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叶海勇+杨伟吉
[摘 要] 为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提升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途径,结合目前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提高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同时给出解决办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可以对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观、责任感、人生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起着指导与教育作用。医学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肩负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未来。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教师队伍的引导作用、开展多元化网络宣传、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培养具有崇高品德、坚强意志、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研究生。
[关键词] 传统文化;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9-0020-03
一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培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因而,对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00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社]2000年3号),明确指出:“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又一次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传统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研究生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过程存在重学术科研、轻思政教育的普遍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近年来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医学教育模式不断转变、医患关系逐年复杂,这些都要求医学研究生将来无论是从事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除了应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外,更要具备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人文思想,与医学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具有必然联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于对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上,发挥其在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导向作用,是高校在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医学研究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1 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对医学研究生价值观的引导
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道、法家等思想在相互影响渗透中形成的文化体系,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曾就义利观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孔子把道德作为最高价值,主张“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孟子则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近年来,社会上,某些医院存在着金钱至上的观念,人们对医生职业道德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医患矛盾愈演愈烈;高校中,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一味追求课题和SCI论文,导致科研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临床型医学研究生则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医疗技术上,对与患者的沟通及人文关怀上明显不足。因此,高校需要运用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教育,帮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医学研究生将眼前的利益看淡、将人生的进度看远,避免陷于利益的漩涡中,真正明白医护工作者的社会使命、工作价值以及人生意义,做到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的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2 传统文化中的“兼济”理念对医学研究生的责任感的培养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有两个精神,分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的孟子到“成天下之大事”(《荀子》)的荀子,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林则徐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都集中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肩负祖国医药事业发展的当代医学研究生们,他们是否有强烈的医学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直接关系到我国医药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近年来,我国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很多西部偏远地区以及基层乡镇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甚至滞后,需要高层次人才到这些地区发光发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兼济”理念加强对医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弘扬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文化精神。
3 传统文化中的“刚健”精神对医学研究生人生态度的指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充分表明古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说明传统文化对自强奋斗的重视。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也曾说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研究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缺乏社会磨练,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较弱。医学研究生同样如此,尤其是参加规范化培养的研究生,他们不但要面对科研、临床、实验等繁重的学业,还要承担来自经济、婚恋、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在各种压力环境中调整好自己的人生态度,做到迎难而上,不轻易被困难击垮,传统文化中的“刚健”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校应引导医学研究生树立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锻炼他们顽强奋斗、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endprint
4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医学研究生人际关系的指导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理念,孔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等都体现了和谐思想的重要性。医学研究生同学在处理与同学、与辅导员、与导师的关系时,都需要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坚守自身与尊重他人相结合,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涵养的内在和谐。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人际交往的智慧,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人际交往品质,优化人际关系,是医学研究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关键。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反复提及,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念的全面补充和延伸。
三 在医学研究生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1 注重课程安排,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思政教育的倾向,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较少甚至没有开设。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人文类课程占总学时的1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20%~25%。首先,应该通过增加选修课或必修课,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医学研究生接受系统全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以及仁爱之心。其次,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作用,聘请在思政教育方面文化功底较深的专家进行授课,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外,医学院校应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传统文化课、思政理论课师资队伍,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等手段,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同样对待,提高思政课教师在医学院校的地位和待遇,切实加强对医学研究生传统文化核心素养的培养。
2 提高导师人文素养,发挥教师队伍的引导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第一责任,而“道”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担负着对研究生知识传授和思政引导两方面的教育责任。目前,绝大部门的医学院校的导师只关注对研究生医学技能的培养,要求他们更多地走进实验室、走进医院进行科学实验或者临床实践,很少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医学院校应该定期开展导师培训和导师遴选制度,对医学研究生导师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其人文素养,或者与综合院校文科类导师开展交流活动,学习人文类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更好地对医学院校研究生进行教育。另外,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要建立一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把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到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 充分利用网络宣传,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研究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微信、微博、博客、网站等网络平台,成为医学院校发布通知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网络这一新载体,将自己融入时尚流行文化中,在关注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开展新颖时尚的活动,如高校可以建立网络文化工作室,立足网络新媒体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制作传统文化的精品视频,创建传统文化优质网站,将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广。开通专门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微信公共账号,定期发布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知识,如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等,让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贯穿于生活的点滴。
4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搭建广阔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从硬件方面说,打造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并且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作品,如名人雕塑、名医长廊,利用古代名医的名字作为校园道路或者建筑物的名字等;从软件方面说,可以设计一些医学研究生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中医文化节活动的开展、送医下乡送医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或者举办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论坛等。使得医学研究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洗礼。
四 结语
每个医学院校新生都要背诵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到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事业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医学研究生的德育教育与科学培养,对于祖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高校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发掘对医学研究生核心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人才,真正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洪纪.儒家伦理与中国文化转型[M].西宁:青海人民
出版社,1996.
[2]许亚非.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冯希哲.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2.
[5]张海洋.中国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
出版社,2006.
[6]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7]孙健.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价值研
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0.
[8]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
值及其应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6.
[9]王利群,赵晓杰,王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
研究生涵养养成习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3(2).
[10]于甜.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当代价
值及实现途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
[11]郭峰,李晓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研究生和谐人格
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12]顾艳琼.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
理学,2011(12).
[13]孙媛.人文精神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医
学人文教育,2013(10).
[14]平海啸.傳统义利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刍义
[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15]康清莲.关于研究生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
思考——以重庆市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