不断表扬并发表是一条必由之路。发表,让学生有写作的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写作,不再是一件应付老师的苦差事,而是与世界交流对话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写作,把心里话表达出来,与读者交流共鸣,得到认可。发表产生的成功感,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形成写作的循环系统。
不仅如此,学生写作的成功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各学科的学习兴趣,乃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样的例子在班级里时有涌现,很多学科课程成绩平平的学生,作文在“班级周报”上不断地刊登,写作兴趣浓厚,水平大增。很多学生甚至改变了原本的自卑,变得乐观自信。通过发表,学生之间有了对话平台,很多心里话、矛盾点得到了释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每带一个班级,我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写作,是一种公众的言说,以发表为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会被无限激发:爱上写作,不再是一句空话。
五、写作的动力系统,你构建好了吗
发表,学生作文的最大动力源泉。在报刊发表作文,是一件难事。杂志版面有限,能发表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的。“班级周报”,弥补了版面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发表的欲望。你会发现,随着“班级周报”发表机会的增加,学生发表的兴趣就会淡化,这是人之常情。
让学生保持写作兴趣,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孩子都喜欢打游戏,哪怕最小的一款游戏,都能津津有味的。有一款“消消乐”的游戏,风靡中国,老幼皆怡,沉醉其中。我问老婆和儿子,几个卡通图案,上下左右移动,有意思吗?他们两个瞥了我一眼,一副鄙视样儿。后来,老婆告诉我,这个游戏上手简单,通过有奖励,又有挑战等着你,充满刺激和期待。哦,我懂了,原来,游戏设计许多的任务,让游戏者慢慢进入,直到不能自拔。endprint
写作教学如果和游戏冲关一样,设计类似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后的成功,那一定是很吸引学生的。这样,每次都有写作的动力,保持持续的欲望。管建刚老师深谙其道,是这方面的顶级行家。基于“班级周报”的平台,他建构了一套学生写作的等级评价系统。带班三年,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写作水平,每年的等级评价系统都是不同的。
四年级,第一年,等级评选。通过发放“刊用纪念卡”的形式,让学生集卡,换取“作文新苗”“作文小能手”“班级小作家”“班级诺贝尔文学奖”等奖项。这种坡度式的激励方案,面向班级的每位孩子,对于优等生,教师设置些障碍,走得缓慢些;对于后进生,教师提供些机会,走得快速些;对于中等生,教师不断鞭策,紧跟着前行……班级的每位孩子都看到希望,朝着目标不断进步。在一年之内,能基本保证学生写作兴趣不减。
第二年,继续搞等级评奖,学生兴趣肯定大减。
五年级,第二年,积分活动。一篇作文,学生写多少字,就得多少积分。获得积分,可以得到相应的“福利”,满足学生的需求。积分活动,解决了学生作文写不长的问题,学生靠自己积极主动赚得的。学生投稿时,就会写得长,得知自己的作文被录用了,会拼命地琢磨,哪里不够具体,哪里可以增加细节……不要以为积分容易得,管老师还设置了修改扣分项目,一旦发现作文有瑕疵,被狠狠地扣分,多则几百分,少则几十分,一篇作文积分倒扣的不在少数。修改作文,不用教师发愁了,自改、互改成了常态。
第三年,继续搞积分活动,学生可是长大了。
六年级,第三年,稿费活动。当然,稿费的价格不能和出版社比,那老师就要“破产”了。千字文章对应相应的稿费,领取班级货币,一年之内可以累积,可以消费。和老师拥抱合影,买免作业卡,买期末考试加分卡,买单元免考卡,买小编辑卡,买相册视频……稿费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作家的生活。学生根据自己需求,玩命地写作挣钱。再玩命,后进生玩不过优等生,“分版而治”就诞生了,分为精华版、升级版、大众版,稿费有高低,优等生不屑于投大众版,就给后进生留了活路。“班级周报”和谐而生,不断推动大家兴奋写作。
三年的活动,是管建刚老师给学生构建的“动力系统”,三大活动能让学生保持新奇,不断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管老师说,这三大动力系统,不断点燃、维持、激发写作的热情;作文,也在这三年时间里持续地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
管建刚的三大动力系统,像生活中的游戏一样,切中了作为人的心理需求,印证了写作更需要激励的规律。这套动力系统从外部入手,目标明确,缓步前进。作为班级学生,能清楚地定位自己,找到非常合适的方向,從写好每一篇文章开始努力。游戏性也是这套系统的优点。学生以游戏者的心态投入,写写,玩玩,乐乐,不断感受到成功,调动内在的动力,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看似三年的动力体系不一样,但都是基于学生的写作心理和能力,紧紧地抓住学生的需求,最大化的满足。只是,要得到这样的满足,必须付出勤奋、努力,甚至是痛苦,最终走向的,一定是进步。比如积分系统中的修改,放在高年级,是非常合适的,符合课程标准对于“修改”的要求,放在中年级,有些拔高。
不得不说,管建刚老师是个“游戏”设计高手。
这套动力系统,刺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写作动机,但作为写作本质的过程没有改变,是通过动力系统进行助推和强化。我们语文教师看到的是这套动力系统,想到的应该是学生在这三年里言语能力的进步。有了三年的不停步,离开了这套系统,学生还不会写作文?开玩笑吧!我想,这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那么,亲爱的老师们,当你还在为学生写不好作文而挣扎时,可以轻轻松开手中“写作技法”这把利剑,扶着“写作动力”的总舵,带着学生自由驰骋在广阔的写作海洋中。管建刚以一线教师的实践告诉我们,这,可以。
六、写作动力系统,寻你千遍也不厌
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有一套“动力系统”,不断地刺激学生的作文神经。
有的老师说,何必有捷径不走,绕远路呢?对管建刚老师建构的“动力系统”,我们拿过来,可以用吗?当然可以,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我就是这样的实践者。但是,全部照抄,生搬硬套,会有不少的弊端。
这套动力系统,是建立在管老师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上的,他对作文教学有独到的认识。正是有深厚的底蕴,管老师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此外,地域文化有差异,学生基础有不同,我们不仅要学招式,更要学招式背后的功夫。这样才能应付“万千变化”。
中国的汽车生产起步晚,技术落后。当国外企业已有百年制造工艺的时候,我们才刚刚觉醒。没有发动机技术,没有底盘调校的经验,更没有设计变速箱的能力。怎么办?买来国外成熟的产品,揣摩设计的原理,不断改进优化,从而制造出带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在工程学上,这种设计叫“逆向开发”。中国的比亚迪、吉利公司就是成功的代表。
构建写作的“动力系统”,老师也可以“逆向开发”。研究管建刚作文教学的动力系统,吸收适用的做法,优化不足之处,逐渐形成具有教师个人色彩的“动力系统”。此外,中低年级的写作动力系统,研究的人不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写作能力,不断调整,寻找出适合的道路。
什么是好的写作动力系统呢?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忘我、持续地保持写作兴趣,带来写作激情。
游戏化。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对游戏,他们天生敏感,热衷参与。作文教学中,我们设计的写作“动力系统”,形式有趣味性,内容有诱惑性,激发参与的热情。过于直接、呆板、机械的“动力系统”,学生会排斥,不愿参与,这样,适得其反,抹杀写作兴趣。管建刚老师的“等级评奖”系统,设计了一个“考状元”的游戏规则,根据古代考状元的程序,引领学生一步一步爱上写作。在“写作稿费”系统中,他请学生设计班币,制定稿费的规则。更绝妙的是,还有消费规则,如,买和管大拥抱一次,买免作业卡,买单元免考卡,买期末加分卡,买小编辑卡,买一学期的照片、视频等等,学生就像社会人一样,写作挣钱、消费。当然,我们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会有所创新。endprint
参与感。我们设计的写作“动力系统”,面向的是班级里每一位学生,尤其要照顾作文的后进生。设计要有循序渐进性,起步的门槛一定要低,让每一位孩子都看到前进的希望,都能通过自己一次次的努力达到。越往上,难度越大,需要加大努力的步伐,逐步调动写作潜力。如,我设计的“争当大总统”的动力系统,第一步,要当上班级组长,很简单,只要1000积分就行,也就是發表两篇作文,即使是后进生,发表三篇也够了。在自己的努力下,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越往上,难度越高,还有其他的要求。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其他人在后面紧跟。邓小平同志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一起“富”起来。这句话,好像也适用班级学生的写作。
竞争化。没有竞争,社会不会有进步;没有比拼,写作不会有提升。好的作文“动力系统”是充满着争斗的,激励学生写好作文,鼓励学生改好作文,支持学生评好作文。在你争我夺的氛围中,激起写作的斗志,努力地、缓步地写好作文。我最欣赏管老师“积分活动”中的“抢分活动”,文章发表,他人修改,发现错文,扣除积分,归为他人。一个拼命地不想扣分,一个玩命地忒想扣分,你来我往中,写作的修改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读者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而教师,则在旁边偷偷地笑。这叫,竞争成就作品;这叫,玩的就是心跳。
奖励性。一张小小的奖状,一块小小的巧克力,一声轻轻的表扬语,对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学生来说,那是荣耀,是重视,是肯定,是意义非凡的。好的写作“动力系统”,一定是充满着奖励,充满着鼓励,充满着希望,让学生不断参与,不断满足,不断成功,不断自信。老师们,我们不要吝啬,要开发表扬的渠道,形成奖励的机制,再加上教师额外的鼓励,那种感觉,叫温暖。我最佩服的不是管建刚老师写作“动力系统”中的各种奖励,而是他心细,处处发现学生值得表扬的点,给予语言、动作上的鼓励,还有物质上的奖励。因此,我的办公室里也常备学生爱吃的东西。原因,你懂得。
写作“动力系统”的建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优化的,只有最适合的。病人看病,挂的科室不对,医生无从下手;医生看病,用药不对症,病是不会好的。同样,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收效也是甚微的。天生就喜欢表达的学生毕竟是少之又少,写作兴趣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教师从外部去刺激它,建构自己的写作动力系统,让学生练好基本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升写作的能力。当学生会写作了,那离爱写作也不远了。会写作招式,学生成不了高手,那是花拳绣腿;有写作动力,学生不断地努力,成为行家。亲爱的老师们,“写作动力”系统,或许有些功利,但是,只要对学生有所帮助,又有何不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