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摘 要 :从普校到特殊教育学校,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我逐渐适应了这个新环境。实践中,我体会到把“特殊”的爱给“特殊”的学生,用特殊的方式教学生,掌握特殊的本领服务“特殊”学生,这是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的必備条件。
关键词:特殊教育;兴趣;方法
从教十多年了,我不敢说我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但我还算一个称职的教师。十多年的小学教学生涯,我带的班、任的课,在学校甚至在全乡,成绩都还不错,受过表彰,得过奖励。但自到县特殊教育学校以后,我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同样是一群学生,但给我的却是异样的感受,让我真实地感受到特殊学校的“特殊”之处,这群学生由于身体有缺陷,让我这个从教已十多年的老教师无所适从。我马上意识到我的教学方法要全部归零,必须从头开始。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我逐渐适应了这个新的环境。实践中,我认为要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特殊”的爱给“特殊”的学生
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小学教育的教师都知道,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有爱学生胜过爱自己孩子的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取得学生对教师的理解、信任,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这个教师,喜欢这个教师组织的活动,喜欢这个教师上的课。但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如果满足于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用特殊的爱去爱这些特殊的学生,因为他们身体有缺陷,心理上就会产生负担,与正常的学生相比较,自卑感强烈。
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尽力去消除学生的自卑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树立对生活、学习的信心。我给学生讲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讲张海迪的故事,讲贝多芬的故事……让他们逐渐认识到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从而使他们消除自卑,树立信心。其次,教师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呵护他们,这种呵护不是身体力行地包办代替,而是像妈妈照顾一个刚刚学步、学语的孩子一样,耐心教他们学会用特殊的方式料理自己的生活。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料理自己的生活,比教正常的学生,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我知道,这就是特殊教育特殊的地方,如果对这些特殊学生缺乏耐心,那对这些学生的爱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只是满足于去热心地帮助他们做这做那,那这种爱就会事与愿违,甚至可以说是伤害了这些学生。所以,对这些学生特殊的爱应该是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教会学生克服生理上的缺陷,让学生学会自己生活、奋斗。
二、用特殊的方式教“特殊”的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一般都有情绪低落、心理波动大、注意力集中困难、做任何事都难有兴趣等弱点,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师用教正常学生的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特殊教育的教师就必须用特殊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是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是非常大的。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课件制作上尽力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声像结合的有趣动画,让他们在课堂上能自始至终地置身于接受知识的氛围中,使他们忘记自己的身体缺陷,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二是尽量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这些学生都有各自的长处,教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表现,去展示,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如有学生视力很差,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但他的听觉却非常好,我就注意挖掘他这方面的潜力,让他学习辨声识物,根据声音判断障碍物的远近等;有的学生双耳失聪,但他的记忆力很好,我就让他学习有关的记忆方法;有学生腿有残疾,但手却很巧,我就在手工制作方面指导他。
实践证明,这些特殊学生比正常学生更渴望表现和展示自己的长处,更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鼓励和精神上的激励。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不难激发的。
三、掌握特殊的本领,服务“特殊”学生
特殊教育的教师因为面对的是特殊的教育对象,所以,不但要有比其他教师更多的爱心、耐心,还要掌握很多特殊教育方法,如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医疗知识,因为这些学生的发病、受伤概率要比一般学生大得多。教师如果只依赖校医和特护教师,就不可能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延误治疗。特殊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要在放手让这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活动中不正确的行为、动作,教给他们自护、自救的方法,并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教师既要保证他们能充分自由地参与活动,又要保证他们活动中的安全,使他们能在特殊的关爱中学到知识,学到本领,成为生活上能自理、对社会有贡献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