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超
摘要:文化的多元化环境下,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上同样面临着考验。以高校学生充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其必要性与科学生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的现实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路径选择
作为高校的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学沿着正确方面发展的基本前提。现在社会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机器的智能化与知识的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在这种前提下,处于一处动态的变化,便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常态。随着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的分析与解读,越来越体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所在。而将人文精神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更是进行该项工作所进行的实践与探索的重点内容。
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对高校学生进行引导,是新时期培树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需要。而人文精神的渗透又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的新的特征。
(一)教育对象个性特点对人文精神有着强烈的呼唤
现在的思想教育所指向的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对象,应该讲现在的高校学生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个性特征较为突出,因此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尽管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是现在的孩子的普遍现象,但是在高校中这一点尤为突出。学生本身年龄不尽一致,经济条件也不是整齐划一,而且还有着成绩上的高下之别与离校后听去向之不同。此外,学生成长过程的环境也大相径庭,而且在接受教育内容时呈现出先入为主的情形,和别人相处时经常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特征明显。
(二)教育内容自身需要进行人文意识的渗透
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发展是动态的,是具有一定的智慧的,更是有着鲜活的个性特征的。在思想的不断碰撞与整合,在这种经常性的变化之中,最终对大学生个体向着社会化方向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一项关乎到学生的意识、观念与思想领域的活动,而且也与其个体的兴趣、生理状况与思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进行思想教育必须以帮助、关心和起码的尊重作为前提条件,这便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已经囊括的内容。
(三)思想教育推进实施的过程离不开人文关怀
在高校里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即是学生相互间、师生之间、都是之间,甚至是发生在其他主体之间的一种交互活动,这是学生在实现社会化过程的必然要求。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育,还需要沟通。立足于沟通和交流基本之上的思想教育,必须依凭人文精神支撑起信任、平等、关心与尊重的关系,进而促进教育目标实现。
二、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面临的现实环境状况
(一)高校思想教育面临新的机遇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的改革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高等教育要实现新的发展,就一定要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很好的适应。要在强化对技能的培养时,将做学问与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使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得到突出。现在全社会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学生如果想赢得用人单位与岗位的承认,不只需要岗位技能,更需要较高的道德素养。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上。此外,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多样化、互联网的普及化以及思想表述的自由化已经成为新的时代特征。高校学生在享乐、利益、个体、经济等方面的意识日益受到强化,相比之下其敬业、荣誉、群体与政治意识又较为弱化。这必然会使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教育相应地增加了难度。在此种情况下,强化高校思想教育,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已经极其迫切。
(二)高校思想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现在的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普及,互联网已为生活所必需。高校学生对信息的获得基本上是采取对网络进行浏览的方式,虚拟的网络世界已经作为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大学生所必需。着眼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可以发现网络的影响广、信息多、内容杂且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不仅信息传输速度快,而且知识量大、观点独特,气氛又相对轻松。这就让本来就有着好奇心的大学生们对这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倍感新奇,且乐地接受。但是,有许多大学生,他们又因为过度地沉迷在网络这一虚拟的世界中,让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有所减少,长时间无法实现与现实沟通,这就一定会使学生的人生觀与世界观都发生相应的改变。此外,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成长形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对其成长大为不利。
三、强化在高校思想教育渗透人文情愫的具体措施
(一)以校园文化促进人文关怀氛围的培育
校园优美的人文影响与物质景观的营造格外重要,为此必须强化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与绿化,同时加强各类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校园的生活区、办公区、教育区与活动区的建筑,进行标新立异的设计。要让教学区体现现更多的人文色彩,活动区具有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便捷条件的特点。宽松与良好的人才培育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以德高望众的校长为主要领导的管理层,更要有一支具有学术专长与学术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层次。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打造校园的教育教学环境。
关于人文关怀的氛围培育,需要高校领导及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应该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展了空前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而使高校的育人环境因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净化校园环境,使之向着有利于新时期人才培育的方向迈进,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要在高等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无论哪一个层次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将优良的环境氛围的打造当成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广大师生员工要立足各自的岗位实际,把优良的环境氛围,尤其是人文关怀氛围的营建当成本岗位的分内工作,不计代价、不计得失,努力探索,深入研究。endprint
(二)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
围绕着促进学生发展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以更加真诚、宽容与尊重的态度和学生交流。以此增进相互间的情感,强化思想教育的人性色彩与个性特点,通过循循善诱、由此及彼的思想交流,实现以真情感动对方,以道理說服学生,于交流于进行教育,于共鸣中提升情操。实施人文关怀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完成对自身的主体与周围的环境的自我调整和控制,达到对权利的自主选择与利用之目的,实现功能的自我完善。
以人为本的本质在于处处、时时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而不是对人性进行打压。高校的思想教育就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方式方法的创新上一定要体现出这种新型的理念。要让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理念,自觉地融入每位教师的心灵深处,并且具体地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要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据此,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思想教育工作有效地助力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
高校的学生来自于社会的各领域、各个地区,这些领域与地区的环境并不相同,有时相关还比较悬殊,因而使他们在多年以来受环境的影响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性格特点。为此,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把握住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差异与不同,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三)健全实施人文关怀的保障机制
在进行交流时,辅导员及任课老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与自身成长的需要,对其在情感、价值、信念与理想等价值取向给予充分关注。要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个性差异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声音不可简单视为不和谐,更不能因此而进行打压。要找出问题的症结,追根究底地进行探寻其中的原因。
要对学生自由的、开放的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与见解持包容态度,对学生的意见予以足够的尊重。通过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对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制约、自我教育与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通过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教育,让学生由被教育的对象变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理念,如果要想真正长久地坚持下去,一定离不开制度的保证。为此作为高等学校,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人文关怀的长久实施。要通过制度的建立确保高校的人文关怀不因学校的领导者改变而改变。而且,不仅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本身需要为制度的建立提出属于自己独创的意见和建议,更要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身体力行地贯彻执行。同时,也要积极短发挥高校学生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让他们代表全体这生为制度的建立提出属于学生自身的建议。这一过程本身,便是人关怀的一种有效体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