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改善感统失调幼儿视动协调能力的个案研究

2017-09-22 11:36王晓雪宋博媛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音乐游戏

王晓雪 宋博媛

摘 要:本研究选取一名在视动协调能力方面有感觉统合失调症状的儿童作为被试,在普通感觉统合训练中,结合音乐游戏的干预,增进其视动协调能力。干预前后的数据显示被试在较训练之后各项感觉统合能力均有提高,各项精细动作完成时间都有了明显的缩短。从结果上来看,幼儿的感统失调是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来改善的。

关键词:感统失调;视动协调能力;音乐游戏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1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108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A. Jean Ayres)提出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SI)的概念,指大脑将从身体各器官(耳、眼、口、鼻、皮肤等)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组织加工的过程。经过感觉统合,人类才能完成诸如记忆力、注意力、言语组织能力等复杂和高级的认知活动。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就是外部的刺激信息无法在大脑神经系统中有效地组合,大脑对自身的各个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综合处理,最后造成全身不能有效地运作。人的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协调力等能力都是由人的大脑合理安排身体动作才能完成的,如果幼儿患有感统失调,认知和适应能力发育迟缓,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孩子的社会化进程推迟,易产生性格障碍、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

感觉统合训练是根据感统失调儿童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适合其情况的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目前我国感统失调儿童多数还是以特殊教育、行为治疗为主,普通的康复训练往往由于枯燥的重复某个动作,易使幼儿失去兴趣产生抵触行为。游戏的形式是目前感统失调的主要改善方法,而音乐能调动人的情绪,激发活动兴趣,所以音乐游戏方式的特殊音乐教育在帮助失调儿童改善视动统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994年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成立了在国内最早的儿童感觉统合研究中心,开始研究并开展了儿童感统训练。这些年全国各地的早教中心在早教课中也融入了感觉统合课程,训练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并可以及时发现孩子行为、身体协调性、注意力等问题。

一、收集资料

浩浩(化名),男,5岁,在鲅鱼圈早教中心就读期间,教师对浩浩进行评估了包括前庭失衡、触觉功能、本体感等能力的感觉统合检测,评估结果为轻度感觉统合失调。浩浩为早产儿童,体重2.4kg,现身高为97cm,体重为12kg,与同龄儿童的身体指标相比数值偏低,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独生子女,其父母是中学教师,白天上课,晚上为初高中学生补习,没有时间陪伴浩浩。浩浩现在某幼儿园就读,有专门的教师看护,周一到周五在幼儿园,其他时间则是浩浩的奶奶照顾。浩浩的妈妈表示,浩浩在家里玩玩具时,奶奶会上前干扰浩浩自己动手玩玩具,平时比较溺爱浩浩,随时陪伴其左右。根据看护教师的观察,浩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坐,总是上前要拿教师谁手里的教具,或在自由學习教具时打扰其他儿童,容易分心,上课总是想出教室。浩浩在活动区域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跑,跑起来时容易摔倒,不敢走平衡木,需要教师在旁协助,害怕趴在大龙球等高的器械上运动等,对感统课有抵触情绪。

二、制定干预计划

(一)对被试能力的测量和评估

本个案是由我在训练之前选用台湾郑信雄感觉统合检测表为其进行的测量。1994年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将此表引进大陆,在国内的10余个地区进行过施测,在内陆地区,此表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和可接受性。此量表适用于6—11岁的学龄儿童(被试小于6岁,可省略学习能力一项)。根据幼儿最近1个月的情况,由儿童的父母或知情人填写。得分低于40分者,为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低于30分者,为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下表为浩浩的检测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中的标准分与评分标准相比较,前庭失调标准分高于40,属正常范围;触觉方面标准分为34,属触觉方面轻度感觉统合失调;本体感失调标准分为31,属本体感方面轻度感觉统合失调。

治疗师在浩浩所在同龄班级选出10名正常儿童,随后治疗师准备了一些训练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的教具对10名正常儿童和浩浩分别进行测量。最后将10名正常儿童所用时间换算成平均用时,并与浩浩所用时间进行比较。精细动作能力测试结果请见表2。

将10名儿童与浩浩的完成时间做比较,浩浩在小孔串珠项上与正常儿童对所用时间相差1分18秒;掷圈项相差1分07秒;衣饰架项相差1分09秒。

(二)制定干预目标

Goal:(长期目标)

G1:提高身体协调性。

G2:提高注意力。

G3: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Objective:(短期目标)

O1:经过8次训练,浩浩可以标准完成所训练的声势律动、手指操。(G1、G3)

O2:经过8次训练,浩浩可以在一次训练中按照要求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达70%以上。(G2)

O3:经过8次训练,浩浩可以在一次训练中完成率达到80%。(G1、G2)

三、干预过程

(一)实验方法步骤

1.建立关系:《你好歌》,让被试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2.律动:通过声势律动的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

3.手指操/乐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4.放松:随音乐摇摆身体,锻炼被试平衡能力。

(二)干预前后的比较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再次用感统检测表为浩浩评估,得到以下数据。

将表1训练前检测结果与表3训练后的检测结果中的标准分进行比较。得出结果:前庭失调标准分由51增长到56,触觉方面由34增长到37,本体感失调由31增长到36。

根据表2浩浩训练前评估的精细动作各项完成时间与表4浩浩训练后评估的精细动作各项完成时间进行比较,得出结果:在小孔串珠项上完成时间缩短了2分28秒,掷圈项目缩短1分48秒,衣饰架项目上缩短1分15秒。

四、结论

通过两个月的训练,在训练前后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到,浩浩较训练之后各项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各项精细动作完成时间都有了明显的缩短。在开始训练之前就用音乐游戏训练代替了原来的单纯感统训练,所以可以排除浩浩接受其他治疗的手段所带来的影响。更换训练后,浩浩逐渐减少了对原有感统课的抵触情绪。从结果上来看,幼儿的感统失调是可以通过音乐游戏这种特殊音乐教育形式来改善的。并且这种形式也能消除幼儿在训练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幼儿感统失调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在感统训练中治疗师或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

在训练中的所用到的音乐游戏设计方面应该重视幼儿的独特性,根据不同幼儿的需求与兴趣为根本来进行。如果在训练时治疗师疏忽了在设计训练内容中加入训练时间的设计,导致了训练中出现了“头重脚轻”的现象发生,就不能很好地保持训练的一贯性。音乐游戏的训练形式毕竟单一,笔者建议在进行训练时可配用一些感觉统合器材,并结合不同的感觉统合器材的特点与功能,设计出独特的音乐游戏对幼儿进行音乐感统干预。

参考文献:

[1] 王萍,高宏伟.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5

[2] 任桂英,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4):145.

猜你喜欢
音乐游戏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音乐游戏的探讨
小学音乐教学中正确实施音乐游戏的策略
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浅析幼儿音乐教学中游戏的融入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音乐游戏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音乐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