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莉?杨洲
摘要:在审计工作中往往只重视工程审计后及需解决的问题,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总成本考虑不够,难以实现电力工程项目总成本的最优化,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绩效目标的达成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尝试构建适用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求的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管理模式和分阶段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成本;审核管理;工程项目审计;成本管理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涵盖了电力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应用,具有良好的理论与显示价值,能使各生产环节紧密连接起来,防止成本管理中出现漏洞,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电力工程项目中应用全生命周期成本及审计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审核管理方法
1.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法可以分为
①LCC分析:系统有序地对全生命周期费用进行分解。电力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估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工程估算法;2)类比估算法;3)参数估算法。
②LCC评价: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可运用 LCC 方法对方案进行权衡。LCC评价方法对于权衡、评比相对更加重视,其评价目标是实现 LCC 最小化,实践表明越早进入,收效会越大。
③LCC管理:资金的审核管理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2.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利用比较小的成本,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在项目功能和产出不变的前提下,将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它的方法特点为:全系统、全费用、全过程。
(二)成本审核管理的必要性
1.实践方面的可行性:电网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而且,也契合国家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电力工程审计项目中,应用这种审计方法,可以更好地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赢得更高美誉度,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在管理方面,这种成本审核管理包含了多个层面,例如,电力企发展战略、经营业务管理策略、执行监管策略及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等。
3.工程方面的可行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具有良好的实施保障,这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中,拥有规划、设计、采购等各方面的工程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体系
1.强化在项目决策和立项阶段的监督,避免在此阶段出现因违反决策程序而导致立项变更,由此增加审计困难,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对项目法人代表要执行严格的责任制,确保权力、责任、利益统一,同时,还要检查具体实施状况,确保管理效益实现最优化。
3.对于重点项目根据标准和审计目标,进行相应的规范,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法、程序、惩治举措,从而促进审计质量提升。
二、研究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将在大量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是,具体方法包括数据直观分析与数据统计分析。
(二)技术路线
采用纵向(时间、历史)横向(空间、国际)对比分析法,細化分解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过程,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计算模型,并选择科学、适用、可靠的指标。
三、电力工程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及评价
(一)电力工程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模型
电网工程设备采购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可以采用以下模型计算:
LCC=C1+C0+CM+CF+CD
在上式中,LCC表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C1表示项目建设初期的成本;C0表示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成本;CM表示项目在维护阶段的成本;CF表示项目的惩罚成本;CD表示项目的废弃成本。净现值或年费用采用折现现金流分析法,并参考各设备的计算寿命。
(二)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电力工程设备采购评价
通过上述分析,本论文建立如下的设备采购LCC评价模型:
公式中,LCCi表示设备采购评价时第i个厂家的设备LCC评价成本,r表示折现率,T是设备采购评价时的计算周期,t表示运行年份。
四、结论
(一)对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电力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方法、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基本特点等。
(二)进行了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项目管理模式设计,同时,对其管理机制设计进行了探讨。
(三)分析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优势,同时,依据我国电力工程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电力工程项目中应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要点。
(四)通过各环节的成本管理,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将能有效促进投资资金的有效利用,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效益,防止在工程建设中出现资源浪费,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五)以实际案例为例进行研究,对该种审计方法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论文中本人努力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应用到电力工程审计项目的各个阶段当中,利用各环节的设计和监督,强调了审计对于项目的意义,并通过具体的策略来提高项目的效益,形成了一定的结论。然而,鉴于理论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将在后续学习和研究中继续完善。
(作者单位:蒋莉 天津市电力公司;杨洲 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