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建华
摘 要:美术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优化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所得积极地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美术;创新意识;提高策略
中学美术是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学合理的美术教学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美,积极发现美。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和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关键,是学生主动探究美好的基础,更是学生积极将美术运用在社会实践当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
在中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但绝大部分中学生对于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缺乏准确的认知,不少学生甚至滋生临摹抄袭的不健康心理。鉴于此,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正视自身的创新能力,从简单的一笔一画入手,到一个崭新的形象的描绘,再到一幅完整画面的呈现等,无不体现着学生独特化的创新意识。一方面,作为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处处激发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无论是在临摹还是在创作中,都应该积极融入自己的思想,让美术作品体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作为美术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将美术融入生活实践当中,从生活实践中找寻美术的原型,并将生活中的事物放置美术课堂上,以此来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画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拟定题目为“生活中的房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实践参观考察中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参观和游览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感受和自己眼中的“房子”呈现出来。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优于板书式的临摹抄袭。
二、以兴趣为先导,不断创新美术教学的形式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程度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程度的不同。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点,给予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对于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讲,教师应该精准分析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善于引导和提升学生的美术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基本诉求点,要求学生创造一幅季节景色,作画完毕后还应该让学生为画作题一首诗歌,诗歌以原创为主,并赠送给身边的同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得到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能得到强化,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将自身与那些美术大家“相提并论”,兴趣度自然得到了提升。此外,美术是一门视觉性的科目,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板书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积极运用白板技术,将美术作品立体、直观、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当然基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需要,教师在展示美术作品时,应该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将一幅画分为若干部分呈现,引导学生在观察“残画”的过程中,为“残画”做好补充工作。待学生作画完毕后,再通过投影设备来呈现、点评、学生互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引导学生表达真我,丰富学生作品的思想感情
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科学地表达真我,鼓励学生运用作品来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不断丰富学生作品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想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积极挖掘学生美术绘画中的特长及不同方向,多元化评价学生的作品;另一方面,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融入真情实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身对生活的看法。在美术绘画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应该经常性地为学生布置一些写生类、纪实类的绘画作业。通过此举,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确保作品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比如,教師布置“我眼中的家庭”这种开放性的绘画题目,鼓励学生积极发挥创造力,积极发挥想象力,来实现绘画与文字的有机结合,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将思想感情融入美术作品中,用美术作品来表达真实自我。
参考文献:
[1]杨慧.初探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2011(1).
[2]吴燕敏.美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生活教育,2011(12).
编辑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