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取优势,实现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有效的避免经营风险。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企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防范;分析
内部审计可以防止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并且对企业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为企业生产与经营提出宝贵意见。当前,我国一些企业没有给予内部审计以充分的重视,审计工作基本是流于形式,工作没有落在实处,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和作用,企业一定要对其开展综合以及全面的管理,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和经营特点,通过针对性措施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进而确保企业可靠、安全以及健康的运行。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与内涵
(一)基本特征
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可控性、创业性、潜在性、普遍性以及客观性。
(二)基本内涵
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是指在审计人员以及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对存在的漏报以及错报会计报表发表不正确审计结论,进而导致审计利益和审计对象蒙受损害和损失,引起审计人员或者审计机构承担的责任。其本质为无意发表不正确审计结果的可能性。
二、形成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审计法规不配套、不健全
当前,我国内部审计法规存在滞后的问题,法律依据不配套、不健全以及不充分,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基本是凭借个人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分析,为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对审计的正确性以及客观性带来影响,进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
(二)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对于内部审计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没有建立以及完善审计机构,基本由财务部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甚至将内部审计与检查以及纪检等机构合并在一起,不能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而在这种模式下,审计部门不能保证绝对的独立,无法克服环境带来的障碍,导致相关工作难以有序开展。
(三)审计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备以及科学的内部审计评价、检查以及监督制度,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详尽的監督机制、评价措施以及监督管理措施,导致审计工作缺少报告审核以及事前计划,内部审计流于形式,防范风险更是无从谈起。
(四)审计方法陈旧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基本以账项审计为主,但是新时期下,这种陈旧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同时,审计人员缺乏风险观念以及风险意识,在工作中基本是依靠个人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没有采用现代化的审计方法。
(五)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审计人员在工作责任、职业道德、审计技能、审计经验、专业知识以及政策法规方面依然有待提高,而随着审计工作逐渐向管理和经营领域发展,审计人员也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三、管理与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关措施
(一)健全相关制度
首先,国家要加强内部审计的法规以及制度建设,进而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法可循;其次,企业相关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行为的具体分工,实行审计责任人制度,保证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追究到具体人,加强审批和审理制度,实现行为规范、职责清晰,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审计工作,防止出现审计风险;最后,要科学划分被审部门的审计责任。
(二)完善审计结构
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构,保证审计人员和机构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和功能。企业要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进而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其在企业运行的关键地位。同时,企业要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在审计经费以及管理体制方面,体现机构的独立性,保证审计费用专款专用,经费要与被审单位有效隔离,进一步保障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审计人员不能参与其他部门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要确定审计项目、编制相关计划、明确审计重点、开展审计程序、自主完成审计报告,发挥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三)加强人员建设
企业要强化对审计工作团队建设,并且开展后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进而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首先,企业要实现用人机制的创新与改革,以考试的形式,吸纳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审计团队中,并且从信息技术、法律、物资管理、施工、经营、审计以及会计等专业中,筛选具有较强业务能力以及技术资格的人员,丰富审计团队的专业结构,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同时,为了有效弥补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要适当的聘请专家对审计工作开展指导和协助;其次,企业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对审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和后续教育,帮助审计人员掌握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组织人员开展学习,提高其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查证能力,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加大对技术知识的后续教育,组织人员到生产现场进行学习观摩;最后,要对审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在对人员开展考核的过程中,要对人员的诚信道德进行重点考核,对于出现的腐败行为给予严肃处理,防止由于人员腐败而为内部审计带来风险。
(四)强化风险意识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要评估以及分析被审单位所存在的风险,以账户为切入点,把握资金的整体使用情况,如果发现其在资金使用、管理以及分配中所存在的问题,要给予坚决处理,防止内部审计出现风险。对于风险控制,要全面掌握以及了解被审单位的结构,对重点环节开展审查工作,发现内控的失控点和薄弱环节,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坚决查处和追踪审计,防范企业内部风险。对控制风险以及固有风险的评估中,要决定实质测试的范围、时间以及性质,并且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开展审核,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还要强化所有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风险意识,遵守审计原则,重视内审前的分析调查,有效掌握薄弱环节,明确审计重点和范围,将违纪违规行为扼杀于萌芽中。endprint
(五)创新审计方法
新时期下,财务作弊手段更加高明也更加隐蔽,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对审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进而防止风险的发生。例如,应用风险导向模式开展审计工作,能够将经营环境充分纳入到工作中,并且查找风险因素,发挥审计资源的有效性,进而实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一定要在实践中对审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并且建立先进、规范以及科学的审计模式,完善以及优化审计工作,进而降低审计风险。
(六)完善激励机制
企业要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并且对工作质量开展评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同时,对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人员给予适当的惩罚。通过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带动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承担建议、评价以及检查等风险,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和作用,一定要加强对其风险的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同时,审计人员也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有序以及顺利开展,进而为企业稳定以及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国.浅谈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5:110-111.
[2]刘义兰.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284-285.
[3]夏卫芳.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和防范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7,01:20-22+37.
[4]陆慎阔,丁兴业.论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防范措施——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为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04:79-80.
[5]杨福兴.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相關防范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227-228.
[6]李荣.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2:156-157.
[7]范丽娜.内部审计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21-22.
[8]黄立华.论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防范措施——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为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3:278-279.
(作者单位:淄博双信志远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