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生
摘 要:虽然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饮食营养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小学生的体质并没有得以提升,反而整体体能有所下降。因此担任提高学生体能水平重任的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重点分析造成学生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并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水平;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36
体能,就是指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包含身体形态、机体机能与身体素质三部分。体育活动训练,主要是训练身体素质以达到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技能的目的,所以,体能训练也可以看成是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小学体育课担负着提高学生体质与体能的重任,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与体能水平。
一、造成学生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被忽略
体育课程能够帮助小学生实现身体的茁壮成长,同时也能够为小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储备良好的学习精力。不过从国内小学课程体系的实际设置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未能对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文化课考试成绩。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也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像语文数学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高分以及满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进取心不强;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加上近几年学校的“安全官司”接连不断,导致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尽力追求安全,不敢放开手教学;校领导也只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上平平安安就万事大吉,对于体育课上学生是否得到了锻炼也就不再过问。
(二)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足
1.小学生所面临的课业压力过于繁重,压缩了其体育锻炼的时间
对于当代的国内小学生而言,其在课下的闲暇时间基本上被教师所布置的、繁重的课后作业所占据,同时,学生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女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课余时间为其填报了大量的辅导班。尽管国家教委对于小学生的作业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遗憾的是,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对此置若罔闻,仍然习惯为小学生布置远远超过1小时的作业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变得十分紧凑与繁忙,其根本无暇在课余时间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
2.劳动减少,不适应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
“德智体美劳”五育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着一定的训练,其中“劳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内容。但是如今很多学生都很少参与劳动,学校也很少开设劳动课。小学生的劳动大大减少,逐渐形成了惰性心理和娇气的性格,久而久之便不适应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造成了学生的体质下降。
(三)体育锻炼场地与设施受限
体育锻炼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施,但是并非每个学校都有最全面的设施,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虽然有体育锻炼场地,但是体育训练设施比较简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课堂上的体育锻炼。
二、依托体育课程实现小学生身体机能提升的策略
(一)注重體育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改变以往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的错误取向
受应试教育观的影响,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对于学生或子女的文化课成绩与学习情况均给予了高度地关注,而对体育课程则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轻视态度。在这种厚此薄彼的错误价值取向的影响之下,国内多数小学生无法得到充足的锻炼时间,进而影响到其身体机能的提升,亦会因身体机能的不足而影响到其文化课学习成绩。有鉴于此,社会、学校与家庭都应当重新认识到体育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同时给予体育课程以足够的保障、投入和重视。
(二)依托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热情
从以往体育教师所秉承的课程教学理念来看,教师所追求的往往是结果而非过程,如此一来,使得学生为完成体育课程的测试内容而敷衍地学习技术动作,而未能将其所学习到的技术动作运用到日常体育锻炼之中。为改变这一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理念的重构,以此帮助学生增加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学习热情,并且使学生能够结合课上所学习到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在日常生活之中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三)加大体育器械建设投入力度,为小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创造硬件条件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紧张,小学生所能够选择的运动场所变得十分有限,具体表现为公共足球场减少、公共篮球场动辄被老年人的广场舞所占据。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小学生即便产生体育锻炼的热情,也会因场地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尽情发挥。因此,各地学校应当加大校内体育器械的建设投入力度,使小学生在校内体育硬件环境提升的情况下,其体育锻炼的热情得到满足。因此,完善校园体育设施,让更多体育锻炼项目有效开展,是学校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
此外,教师可帮助并引导学生依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素质的不同,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适合自身特点的课外体育锻炼计划,或在每个寒假、暑假前,提交一份书面体育作业。通过集体评价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正确指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
三、结语
以上,我们分析了造成学生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及依托体育课程实现小学生身体机能提升的策略。希望此论述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孝清.科学均衡提高小学生体能素质浅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6):17.
[2] 陈建军.丰富体育课堂活动加强小学生体能训练[J].小作家选刊,2016(17).endprint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