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清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指导者,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健全人格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健康成长的导师。创建先进的班集体贵在班主任的引导。
一、榜样引导,形成先进集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给学生树立一些好榜样。班主任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好榜样。因此,班主任要身體力行、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如开校会时与学生一起认真听会,升国旗时肃立行注目礼,课室的桌椅坏了主动修理……为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自己就该对人有礼貌、谈吐文雅、外表端庄、衣着整洁。如果班主任能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好,同时还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是任何教科书和奖惩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小学生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班主任在他们心中是比父母更为权威的榜样。一位具备美好品德、崇高理想、渊博学识的班主任,其教育自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固然重要,但是班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一方面,及时组建优良的班委会,让学生自主评选班干部,推荐他们心中的榜样来管理班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把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位班干部,并为班干部提供显示他们能力与价值的“舞台”,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为班集体建设献良计良策。班干部的榜样作用,推动了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事务中更好地合作,更自觉地改善自己,形成了团结奋发的先进集体。
二、爱心诱导,拉近师生距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简单的话,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情感是教育的灵魂,是师生和谐发展的基础。热爱和关心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班主任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热爱学生既是班主任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向你“吐露真情”,你才能“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教育。一切从爱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就不会苛求学生,因为不苛求,就更容易拥有一双善于捕捉“闪光点”的眼睛。如搞大清洁时,我总会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特别勤快;体育场上,我总会发现纪律差的学生篮球打得特别好……当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我会及时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另外,我还号召班上的学生互帮互助,帮助学困生进步,让学生在充满爱的集体中健康成长。班主任不妨多与学生说悄悄话,因为班主任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亲切的慰问,都会温暖学生的心。教师是平凡的,但教育绝不是平凡的,用自己的真心关爱每位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开导每位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职责。
三、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一个班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学习成绩的影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就必须对它产生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让学生学会探究、深入思考问题,班会课上我会不定时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学习上遇到的某种问题、某些知识,让学生个个参与,开展热烈的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学习的有效方法。此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学生就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乐学。有时,我还通过开展“我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主题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然后推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学习方法,向全班同学介绍,再自己整理好,摘录到学习笔记里。另外,我又做好学生学习的“调度师”,协调各科的作业情况,及时带着学生的意见、要求与科任教师共商改进办法,扫除了学习障碍,改进了学习方法,增进了学生的信心,班级整体的优良班风、学风就形成了。
四、心理疏导,加强调控能力
个人也好,集体也好,有一个正确的心理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自然而有效地预防和克制个体心理的离散现象。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过重,有些学生往往走向极端。一种是有一些学生在优秀分子中不能重现自己的最优,不被重用和不被重视就闹情绪,攻击批判他人,缺乏宽容之心,不能谦虚待人,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来定会分解整个班集体。另一种是认为自己无法成才,成功无望,而对教师的教育反抗、仇视,学习上只是敷衍。这些都是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班主任应及时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个别谈心、开展集体活动等方式进行疏导。个别谈心时,班主任不能过于严肃,随和的姿态、轻松活泼的氛围、看似不着边际的话题都可以沟通师生之心,帮助班主任在学生心中重树威信。班主任还要学会倾听,做学生忠实的听众和智慧的启迪者。
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应如生生不息的园林环境,让所有成员都沐浴在健康积极的欢乐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