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言
摘 要:本文以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为核心关注点,以《跟我学汉语》学生教材为例,通过梳理归纳教材中容易引起负迁移问题的实例,总结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所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同时,结合国际汉语教学现状,分析对策,提出教学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 负迁移 英语背景学习者 国际汉语教育 《跟我学汉语》
基金项目:2016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035727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其中,英语背景的学习者占有很大比例。对于他们来说,在汉语习得中的一大问题即负迁移。负迁移一般是指对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在二语习得中,通常表现为以母语的用法、习惯、内涵等理解或使用二语,造成二语习得的偏误。尽管负迁移对于汉语学习产生障碍的问题十分突出,但纵观这些年国内外有关二语习得的负迁移现象研究,多集中在汉语背景学习者在英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研究及策略分析,少部分为日语、韩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研究,很少甚至几乎没有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
此外,随着“汉语热”的升温,国际汉语教材市场繁荣,教材涉及汉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但大多数教材,往往由于媒介语(英语)与目的语(汉语)之间语义不完全对等、媒介语(英语)与目的语(汉语)文化内涵有差异等原因,产生负迁移,对英语背景学习者的汉语习得造成障碍。因此,基于国际汉语教材研究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
二、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
根据对《跟我学汉语》学生用书第一册(英语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容易引起负迁移的实例进行归纳,笔者总结出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音负迁移
英语与汉语的发音方式和规则均有不同,就如同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绝大数人都很难在语音方面做到绝对标准,英语背景的学习者在说中文时,受到母语语音的负面影响,也同样很难说出标准的普通话。与英语不同,汉语中同一个字会有不同的声调;声调的不同,同样的字或词,也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而英语中则没有声调,以语调来区别字义。
(1)“学生”在教材中声调标注不同:单独读作“xuésheng”,在句子“我们都是中学生”中,读作“zhōng xuéshēng”。此处只是习惯用语中的用法,对句义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在有些句子中,声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句义,比如“啊?(第二声表讶异)”、“啊!(第四声表感慨)”。由于在英语语音中,不存在声调,而教材中又不对中文的声调作用进行说明,这就会导致英语背景学习者忽略声调的因素,可能会在表达情绪时,错误地使用声调。
(二)词汇负迁移
第一,因词性不同造成的负迁移。词性不同,使用的规则就不同,往往表达的意思也会有所不同。在英语背景学习者的汉语教学中,汉语词汇的词性往往与英文释义的词汇词性不统一,这就可能会造成学习者根据英语释义的词汇词性来使用汉语词汇,造成错误。例如:
(2)对 (adj.) yes; that′s right。“yes”没有形容词的用法,“yes”在表达“对”的意思时,是作为副词使用。虽然不影响在中文中表达“对”意思的释义,但教材应该对词性的标注进行说明。
(3)一起 (n.) together。“together”没有名词的用法,只有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虽然这里的意思可以对等,但这里词性不对等,因此要对词性加以说明,更加妥当。
像这样只是意义的对应而忽略了词性的对等,虽然是一种必要的词类转译,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对此进行说明,否则会造成学习者认识上的混乱。
此外,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多种词性,且不同的词性具有不同的意思。在教材中,对于这样的词汇,采取的都是只标注课文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英语背景学习者根据媒介语(英语)的释义,能够很清楚地理解目的语(汉语)的意思。虽然有的词汇具有多种词性,但如果全部标注,反而容易产生混淆,不如每次都根据当前语境进行单一标注,这样有助于减少或避免产生负迁移现象。
第二,因词义不对等造成的负迁移。主要有3种情况,下面以教材中的例子逐一说明。
1.媒介语(英语)的语义范围大于目的语(汉语)的语义范围:
(4)学 (v.),learn; study。“learn”除“学习”之意,还有“记住;开始醒悟;听说、获悉”的意思;“study”也还有“仔细研究、调查”的意思,不完全对应作为动词的“学”的意思。比如“I only learned about the accident later.(那起事故我只是后来才听说的)”;“I want to study this contract thoroughly before signing it.(签字之前我需要时间把这份合同彻底研究一下)”。简单对应释义不作说明的话,就容易引起学习者理解上的偏差,造成负迁移。可能会出现“那起事故我只是后来才学习的”,“簽字之前我需要时间把这份合同彻底学习一下”这样的错误。
2.媒介语(英语)的语义范围小于目的语(汉语)的语义范围:
(5)家(n.),home。“家”不仅对应英语中“home”的意思,还对应“family”“house”所表达的意思。同时“家”还有“经营某种行业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如:酒家、农家)”;“掌握某种专门学识(如:专家、作家)”;“学术流派(如:儒家、法家);“作量词(如:一家人家)”这些意思。将“home”与“家”对应,英语背景学习者对“家”的理解也就仅限于“home”的意思,从而造成负迁移。当学习者看到“专家”“酒家”“儒家”这样的表达时,就会产生疑惑或理解错误。endprint
媒介语(英语)与目的语(汉语)语义相等但各自又有其他的释义:
(6)跟(prep.),with。首先“跟”作为介词,还可表示“向,对(如:他要跟你谈一谈)”,相当于“to”;以及表示“处所,即‘从(如:他跟我借了一支铅笔)”,相当于“from”。其次,“with”作为介词,还有很多其他意思,比如“用,使用”,“关于,对于”等。由此,就很容易造成负迁移。英语背景学习者会将“with”的意思和用法与“跟”对等,在汉语表达要用到“with”的其他意思或用法时,也用“跟”来表达,或者在看到“跟”在汉语中的其他意思和用法时,用“with”来对应理解,造成错误。
第三,因词汇的内涵意义、联想意义、感情色彩不对等造成负迁移。语义相同的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之间有时很难形成意义或者感情色彩上的对等,比如,一个中性的英语词汇可能对应好几个语义相近的汉语词汇(即近义词),这些汉语词汇虽然意思差不多,但却有褒贬之分;同时,表达相同内涵意义、联想意义或者感情色彩时,在中英文中词汇的选择又有所不同等,都很容易使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产生负迁移。虽然教材中的词汇量有限,且大多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或者用于语法功能,但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
(7)和 (conj.),and。“and”作为连词,还有“(表示惊讶)竟然,但是”的意思,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如:“You′re a vegetarian and you eat fish?(你是个素食主义者,怎么能吃鱼呢?)”。而“和”作为连词时,并不包含这样的意思和感情色彩。这就很容易使学习者在汉语表达时也使用“and”的这种用法,而说出“你是个素食主义者和你吃鱼?”,不仅句子错误,也丧失了原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
(三)语法负迁移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在时态、语态、句子成分、句型结构等的规则和习惯上,都有很大区别,这就极易引起英语背景的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以母语的语法规则和习惯来进行汉语表达,产生负迁移。教材中多为短句和简单句,还没有涉及较为复杂的语法规则,在此,仅以比较简单的两个例子来说明:
(8)都 (adv.),both; all。这里的“都”根据课文语境表达的是“全部、所有”的意思,“all”在表达这一意思的时候,是作为限定词、前限定词和代词来使用的。比如“All the eggs got broken.(鸡蛋都破了)”,作为限定词,“all”一般放在名词前面,而“都”并不这样使用。这就可能导致学习者在说汉语时,把“都”也放在名词前面,说成“都鸡蛋破了”,不符合汉语正确的语序。
(9)还(adv.),and; as well as; also; too。汉语语法中,“还”一般只用在句首或句中,不会用在句尾,而“too”在英语语法中一般用在句尾,将“too”与“还”对应的话,受到母语(英语)语法规则的影响,学习者可能会说出“有一只小猫还”这样的句子,也不符合汉语的语序。
(四)文化负迁移
由于地域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中西方都存在明显差异,也就造成了中西方文化的种种不同。而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也就很容易由于文化负迁移,对英语背景学习者的汉语习得产生影响,甚至造成阻碍。教材的内容更偏向于生活化,因此容易引发文化负迁移的实例并不多。但还是有个别主要因没有将中国文化通过媒介语(英语)进行有效传达而产生文化负迁移的实例,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说明。比如:
(10)压岁钱(n.),money given to children as a Lunar New Year gift。“压岁钱”是中国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祝福与祈愿,代表希望晚辈能够健康成长,其内涵更多地体现在祈福,是中国传统信仰的寄托,并不只是一种礼物,更类似于一种符号。“gift”在此仅表达了“礼物”的含义,学习者基于对“gift”的理解,很难明白“压岁钱”作为一种信仰寄托物的价值,以及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三、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不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学者,都应该认识到负迁移现象的客观存在,并清楚地知道负迁移将在哪些层面,如何来对学习产生阻碍,从而有意识地去避免这种负面影响。
其次,一方面学习者在学习时要注意坚持不懈地大量输入目的语,多加练习,同时更多地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教学者应当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避免产生负迁移。比如在语音教学时,注意一开始就说明声调的意义,并通过例子加以解释说明。在词汇和语法教学时,不仅用媒介语(英语)进行简单解释,要通过目的语(汉语)的举例、反义限定等来明确目的语(汉语)的意思和用法;在词性、语义、用法具有非唯一性的汉语教学时,根据当前语境进行教学后,要注意说明此时目的语(汉语)的词性、语义、用法只适用于何种语境;而当用来解释的媒介语(英语)具有非唯一性时,则要说明目的语(汉语)在当前语境下所对应的是媒介语(英语)的何种词性、语义或用法;以及对于含有内涵意义、联想意义或者感情色彩的词汇和语句,要加以详细的说明,并可以發散教学,让学习者了解更多常见常用的带有各种意义和感情色彩的目的语(汉语),等等。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教学,帮助学习者更加正确、深入地理解目的语(汉语)。
最后,即使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由于母语负迁移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也不能丧失信心,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并努力克服。
四、结语
负迁移现象在二语习得中非常普遍,对于英语背景学习者的汉语习得来说,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的负迁移都是不可忽略的影响,甚至是阻碍汉语习得的因素。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这些负迁移现象,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应对,不仅能够帮助教学者提高国际汉语教学效果,也能够让学习者正确掌握汉语,交流更加顺畅。
本文的探析主要建立在书面材料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结合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情况、实际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等,深入研究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有益于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更有效地避免负迁移、减少学习阻碍,同时更好地推广汉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绂.跟我学汉语(学生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M].北京:商务印刷馆,2011.
[3]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4] 赵启君.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教学启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74-275.
[5] 吴莹.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88-189.
[6] 马祥英. 越南学生汉语词语学习负迁移现象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1-123.
[7] 晁淑贞.跟我学汉语》系列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问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9:22-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