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恩
摘 要:初中数学知识因为与小学数学知识有较大差别,知识更加抽象,更加丰富,致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遇到部分问题,亟待初中數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解决。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初中数学中,数学思维的建立非常重要。初中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题目时能够有数学感觉,顺着感觉摸索出相关知识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直觉思维;策略
在数学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许多数学发现都是从直接思维开始的。从思维活动的规律来讲,数学思维活动运用的思维方式有逻辑思维、想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用直觉思维进行数学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必要的、重要的能力,是开发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先导,是发展全面思维能力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去,发挥自身想象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在广阔的想象空间中感知知识。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数学兴趣的时候,使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调动起数学思维,运用直觉,对问题的解题方法产生联想,找到问题运用的知识点,经过电光火石一般的直觉与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不断的思维训练,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这门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具帮助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感性认识。运用温度计,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电视台播报天气是怎样描述气温的,正数负数在气温中是怎么运用的。教师可以运用海拔、距离、时间等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正数、负数、零点的概念,让学生从内心对本堂课的内容有了感性认识,并且进行简单的联想和运用。当教师再进行具体的课堂知识教授时,学生对于正数、负数概念的理解来说已经不成问题,而且知识引入可谓润物细无声,自然流畅。生活化的物品和常识在课堂上的运用,让学生兴趣盎然,自然而然接受数学知识。
二、运用动手实践帮助学生建立直觉思维
初中数学知识有许多是抽象的,学生在理解时常会出现问题。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要让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才能够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以往的思维方式对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此过程中,数学知识从具象到抽象的一刻,即是运用直觉的一刻,直觉思维经常能够让学生有一种灵光闪现,恍然大悟的感觉,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
教师可以运用动手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锻炼直觉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板制作立方体。有的学生用六块不同的纸板制作,有的学生用三块纸板,每块纸板可以折成立方体的两个面,教师用一块纸板画出立方体的六个面,将一整块纸板折成立方体。很多学生会发现原来可以这样去思考,将立方体在大脑中展开,就是一张画着六个正方形的纸板,对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不仅让课堂更加丰富,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够帮助学生运用直觉去挖掘数学问题的根源,体会运用自身能力找到答案的快乐。
三、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助培养直觉思维
思维能力的建立需要不断练习,方能熟练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不断提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不断运用直觉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直觉思维。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与相交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先预习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内容,去找一下生活中平行线和相交线是如何运用的,学生找出了铁轨、电线、教室的瓷砖等例子,有的学生提出问题:这些平行线会不会在很远的地方相交了,实际上它们都是相交线呢?教师将学生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放在预习时交给学生自己解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去解答学生在现阶段知识储备中无法理解的问题。课堂知识内容教授从教师的灌输发展到学生自主学习,从无差别化的课堂授课到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知识讲解,充分给予学生思维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直觉思维。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要关注到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进行数学学习的思维转换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运用新的思维方式时产生的问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除了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要进行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觉思维并运用直觉思维去解决问题,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维珍.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111.
[2]赵龙.中职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