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忠兰
有一天,读初三的女儿感慨地对我说:“妈妈,我觉得我虽然读了很多书,懂的东西也很多,但是不够深入,为什么小学老师没有教会我精读呢?”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女儿一年级之前,亲子阅读做得很扎实,我花了很多时间朗读给她听,她也形成了阅读的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速度快,阅读量大。从二年级到现在,都是她自由阅读,我没有带她精读,也很少和她讨论读过的书。其实,不仅作为家长的我是这样,很多班级的阅读也仅仅停留在每天布置学生自由阅读这个层面,而没有落实到共读指导提升的方向上。
如何进行整本书的精读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这几年在班级里做了不少尝试,现简单梳理如下:
一、“思维导图”阅读法
经常有学生说书太好看了,可让他讲讲故事内容或说说好看在哪里,要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要么啰啰唆唆讲一大堆。因为学生阅读时关注的大多是故事情节,阅读时沉浸其中,读过了有感觉但迷迷糊糊。所以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带着学生梳理人物、情节等关键信息,进而分析问题、理清思路。
思维导图有很多种,各有各的特点。所以,不同的书可以选用不同的思维导图呈现。人物众多、关系复杂的书,可以圍绕中心人物梳理人物关系图谱;情节性较强、一波三折、主人公情绪大起大落的书,可以做情节情绪图;单篇连成整本的故事类书籍,比如历史故事,可以按照时间轴或地理位置轴来画图……总之,在做思维导图阅读笔记时,可以参照常见的思维导图,但也不一定非得拘泥于某种范式,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书,创设出带着书籍特色和个人风格的图文笔记。下面举几个例子。
1.表格式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是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男主角都敏俊的枕边书,讲了一只瓷兔子异乎寻常的旅程——从海洋深处到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的学生的床前到孟菲斯的街道上……借助表格统整,学生们的讲述会更有条理性。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统整图
2.阶梯式
汤汤的《一只小鸡去天国》讲了一个浅显又深刻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刚满月的小公鸡生病了,在死神要送他去天国前,他完成了很多心愿。每做完一件事,小公鸡心里就好过一些。下图中,阶梯的上方是小公鸡做的事情,下方是他的情绪变化。有三处情绪的词语要求直接从文中提取,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有两处文中没有直接说明,学生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小公鸡的心情,考查了学生感悟概括的能力。用阶梯式的情节、情绪图把整本书的情节发展脉络梳理出来,也是对故事整体把握的一种方式。
《一只小鸡去天国》情节、情绪阶梯图
3.桥型图
汤汤的《美人树》深受学生喜欢。这是一个关于友情、信任、自由与梦想的故事。很多年前,一棵叫冬小青的冬青树,为了获得自由,欺骗了村里的女孩小美,变成小美走了。小美成了一棵树,不得已又欺骗了女孩桑桑,桑桑迫于无奈又欺骗了土豆。善良的土豆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终于让这四个灵魂各归原位。重新变成冬青树的冬小青把自己从土中拔了出来,土豆把它制成一只小船重新赋予了它自由的生命。书中,同一个情节中,不同关系的人物,或并列,或对立,有着不同的心情,可以采用双线结构图。
横轴代表故事情节发展;纵轴代表人物心情变化。
心情指数中的正数是正面积极的情绪,负数就是负面消极的情绪,列出数字就是给各种心情打分,起点在原点。
4.地图式
《驯鹿牛仔裤》是“自然之子”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作品。敖鲁古雅是驯鹿生存和繁殖的家园。一只美得如从童话里走出来的驯鹿再也回不去了,幼年的一次劫难让它失去了家园和母爱,但它意外地得到了鄂温克老人芭拉杰依的爱怜和照顾。从此,这只小鹿就有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名字——牛仔裤,和比名字更加不可思议的命运。
牛仔裤身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实与它在各地辗转的经历有关,用地图的方式能更好地呈现。《驯鹿牛仔裤》地图化的读书笔记再现了书中的故事,借地图可以引导学生把牛仔裤在辗转中的遭遇、变化和解决方式在地图上一一标注出来。
在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一本书梳理出来就是一个有创意的思维导图。我们还发现很多书都有共同的叙事模式——“在家—离家—归家”。比如《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爱德华在家时不懂得爱,离开家之后,慢慢学会了倾听,学会了爱,最后又回到了当年的家里,重新得到了爱。《一只小鸡去天国》《数星星》,还有下文提到的《妈妈走了》都是这样的叙事模式。
二、“阅读单”助读法
形式新颖活泼的阅读单是帮助学生深入阅读的拐杖。在教学中,面对不同的书,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不同的阅读方案。在学生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每章或几章设计一张阅读单,也可以针对整本书设计一张或一组阅读单,推进学生自主深度阅读,潜入文字背后综合、思考、推论,让整本书阅读走向
纵深。
阅读单的设计考验着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需要从提取信息、推断解释、整体感知、评价鉴赏和联结运用能力几个维度去设计。低年级的阅读单还要注意形式丰富活泼,以画画、口头表达等活动性的形式为主。下面就以两张适合中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阅读单为例作说明。
比较阅读,发现变化似乎是很多书都可以深入挖掘的一个话题,经过这样的精读操练,学生在阅读其他书的时候,就可以举一反三,运用自如。我经常设计比较阅读的阅读单引领学生阅读。
1.“变”中提炼主题
《妈妈走了》讲述了漂亮干练、满面笑容的妈妈因病永远地走了,全家人陷入了以泪洗面的日子。他们会如何面对亲人的突然离去呢? 这是一本以死亡为主题的小说,作者巧妙地把妈妈的死亡和爸爸雕塑受难这两条线索融合在一起写。导读这本书时,我就通过比较阅读单引导学生提炼书的主题。
妈妈走前,这一家的生活怎么样?提取概括信息。妈妈走后,家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有表层变化——变得悲伤了;也有潜在变化——人物内心的变化。从不能接受妈妈离开的事实到慢慢接纳,全家人的内心在成长。这些隐含信息需要反复阅读,综合推断。妈妈走后这一家人是如何走出悲伤的呢?通过品读重点语段,学生领悟到:虽然妈妈已经不在了,但这种曾经的幸福是永恒的,妈妈对家里人的爱也是不会消失的,依然留在他们的记忆中,温暖着他们,给他们力量。在和学生聊书的过程中,还探讨了圆满与不圆满、幸福与不幸福这些具有哲学思辨色彩的话题。学生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幼稚、无知。endprint
2.“变”中感悟形象
《数星星》讲的是二战时期, 12岁的丹麦小姑娘安妮在关键时刻为帮助丹麦境内的犹太人逃离瑞典,勇敢地与德国人周旋的故事。书中说“整个世界好像也变了,只有童话没有变”。整个世界在战前和战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除了表层衣食住行的变化,人物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改变呢?这说明了什么呢?我通过阅读单1引导学生思考。
《数星星》阅读单1
安妮原来不知道自己是勇敢的,直到最后主动冒着危险给舅舅送“手帕”——能够使德国兵的狗失去嗅觉的手帕。这个故事探讨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明知道很危险,但仍鼓足勇气去做。我设计了阅读单2,引导学生们通过重读关键语段进入人物内心深处,感受人物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感受人物的成长变化。
浏览以下章节,品读重点词句,用关键词写出安妮的感受和表现。
《数星星》阅读单2
除了比较阅读单,我有时还带着学生从书中挖掘专题,进行专题研究。例如带学生精读《你是我的妹》,除了品讀精彩片段、感悟人物形象等常规活动之外,我还给出了一系列专题研究的选题。(参考如下表单)一个家长感叹地说:“没想到,一本薄薄的书,居然可以挖掘出这么多名堂。”平时学生自己读书只是看个热闹,只有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才能如此深入。
苗族民俗风俗
——《你是我的妹》阅读单1
在书外,我学习到的苗族民俗:
一本好书就是一眼清泉,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出清冽可口的泉水。读了《你是我的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展其他专题研究。比如,排演《你是我的妹》,观看电影《阿桃》,与原作对比阅读;阅读沈从文的《边城》;制作去湘西旅行的攻略;了解“文革”历史背景;写写自然笔记——研究桃花、看桃花、画桃花、写桃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么多专题当中,总有一样是学生感兴趣的。只有找到适合学生的项目,学生才会兴致盎然地投入到研究学习中,发挥积极主动性。
三、玩转“语言魔方”
1.品味内化语言
很多家长问,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的书,作文却总写不好?很多学生看书只是看情节,对于精彩的语言不会停下来多读几遍,或者干脆跳过去不读,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词好句。
品读精妙的句子也是整本书精读的必修课,尤其是在阅读中国本土作品的时候。如冯与蓝在《一只猫的功夫》中写道:“天气真好!一朵云也没有,天空蓝得仿佛要掉出一整个大海。这是一个如同新鲜橙子一样鲜艳柔软、酸酸甜甜的假期。”短短两三行,语言非常特别。我们也常把天空比作大海,但却没有冯与蓝写得这么令人拍案叫绝。“天空蓝得仿佛要掉出一整个大海”,那该有多蓝啊。形容轻松、愉快的心情,从来没有人用新鲜橙子一样鲜艳柔软、酸酸甜甜来作比。这么美妙的语言,不需要过多讲解,只需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素读,在舌尖上滚过7遍以上,就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它们总会在某次写作时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读彭学军的《腰门》,我折服于她对语言文字的精雕细琢。书中有大量贴切、灵动的比喻,尤其是描写声音的比喻:
后来,我才知道,每天早上把我吵醒的是水的吆喝声,而不是楼板底下的流水声,流水声细细碎碎的,蚕丝一般绵绵不绝,正好是可以枕它入梦的。
“水哎——”这回是我叫的。我的声音水珠一般清亮,听上去又像羽毛一样的轻盈,可以在清晨寂静的老街悠悠地飘来飘去。
它一声一声地传过来,像一根柔韧的丝带缠绵住了我,我不由自主地被它牵引着,来到窗前。
他的声音光滑而又深沉,如一张看不见的细密柔韧的网,被网住了就很难挣得脱。
青榴的声音很轻很细,像泱泱大水在山涧收敛成了一线晶莹的清流,而她的声音也真的如清流一般婉转、透亮、轻柔。
阁楼空荡荡的,回声很好,青榴的声音被放大一些了,像个精灵似的在四周飞舞。
青榴终于唱完了,礼堂里很静,静得像一个人也没有。青榴的歌声如一张巨大的魔网,把大家都收得不见了。
和彭老师聊书时,她说: “你注意到了比喻,我太高兴了。因为,我在读别人的书的时候,我也特别喜欢注意比喻。我觉得一本书,或者是一段话、一个章节,如果有一两个特别有想象、很别致、别人不会这样用的比喻,我就会特别佩服这个作家。”
我心里有些小雀跃,因为学生也特别喜欢这些句子。每节语文课开课前2分钟,我都会选择一个精彩语段诵读3遍,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读得多了,学生自然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语言。
2.把握作品风格
读过很多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彭学军的作品风格独特。她生于湖南吉首,童年时代跟随父母下放到湘西苗寨,她的文字带着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地域风情,语言精妙,闪耀着灵性、智慧和温情。《腰门》以湘西凤凰为地域背景,讲述了六岁女孩沙吉被寄养在湘西小城云婆婆家中的特殊生活遭遇和成长历程。《腰门》读后感交流课上了四节,其中一节为专题课“魅力湘西凤凰风情”,我把书中描写凤凰特色景点的语段罗列出来让学生品读,同时,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品读同一作家的作品,发现作家写作特色的阅读方法。
黑鹤的作品也具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多以内蒙古大草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为背景,讲述人与动物的故事,细节真实,是对即将消失的草原文明唱出的挽歌。黑鹤的文字优美,极具画面感,这可能跟他小时候学过绘画有关。他擅长长短句的穿插应用,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独立成段,极具张力。为什么要单独成为一段?长短句的交替穿插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研读、讨论,会带给学生很多写作启迪。
学生在茫茫书海中遨游,爱上一本书,爱上一个作家,反复品读研究,浸润其中,文字自然而然会带上这个作家的气息。读梅子涵的《绿光芒》,读沈从文的文字,文学的气息氤氲开来,学生的习作自然就灵动、厚重,有韵味。endprint
3.悦读悦写,读写互动
精读整本书,几乎每个字都能在读者唇上、心里流淌过多遍。读了《你是我的妹》中对苗族民居布局的描写,才二年级的叶心怡小朋友写出了这样的片段,语言质朴,但情感真切。
我是没有房间的,以前倒是有一个,自从奶奶搬到我们这边来住后,我的房间就让给奶奶了。妈妈把我的床搬到了客厅靠窗户的一个小角落里。一打开我家的门,就能看到我的小床。床头有四个隔层,第一个隔层放了一个大箱子,再加上我的书包也就满了;其他三层挤满了我的玩具。有时候我会在床上放几个小娃娃,因为我喜欢抱着它们睡觉。我一直期盼着能有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房间。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一本情节性非常强的书,且又是翻译作品,学生容易忽视语言表达。书中对查理吃巧克力糖的吃法描写很细腻。
每次在美好的生日早晨收到这样的一块巧克力糖时,查理总是把它小心地放在自己的一个小木盒里,宝贝得像是一根金条。开头几天,他只是看着,从来不去碰它,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他才把包糖纸的一角拉开一点点,露出一点点巧克力糖,然后轻轻地咬一点点,只让那可口的甜味足够在舌头上慢慢地散开。第二天他再咬一点点,第三天又咬一点点,一天天这样一点点咬下去。用这个办法,一小块六便士的生日巧克力糖,查理可以吃上一个多月。
——第一章《查理》
查理把它一把抓住,马上撕掉包糖纸,咬了一大口。接着又是一口……又是一口……噢,能大口大口吃一整块甜甜的巧克力糖,这多么痛快啊!能把这么多食物塞满一嘴,这简直是无上快乐!
查理继续狼吞虎咽地吃那块巧克力糖。他停不下来。不到半分钟,整块巧克力糖已经进了他的喉咙不见了。他简直连气也透不过来,但是觉得异常痛快。
——第十一章《奇迹》
学生比照批注阅读之后,发现了写作的奧秘。无论是吃得快,还是吃得慢,都写出了查理对巧克力糖的爱。作者抓住一连串的动词,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查理的吃法、吃相。学生在回忆自己吃喜欢或讨厌的食物的场景时,写出了真实、趣味十足、令人莞尔的片段。习作中多了这样的细节描写,会更加生动耐读。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如果一篇优秀作文能得100分,学生读了之后,吸收50%,也只有50分;如果优秀作家的作品能得200分,学生即使也只是吸收了50%,却可以得到100分。单单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你是我的妹》《腰门》中就有众多写作点可以挖掘,如果学生能真正精读完这三本书,写作就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如果教者能博览群书,设计出有梯度的片段写作课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福州林明雅老师就做了一些尝试,聚焦《魔法手指》《不老泉》《我是夏蛋蛋》《杜利特医生》中的场面描写、动作描写、状物描写,引导学生做到了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
也许读了很多的书,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在习作和应试中充分体现,但是学生会成为一个精神清明、有智慧、有生活情趣的人。整本书的精读任重而道远,需要家长、教师做阅读的同盟军、讨论者、聊书人,共同将思考引向深入。总之,在和学生一起读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在精读中提升思考力,让学生成为有想法的个体,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而不仅仅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让我们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成长,一起遇见最好的那个自己吧。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