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祥伟
摘 要:通过从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外因——缺乏“利私益公”社会机制、价值认同缺失、教育影响力欠缺;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内因——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特殊性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找到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01
大学生公共意识是指大学生对公共生活领域内(大学校园)共识性社会规范的主观认同与客观遵守,其实质是追求个体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相统一的社会意识。“90后”大学生公共意识现状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依然存在公共主体意识相对弱化、公共价值观念相对模糊、公共规范意识相对淡漠、公共自觉行为意识部分丧失等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都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出现亦是如此,因此我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找到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对策。
一、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外因
(一)缺乏“利私益公”社会机制(社会因素)
在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积淀和优良道德传统的中国,哲人、先贤很早就意识到“公利”的问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公”与“私”的问题上,一直认为“天下为公”乃大道之行也,“崇公抑私”“大公无私”乃圣人之行;追求私欲非君子之为,要求“小我”要服从于“大我”。但传统道德文化倡导的“去私”并没有衍生出“大公”,导致一直缺乏现实形态的公共领域,造成公共精神的匮乏和国民意识中无法涵养生成合理的公共意识。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影响深远的小农意识,这是人们潜意识中追求“私利”的基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公家便宜,不占白不占”等俗语的存在就是真实反映。这导致中国先贤、圣人倡导的“崇公抑私”“大公无私”在封建制度和小农意识的影响下,只能是小部分人的“自觉”;这种公共意识的“自觉”还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从社会层面促成公共意识产生。
(二)价值认同缺失(精神因素)
作为共同生活的人们形成的关系的联合体——社会,不仅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会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主流价值观)。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共识与价值认同。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民族的前进,国家的强大,归功于人民都有着强大的价值认同感。价值认同究其实质是一个动态过程,从个体层面上而言,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不断调整自身价值观念和价值结构,以期达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趋同的心理过程;从社会层面上而言,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将社会要求的规范、观念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价值行为的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现象,在其发展进程中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信息网络的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和主流价值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国际范围内价值观的较量在网络平台上短兵相接,网络化使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更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的传播方面,全球范围内西方价值传播更具优势,年青人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更为明显。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价值观的传播优势向我国灌输的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产生巨大的挑战;不断弱化我们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使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主流价值观逐渐出现边缘化的倾向。2009年人民论坛的一项大型社会调查,将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列为了中国未来十年的严峻挑战之一,截至目前,这一现象还存在不断扩大、日趋严峻的趋势,這说明当今中国逐渐出现主流价值观认同危机。
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主流价值观逐渐出现边缘化的倾向,一方面表现为当今中国逐渐出现主流价值观认同危机,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秩序的失范,当然也包括公共生活领域内社会秩序的失范——公共意识的缺失。例如,现在有些青少年理想信念缺失、内心迷茫彷徨,盲目崇拜娱乐明星而忽视了那些默默付出,不断为他人、社会、国家做出牺牲的英雄和楷模;有些大学生存在崇洋媚外心理、民族观念淡薄,缺乏民族自豪感,漠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无法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的成绩感同身受。价值认同的缺失,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公共生活领域内社会秩序的失范,导致目前中国公共意识的生发缺少精神滋养。
(三)教育影响力欠缺(教育因素)
1.中学应试教育影响
中国“应试”教育一直过于追求高升学率,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公德教育,对公德教育重视不够。即使少部分学校教育涉及公德教育的问题,往往也是表面文章,流于形式;极少有学校能够做到认同价值的动态研究和机制形成,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采取有效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社会公德及公共意识的养成。
2.高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更是大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高校教育一直在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高校德育的实际操作过程却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高校德育“雷声大、雨点小”、德育实效性不理想。同样高校的公德教育及公共意识教育也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高校公共道德教育形同虚设,只在育人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提及,但公共道德教育并未真正走上课堂,走进教室,走向大学生头脑中;其次,公共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实则为冰山一角,没有独立的课时,没有专门的教案,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版)第五章第一节中按照概念、内容、意义等顺序象征性的讲解一下,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并没有做深入挖掘和细致分析,很难让大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于社会公共道德的系统性印象;最后,公共道德实践教育领域上几乎呈现一片空白,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都会安排一定的实践课,但主要以演讲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学时少、覆盖面小、方法单一,流于形式。公共道德理论的学习,没有经过道德理论的内化、缺乏实践的反复检验,达不到知行结合、知行并用的公共道德教育只能浮于表面,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endprint
3.家庭教育影响的偏失
首先,家庭教育偏离公德教育的轨道。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学生公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成长发展的每一步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和熏陶。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许多家长注重“拿成绩说话”“用成绩来决定一切”,忽视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及公共意识教育。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秩序意识、公共道德意识荡然无存。其次,家长自身言行失范。有些家长虽然对孩子强调社会公德及公共意识的重要性,但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却反其道而行之——与人交往时算计他人,路人倒地置之不理;有些家长自身存在公共意识失范,缺乏社会公德等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更有甚者,有些家长甚至直接将一些缺乏社会公德的观念灌输给孩子。这些家长的行为,势必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错误的导向,导致他们崇尚自我利益,不重视社会规范与公共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二、公共意识失范现象的内因——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特殊性(主体因素)
(一)大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相对不成熟性导致其公共意识从众性强、稳定性差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黄金期、关键期,这时候他们正处于准成人的过渡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大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相对不成熟使其极易受到外来利益的诱惑,自我约束力差。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易产生从众、盲从心理,导致公共生活领域行为从众性强,别人一句话很可能就会改变和削弱大学生的公共道德信念,动摇其薄弱意志,出现偏离公共意识基本原则和要求的不良行为。同时,本研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公共意识问题存在双重评价标准——“严以待人,宽以律己”:一方面对别人违背社会公德行为极力谴责;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同样错误反而极易自我原谅。
(二)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导致知与行脱节
公共意识的养成不仅需要极强的公共主体意识,还需要自我约束力来做坚实的盾牌来抵御外来不良意识和行为的干扰。“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备受关心与呵护,没有经历过风浪与挫折,无法承受压力,意志脆弱不堪,这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强的自我约束力。他们理解和认同公共意识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但社会活动中自我约束力的缺乏,导致漠视、旁观成为他们的处世哲学。损害公物、乱扔垃圾、辱骂师长,这些丧失公共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许多大学生对考试抄袭深恶痛绝,但每到考试时,总是期望通过作弊来取得高分,从而满足个人利益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付龙.中西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路径辨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1-76.
[2] 石志成.大學生公共意识培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