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站上新起点

2017-09-19 06:39:08金仲夏
中国卫生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民生医疗时代

文/本刊记者 金仲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党的十九大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针对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赢得新作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时代交汇的时刻,健康中国战略也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线上。

新气象 新战略 健康中国建设正当其时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能够迈入新时代,是建立在过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的改革探索基础上的。过去5年,我们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其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就是:“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具体到医药卫生领域,5年来,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立柱架梁的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分级诊疗体系,以基层为重点,配置医疗资源,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中国人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覆盖4.3亿人。通过发展医疗集团、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医联体的形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县域内的就诊率已达到82.5%。通过改革,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旧机制,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鼓励社会办医,民营医院的数量占比超过了57%。着力解决低价药、儿童药等临床易短缺药品的供应问题。建立起由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应急救助、医疗救助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异地就医住院的直接结算,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医改前2008年的40.4%下降到30%以下,也是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5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建设恰逢其时、正当其时。

新矛盾 新挑战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美好生活

新时代面临新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具体到医药卫生领域,在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说,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需求和目前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短板、强弱项,从群众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放心、更舒心、更贴心。

数 说

在我们坚持了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看来,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揭示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民生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公平,更加关注让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差异缩小。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钟东波也认为,追求美好生活,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物质文化是百姓对私人产品的个人需求,而更高层次的需求则主要依托于公共产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需要公共产品的支撑。为此,我们要更加努力地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

“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深化医改的‘升级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有赖于一套全面系统的国民健康政策,统筹考虑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并进行综合治理。这就意味着,各级党政领导要树立全面健康治理的理念,考核干部的政绩不仅要看GDP,还要看他管辖的那个地区的居民健康指标,因为这些指标最能综合全面地反映改革成果。

新目标 新作为 健康梦正在实现

面对新矛盾,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依然任重道远。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建设健康中国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李斌也表示,当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仍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要解决这个不平衡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医改,强基层、补短板,让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同时,未来还将给人民群众送上更多“健康大礼包”,通过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加大健康扶贫力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等举措,努力使人民群众少得病、不得病,进一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接下来,我们将迎来多个重要的历史节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19年,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新的规划,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将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在这些具体而坚实的规划中,在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在满足人民对健康新需求的道路上,都需要作为民生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中国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都离不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人的健康梦正在实现。

猜你喜欢
民生医疗时代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HANDS OFF THE WHEEL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