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是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创新起源于问题意识。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评价方式,结合文本,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针对文本内容质疑,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可以通过续写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多元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不准确的说法进行质疑、修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创新;问题意识;质疑
无论是瓦特发明蒸汽机,还是福特发明汽车;无论是企业改进技术,还是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起源于问题意识。
有了问题,会促使人们去思考改进、改变、改革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创新与创造。
作为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备创新这一能力。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在语文课堂上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逐步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从问题意识的培养开始。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 “你有什么问题吗?”——结合文本,学会质疑
大部分的学生既不懂质疑的方法,也不知道居然还可以对文本、老师、同学等进行质疑,而调皮的孩子也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在进行质疑。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 针对课题质疑,引发学生思考
课题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因此,学习一篇文章时,读过课题,可以结合文章类型,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针对这个课题提出什么问题?”
最初的时候,学生的问题可能是散乱的,没有边际的,想到什么说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调整。
通过质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对那些书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我提示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解决。
事实证明,针对课题质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他们是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的,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就要仔细阅读课文,从文本中找到答案。而对于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又可以通过推荐阅读的方式,把问题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寻找答案。
(二) 对故事结局续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充分大胆地对故事的结局进行续编和重组,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后,可以请学生想象:“如果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做?”进行故事续编,并鼓励和课文想的不一样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 “你发现了什么?”——图文结合,发现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要注意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插图、对比语句等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去发现,去对比,去理解。
在教材中,插图都是配合文本使用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好插图和文本,用插图指导学生阅读,反过来,又可以通过文本印证插图的使用。
三、 “他的办法好吗?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发散思维,学会创新
在语文教材中,有时会设计一些请同学们想办法的题目,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果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让学生另想办法,教师也可以做一个有心人,只要有适合的内容,都可以多問一问:“他的办法好吗?你有没有新的想法?”
只有让学生的大脑充分地思考问题,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去想解决的办法。
四、 “你的想法真棒!”——激励评价,促进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各种策略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学会对课题、文本质疑,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问题。同时,教师更要保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肯定学生不一样的想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展开新的思考。因此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首先,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肯定学生这种敢问的精神。即使学生的发言不那么精彩,甚至有些偏离,教师都应该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亮点,用真诚的语言去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树立信心,敢于思考,敢于质疑。可以使用积极的评价,如“你很有思想!”“你很有自己的见解!”等。
其次,正确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非是对学生所有的思想、看法都表示认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观等与文本或社会道德发生偏离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首席地位一定要充分体现,通过引导、与学生辩论等办法,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定向。
学贵有疑。学问学问,若只有学,没有问,这样的学问只是答案,这样的教授方式,必定是失败的,人生若只有这样的学习方式,必定是呆板的,也必定会失去更多的光彩。在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保证孩子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本先.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1(003).
[2]杨丽琼.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杨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新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