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森
摘要:边塞的产生于最初形式的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从边塞衍生出的边塞文化却是本民族的文化瑰宝,从夏朝建立至唐末,边塞文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留下了很多文学形式,对我们研究历朝历代的边塞有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边塞;边塞文化;边塞诗
边塞即边疆,是一个国家的最外围,与其他邻国相接壤的地点,也就是说,边塞是一个国家固定存在的。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从远古未开化时代至现代,不断地进行的部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战争,乃至现在还有因为边疆发生的国家之间的摩擦。随着奴隶制的出现,不同民族部落之间相互进行战争而后逐渐统一,随着奴隶制王国的出现,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已经有了确定的地域划分。随之而来的就是边界的问题,不同部落国家的风俗习惯因地制宜,这与各民族生活的地域,及所属地域环境的图腾崇拜,国与国之间的不断合并与交边疆地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同于中央政权的所在地,文化政治經济的发展趋势也与中央存在很多差距,就类似与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区别,同时最大的区别就是文化的差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文化差异对文化也有着不可言明的推动作用,包括对文化的吸收借鉴、相互冲撞以及自发产生的特殊文化,比如因边塞而产生的边塞文化。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出现,而在其后,夏君主不断地发展和扩大其统治范围,可见其疆域问题就是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的,而从殷商到西周,疆域的划分不断得到完善与巩固,于是就有了《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这里是叙述周宣王派召虎领兵征伐淮夷之事,从中可见周人边疆观念与意识在文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一定的反映;经过殷商的发展,至先秦时期,文学发展已经让“边塞”这一概念体产生了实质性发展,因为在《诗经》中已经有完整的边塞诗篇,所以说边塞诗是有雏形的。而边塞诗的发展主要起源于汉魏六朝时代,隋朝开始流行,至唐朝发展到极致。
现代学者针对边塞诗没有明显的界定,从二十年代以来研究者主要从征战、边塞风光等题材角度泛泛言说,至五六十年代未见多大进展。很多学者主要从题材限制、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生活经验诸方面来规定边塞诗。题材上须以与边战相涉的生活为内容,对此人们持见大同小异。地域上多数人主张限于长城沿线及河西陇右等地,一些人则以为凡反映唐代边防地区(如川滇等地)征战生活的诗篇均应笼括在内。有人认为边塞诗有“生活限制”,即诗人须亲历边塞,有人则对此持异议。兼澄宇指出,反映安史之乱的诗歌不应归入边塞诗之列。胡大浚认为:边塞诗产生于隋季唐初,极盛于开元年间,流响于唐之中晚叶,因此边塞诗有“史的规定性”:但这只是一种约定俗成,而不排斥其它朝代有性质相类的诗歌。边塞诗有题材内容的规定性,即与边塞生活相关,但“其中既有描写战争的“军歌”,又有大量不直接写战争的抒情诗、咏物诗、山水诗、朋友赠答、夫妇情爱之类的作品”,只有建立一种综合的认识,才可能对一代边塞生活的背景、内容、影响,给予完整的把握,作出正确的评价。
而边塞这一特殊地域,拥有着特殊的文化冲突,东西南北中,每一方土地都有自己本身存在的特点,当这些特点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文化,此时的文化与各个时期文化的表达载体有着直接的关系,传载文学体与传媒人更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王翰《凉州词》中提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暂且不论战争的危害性,但是战争这一题材也从属于边塞文化产生原因之一,独特的地理风貌,不同的风土人情,对在边疆思念家乡的军官及将领以及部分文人骚客都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慰藉,单从诗人王翰提到的葡萄美酒、琵琶马上催等就可以看出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新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 “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还没有饮用葡萄美酒,就传来了催人上马出征的琵琶声;又或者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首诗不止抒发了诗人爱国的思想,更表达了边塞的一个地域划分;以玉门关为界,这里有一个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 “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
即便如此,边塞文化的衍生绝不止边塞诗一种表达方式,但是,边塞文化在唐时发展至最高峰,而唐时的主流文学载体为诗,所以边塞诗成为了诗词史上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宋时,主体政权不再是汉族,而是与少数民族共存,加之此时主流文学载体为词,所以边塞文化有诗入词,但是不管怎么样,边塞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构成。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