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嘉
摘 要:立足于中专法律教学实践,当前中专法律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展示法律应有的理性魅力,导致学生对法律缺乏兴趣。对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凸显权利的法律教学知识体系,借助其他人文学科的有益因素,提高中专法律教学的效果,重构法律教学知识体系,以使学校法律教学更好地适应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实施。
关键词:法律;教学;权利;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8-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15
法律是中专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国成为我国基本方略的大背景下,法律在中专政治教学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且法律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其实用性也是最大的,那么在中专政治教学中如何搞好法律知识的教学工作?本文将抛砖引玉。
一、当前中专法律知识教学中的问题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基石,确立学生的法律知识体系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品质的入口。但问题是,我们要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什么样的法律知识体系,法律体系是由一个个法律规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组成的集合体,当然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原则和宗旨及其体现出的法治精神。我在此要进一步追问,确立和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视野下的法律体系,这些就足够了吗?如果说我们在学生心中建立的法律体系,让学生感到它们是冷冰冰的“枷锁”,这样的法律教学就是失败的。那么我们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法律体系还缺什么?法律的情感。提到感情,我们总是把它和軟弱、非理性挂起钩来,“感情用事”是贬义词,而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更是把感情和法律对立起来:法律是理性的,法律是不讲感情的。但如果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法律体系,仅仅是由冷冰冰的法律规则、原则和闪耀着理性光芒的法治精神构成的,而缺乏对自由和正义追求的灼热的感情,那么这样的法律体系对学生有多少吸引力呢?这样的法律体系又有什么样的活力呢?我认为,当前我国的法律教学之所以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陷入了忽视法律情感培养的泥潭,急功近利,过分倚重法律教学的威慑价值,把法律教学和警钟长鸣等同起来,这样的法律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责任、后果、犯罪和刑罚等,难怪学生不喜欢法律,甚至与法律渐行渐远。这种局面不改变,法治、犯罪预防无从谈起。应当承认,法律教学需要向学生传授法律规则和法律的逻辑,甚至需要倚重威慑,但法律教学更重要的是燃起学生对法律的自由和正义的热情之火,如果这把火点燃了,那么法律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就会自然出现了。
二、实践的进路
首先,建立以权利为核心的法律知识体系。著名国际法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路易斯·亨金在其《权利的时代》一书中的“前言”中宣告说:“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权利和义务是法律体系大厦的两根“宏大架构”的顶梁柱,缺一不可,但如果站在法律教学学生的角度,我们有必要探讨,权利和义务何者为先导的问题。美日学生的法律教学体现在“公民教学”中,公民和人民的区别,通说认为一个是法律概念,一个是政治概念,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公民体现的是社会个体的主体性,而人民体现的是客体性,公民相对的概念是国家,而人民相对的是统治者,美日的公民教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确立学生的社会国家的主人翁意识(主体性)。美日的公民教学在引导学生体会和确立社会国家的主人翁意识(主体性)时,其主要的进路是权利教学。为什么?权利凸显的是自由和正义,法律如果说有魅力的话,就在于此,自由和正义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要求,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是人社会属性的自然流露,法律教学通过对权利的关注,能激发学生对法律的积极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对法律的积极情感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其次,把其他人文学科作为法律教学的载体。就法律教学的内容本身而言,较为抽象和严谨,稍不留心,对学生的法律教学就可能沦为空洞的说教和恫吓的舞台,很难激发起青少年对法律的热情,实践中我国的法律教学就面临这种尴尬,改变这种局面最好的途径就是借用其他人文学科的有益形式。
“在美国法学界,特别是在法学院中,最近有一股学术思潮颇为引人注目,它就是法律与文学运动,这一学派强调法律与文学的密切关系……”美国的法律与文学运动探讨的主要命题有两个,“法律中的文学”和“文学中的法律”,“法律中的文学”主张人们应该发掘法律中的文学要素,“法律中的文学则具有具体意义的真实性,因为它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立法故事或司法判决。”“文学中的法律”关注的是文艺作品中经常会涉及的法律和法律人,这两个命题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证法律和文学的紧密联系,这一运动给我们研究法律教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新视角。文学、历史以及一些艺术都可以成为提高法律教学效果的手段,因为这些人文学科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激发受众热情乃至激情的因素,而我认为在法律教学过程中,催生学生对法律的良好情感是最重要的。
比如,在给学生介绍伤害罪时,《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法律教学经典文学范例,鲁智深打镇关西打了三拳,第一拳轻伤害,第二拳重伤害,第三拳致人死亡的伤害行为,伤害犯罪行为的三种行为表现在这个文学范例中全面完整而生动地体现出来。日本在对学生进行法律教学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历史、国语和哲学等人文学科的作用,“日本目前虽然仍在开发自己的法治教学教材,但在现阶段,已经从中学、高中的国语教学、历史教学、哲学教学等多个层面入手,探讨法治、权利、人性尊严与正义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在2007年日本的大学入试考题中,公民领域的科目,像是政治经济、当代社会、伦理等评量试题里头,关于人权、立宪主义等描述之设问,是其试题的核心概念。”
以权利为先导,激发出学生对法律课的热情,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其他学科的有益因素,那么我们中专法律知识教学必将进入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局面,但在此要指出的是,仅靠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根本出路是对学校法律知识教学体系进行顶层重构。
参考文献:
[1] 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
[2] 朱景文.中国法理学论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