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悖论、路径依赖与管理双元化

2017-09-18 15:47吕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路径依赖

吕力

[提要] 社会企业悖论是指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与“商业营利”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社会企业的管理要始终面对社会企业悖论,将相互矛盾的两要素混合或统一起来,为此必须实施双元化管理。从“社会目标”与“营利目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将社会企业划分为混合型社会企业与融合型社会企业。社会创业、传统企业社会化、社会企业去社会化以及社会化循环是社会企业发展的四种路径。“社会目标”与“营利目标”共存的情形有三种:一是同时但不同空间共存;二是同空间但不同时共存;三是同时、同空间共存。对第一种情形,双元化管理的重点在于组织整合;对第二种情形,重点在于对路径依赖的管理;对于第三种情形,则应发展一种折中的文化并一以贯之。

关键词:社会企业悖论;社会创业悖论;管理双元化;组织整合;路径依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1BGL003)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7月17日

一、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光谱与社会企业悖论

根据OECD在1999年的定义,社会企业指任何可以产生公共利益的私人活动,它依据企业战略,但其目的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DEES提出“社会企业光谱”的概念,他指出社会企业并非单纯为社会目标而存在,而是一种处于纯公益与纯营利之间的多元混合的综合体。DEES提出的社会企业光谱带意味着“社会目标”与“营利”之间的矛盾性,因为在光谱带中“社会目标”与“营利”之间存在此多彼少的替代性——“社会目标”多一点,“营利”就少一点;反之亦反之。但DEES忽视了“社会目标”与“营利”之间的统一性:即社会目标与利润目标之间并不总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利润目标多一些,社会目标就必然少一些。

社会企业LLC的创始人ALTER指出,社会企业具有如下九个特点:(1)运用商业手段和方法达到社会目标;(2)融合社会和商业的资本和管理方法;(3)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4)从商业活动中获得收益来支持社会项目;(5)由市场驱动同时由使命引导;(6)同时衡量财务绩效和社会影响;(7)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满足经济目标;(8)从无约束收入中享受财务上的自由;(9)在达成使命过程中融入商业战略。

从ALTER提出的如上九个特点,可以看到“社会目标”与“营利”之间相融合的可能性。“社会目标”与“商业营利”之间不仅具有相互矛盾、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具有相互融合与统一的可能性。社会企业光谱这一概念只揭示了“社会目标”与“商业营利”之间关系的一部分,因此具有片面性。本文将社会企业中“社会目标”与“商业营利”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關系称之为社会企业悖论。

社会企业悖论并非指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学或修辞学悖论,借鉴管理悖论理论的提出者LEWIS的观点,“社会目标”与“营利”是“相互关联且相互冲突的同时性长期共存的要素”,因而构成社会企业悖论。管理研究中较早的悖论是THOMPSON提出的行政管理中变革与稳定之间的悖论,THOMPSON将变革与稳定视为相互关联又一定程度上相互矛盾的两种并行状态,并认为其是管理学的中心悖论,这一悖论因此得到大量研究。

在最近的研究文献中,庞大龙系统总结了管理学领域中曾出现的140个悖论。将社会企业悖论与上述传统悖论相比较发现,社会企业悖论无论是在两矛盾要素联系的紧密性还是冲突的激烈性方面都远胜于以往,属于极为典型的管理悖论。

二、社会企业悖论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社会企业悖论的核心是,“社会目标”与“商业营利”两要素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存在矛盾;而两要素一旦分开,社会企业就演变为纯粹商业组织或纯粹公益组织而不再是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两要素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在相当多情形下,营利所占比重多一分,社会企业的社会性就减少一分。社会企业两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社会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利。总之,社会企业的管理要始终面对社会企业悖论,需要将相互矛盾的两要素混合或统一起来。为此,社会企业必须实施双元化管理:(1)战略双元化。根据企业战略的定义,企业战略是组织发展的长期方向。为此,社会企业长期目标中的“社会目标”和“营利目标”必须双元化,使得企业能够在同时并存、彼此之间相互对立的目标中寻求折中、平衡或统一;(2)组织与激励双元化。根据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互相依赖,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的工作群体的集合。传统上,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存在很大的差别,而社会企业为了同时达到公益与营利目标,必须实施组织与激励的双元化;(3)领导方式双元化。领导是通过支配、控制和影响组织中个体或者群体的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角色。因为组织目标的二重性,自然领导方式也应双元化;(4)营销手段双元化。传统上,社会营销与商品营销存在很大差异,社会企业由于其根本性悖论的存在,必须在二者之间实施双元化。

三、社会企业的两种类型与四种发展路径

(一)社会企业的两种类型。根据DEES提出的社会企业光谱的概念,相当一部分企业介于传统企业与社会企业之间。从企业经营业务来说,社会经营部分与传统经营部分同时存在,二者从企业的层面来看相互混合,本文将这一类企业称为混合型社会企业。混合型社会企业根据社会经营部分与传统经营部分二者各占比重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偏社会型企业与偏传统型企业。由于社会企业是将社会目标与利润目标相混合或相统一的企业或公益组织。因此,社会目标与营利目标相结合的方式除了“混合”之外,还存在“融合”的可能性。本文将“社会目标”与“营利目标”相互融合的社会企业称为融合型社会企业。

(二)社会企业的四种发展路径。从静态的角度看,无论是混合型社会企业或融合型社会企业,都存在管理双元化的问题。从动态的角度看,社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目标也会发生偏移,社会企业的四种发展路径:(1)社会创业。社会创业意味着自始建立社会企业,它意味着创新地利用资源解决社会问题。显然,社会创业自始便面临着社会企业悖论,即“营利”与“解决社会问题”之间的矛盾,这一悖论亦可称之为社会创业悖论。由于企业初创,其悖论表现得尤为突出;(2)传统企业社会化。传统企业社会化意味着传统企业从“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目标向“利润与公益兼顾”的目标转化,在转化的过程,由于相互矛盾的目标,其悖论逐渐凸显;(3)社会企业去社会化。已经存在社会企业如果逐渐放弃公益目标,而将重心放之于营利目标,则可称之为社会企业去社会化。就组织的战略、结构调整等而言,去社会化的过程同样会面临很多的矛盾;(4)社会化循环与周期性。大部分企业在DEES光谱图中的位置可能并不稳定,它可能从偏社会型向偏传统性移动,亦可能反之,这种摇摆甚至可能出现一种循环与周期性。

四、组织整合、路径依赖与双元化管理

(一)双元化管理的三种情形。可以将悖论两元素共存的情形分为三种:(1)同时但不同空间共存,例如社会企业同时实施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是公益项目,一个是营利项目;(2)同空间但不同时共存,例如社会企业在成立之初以公益目标为主,而发展之后以营利目标为主;(3)同时、同空间共存,例如融合型社会企业。

对于第一种情形而言,双元化管理的重点在于组织整合:虽然项目不同,但同属于一个组织,因而在组织文化、结构等方面需要一种整合的双元管理手段。对于第二种情形,虽然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实施重点,但上一阶段的管理方式会对下一阶段的管理造成严重影响,这就是路径依赖。基于此,第二种情形下双元化管理的重点是对于路径依赖的管理。对于第三种情形,则应发展一种折中的文化并一以贯之。

(二)被动使用与主动交替使用的双元化管理。从使用动机来看,双元化管理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尤其是在混合型社会企业中,这种“被动使用”的情况很常见。造成被动使用的情况可能是以下两种:(1)企业一味追求规模、效率,导致公益目标的逐渐丧失;(2)企业执着于公益而不断陷入财政危机。在以上情况下,企业不得不被动调整策略而不能掌握主动权。

事实上,除被动调整之外,企业也可以主动实施双元化管理。以激励双元为例,笔者曾指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主动交替使用可能是最优选择。与此类似,企业如果主动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使用不同策略,可能优于被动调整,从而掌握社会企业发展的主动权。

五、结语

本文首先提出社会企业悖论与社会创业悖论的概念,并将悖论、双元管理的有关理论应用于社会企业管理;其次,社会企业管理当然需要借鉴公益组织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成果,但由于社会企业悖论的存在,它不是“社会目标”与“营利目标”的简单结合,其中悖论双方的结合机制、手段与效果是社会企业研究的重大问题;最后,本文对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亦有所启示。endprint

猜你喜欢
路径依赖
企业动态能力倒U型作用的实证研究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报酬递增视角下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