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生活,推开学生写作的另一扇窗

2017-09-23 22:58章亚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习作交流生活

章亚琴

新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当下学生的习作仍然呈现出一种虚假、空洞、肤浅的状态。如编造事实,捏造文中之“我”;言之无物,不知所云;无病呻吟,乱发感慨等。那么,学生为什么无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表达得体恰当的习作呢?究其原因,与学生的习作储备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习作源于生活。但是,如果学生在生活中不能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习作素材,那么,他就无法获得丰富、真实的习作材料;如果学生在生活中不能饶有兴致、充满热情地投入享受,那么,他就无法拥有鲜活、深刻的体验,自然也就无法让自己的习作表达真实、血肉丰满了。

因此,笔者做了几点尝试,意图引领学生进行“微”观生活,提高捕捉生活信息的敏感度,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为学生习作储备丰富的材料。

一、与生活融通,引领微观察

对于学生,不是缺少习作材料,而是缺少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并不是没有习作素材,而是学生没有发现或是发现了但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习作素材,可以写进自己的习作中。这就需要教师来将学生的眼睛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处处留心的良好习惯了。

我给学生布置了“每天微观察”的任务。什么叫“微观察”?时间微,观察时间不超过60秒;对象微,观察对象是具体的一个人或物,如天空飞过的一只鸟、风中飘落的一片叶、正在思考的一个同学等。这样的要求降低了任务难度,明确了目标指向,激发了学生“微观察”的兴致。

当然,“微观察”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帮助。

比如,雾霾天气严重的时候,我对学生说:“雾气缭绕,周围的一切发生了哪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在将学生观察的视野引向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刺猬,学生可高兴啦,争着抢着围上来,我问:“小刺猬来到了咱们班,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这是在将学生观察的目光引向自身和校园生活。

天上飞过滑翔伞,同伴之间闹别扭,考试之后或喜悦或伤心,班级服务岗位竞选、元旦节庆祝、才艺展示……种种引领,不一而足。久而久之,学生渐渐明白:可写的东西太多了,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

微观察的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处于一种“放松警惕的状态”,以此提高他们捕捉生活信息的敏感度,解决“无事可写”“言之无物”的难题。

二、与兴趣中共鸣,促进微表达

观察是运用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形态的一种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活动,它不仅仅是看,而且包括听、触、想等多种感觉的综合性活动。观察只是起点,观察的归宿是表达。

我给学生提出了在“微观察”时“微表达”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学会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以提高兴趣,增强体验。具体如下:

1.音乐浸染

芳香如雪的茉莉花开了,欣赏着绿叶丛中探出的娇小洁白的花朵,你的心中是不是响起了那支江南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跟着动人的音乐,一边看花,一边尽情唱出心中流淌着的歌词吧。这就是一种“微表达”。当文字的缺乏让学生拙于言表的时候,通过现成的音乐的介入,让他们得以“借别人之乐、表自己之声”,吟唱出内心丰富而复杂、细腻而委婉但又难以言表的感受,这样的方式与文字表达联系甚“微”,还会受到环境的限制,需要硬件的支持。然而,其在“促进感受的深刻性”方面,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微表达”可以是吟唱与观察对象相关的音乐,如观看运动会时哼唱《运动员进行曲》,观察月亮时弹奏古筝曲《平湖秋月》等;可以是与观察对象意境相通的声音,如欣赏高山时播放曲声巍巍的音乐,欣赏溪流时播放曲声潺潺的音乐;可以配促进观察与表达的声音,如配轻柔的小夜曲激发想象,配激昂的《将军令》振奋激情等。

2.经典共鸣

阳春三月,柳枝轻拂,学生站在高高的柳树下,一边细细欣赏眼前如画的美景,一边深情地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细语蒙蒙,斜风煦煦,学生在风中,在雨中时而追逐奔跑,时而静下心来轻读“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东方破晓,面对喷薄而出的红日,学生放声朗读《海上日出》;暮靄低垂,华灯初照,学生悄声细语《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不管是在草地上打滚儿,还是在西湖畔赏荷,抑或是感受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秋天的第一片落叶,学生总能在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中找到情感的共鸣,促进体验的升华,增强生活的感受。这,也是一种“微表达”。

3.个性表达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因其生活环境、认知水平、文化修养、心理状态、年龄差异的不同,导致兴趣爱好不同。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维护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兴趣。

有的学生喜欢一边观察一边画下来;有的学生喜欢抱着摸着亲着,细细玩赏;有的学生喜欢唱着歌儿亲自感受采草莓的快乐;有的学生喜欢默默旁观伙伴们追逐游戏……这些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虽然都跟文字表达方式联系甚“微”,但都应得到教师的关注、支持、赞扬和鼓励。

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广泛地留心生活,更用心地感受生活,更动情地享受生活,又何必在意学生是怎么去留心、去感受、去表达的呢?

三、与同伴共长,加强微交流

人不是一座孤岛,时时刻刻都有一种交流、沟通的需要。心理学家发现: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尤其如此。

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是学生“微交流”的时间。什么叫“微交流”?一是时间微,四个人合用五分钟,每个人只有一分钟左右;二是范围微,不是大组或全班交流,仅在前后左右四人之间;三是内容微,交流的是“微观察”

的发现,三言两语,即使有话,也得短。

“微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同伴之间的倾诉、倾听中,情感产生共鸣,思维互相碰撞。旧的体验得到深化,新的体验逐步生成,习作也就水到渠成。

“微交流”平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星期每组推出一名代表,利用一个语文早读课来打擂——向全班展示。展示过程分为三步:

1.课前板书内容。培养展示者的概括能力,给听众以视觉提示,引领其他学生睁大眼睛关注生活中的习作素材。

2.展示观察结果。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唱念做打,样样都行。以此培养展示者的表现能力和听者认真倾听的习惯。

3.陈述推荐理由。聚焦语言形式,把学生的视角由“观察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引领学生睁大眼睛留心“言语现象”“言语形式”“言语意蕴”,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

渐渐地,我着力于捕捉学生“微交流”中“细致”“灵动”的语言文字,将佳作和全班学生一起动情诵读,触摸言语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的外在呈现方式,感受语言表达的情意,逐步将“微交流”的重点导向以语言文字表达为主,为习作储备丰富而鲜活的“细节描写”材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微观察”“微表达”“微交流”,看似时间微、文字微、效果微、收获微,然而,天长日久,一个处处留心、懂得用自己的眼睛观照世界的学生,一个时时动情、懂得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生活的学生,他对于习作的储备绝对是不“微”的。“微”观生活,为学生的习作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交流生活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