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连 漪
新政新规:
2017年7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会后,国务院办公厅随即印发《关于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这是国务院层面首个针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门文件,在医学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针对此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一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要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和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健全医教协同机制,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中西医并重,以需求为导向,以基层为重点,以质量为核心,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医学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具体到医药卫生领域,加快培养人才、培养合格人才不仅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保障,更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核心内容之一。
医学教育改革是新一轮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所说,医学教育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启动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3个阶段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模式逐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为保障人民健康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卫生人员总量已达1117万人,较2008年年底增长392万人。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达到319万人和351万人,医护比长期倒置现象实现历史性扭转,公共卫生、药学、医学技术类等相关人才队伍发展迅速。
其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意义尤为重大。2013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探索近百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始正式建立。制度建设启动以来,已制定36个专业培训标准,认定559个培训基地、8897个专业基地,培训工作在31个省(区、市)推开,近80%的临床本科毕业生进入基地接受培训,在培住院医师达到29万人。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36亿元支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另外,针对近年来儿科医生短缺现状,卫生计生和教育部门也联手合作,通过扩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实施儿科医生转岗培训等措施,加快招收、转岗、培训人才。
然而,医学教育仍然面临艰巨挑战。今年7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当前医学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医教协同统筹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支撑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今年新出台的《关于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最为业界关注的是,不仅对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更是围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医教协同宏观管理、促进人才培养与使用紧密结合等方面,对医学教育长期存在的重大、深层次问题做了直面回应,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介绍,此次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对此,《意见》提出“渐停中职、调控高职、发展本科”,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提升医学生学历层次;强化医学生质量短板的医德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建立对高校专业和培训基地的预警和退出机制。
针对毕业后教育不完善的问题,《意见》要求,落实并加快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稳妥推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完善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博士专业学位的实施办法,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
对于针对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意见》提出,部、委、省共建一批医学院校,加强中西部地区的薄弱院校和基地建设;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西部支援行动,探索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西部地区支持计划。
面对全科医生下不去、用不上的现实困境,《意见》要求,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实行“县管乡用”(县医院聘用管理、乡镇卫生院使用)的用人管理制度;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后可直接聘任中级职称,提升基层卫生岗位的吸引力。
针对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化医学院(部)职能,保持医学教育整体性;分别建立中央、省级多部门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
医学教育涉及医疗卫生、教育两个最为关键的民生问题,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强,如何让培养出来的医学生真正能为各级医疗机构所用,是衡量教育改革成败的金标准。对此,吴岩表示,必须要加强医、教两个系统的协同配合,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使用联动机制,实现医改、教改的良性互动,实现培养与使用激励的紧密衔接,凝聚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上所说,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要抓改革方案协同,也要抓改革落实协同,更要抓改革效果协同。在新出台的《意见》中深刻体现了“协同”理念,教改要服务医改、医改也要支撑教改,只有多部门共同规划、共同推进,才能做到改革目标统一、发展资源共享、政策保障衔接、工作机制协同。
根据《意见》要求,除了宏观上要建立医学教育管理协调机制。下一步,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要逐步推向深入。例如,在现有领导职数限额内,逐步实现配备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副校长分管医学教育或兼任医学院(部)院长(主任),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探索由常务副校长分管医学教育或兼任医学院(部)院长(主任),或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医学院(部)书记。接下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即将组织开展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国家改革建设重大项目上对试点高校予以倾斜支持。
相关链接
医教协同大事记
2001年7月,卫生部、教育部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是: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稳步发展,提高质量。
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启动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并印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确定综合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医学院建设,为医药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014年11月,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会前,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顶层设计,重点回应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深层次问题。
2017年11月20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会议指出,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要遵循医疗卫生服务和临床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创新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