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文 屠剑彬
基于文化表达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
周绍文 屠剑彬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性使得自古以来人类聚居的地方往往都是靠水而建的。在如今的城乡建设中,水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城市要素之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良好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能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彰显城市特色,传承城市文化;而对城市水资源的忽视与破坏,不仅会阻碍城市的发展,还将威胁到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总结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概况,以湖北省当阳市沮河流域为例,在对当阳市文化背景分析下,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手段,将当阳市的三国文化、宗教文化等内容以景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得当阳市的沮河流域成为传承当地文化与展现城市形象的核定地带,也希望能为我国类似的城市滨水地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文化;滨水地区;景观
近年来,我国城市越来越注重对滨水地区的建设。然而,在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许多城市往往重视的是景观的功能性,如创造供人休闲、游憩的空间等;或者就景观而论景观,强调从美学角度来设计景观,而忽视了城市滨水地区的景观也是城市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将一个城市丰富的文化内容融入到滨水地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当中,对提升城市魅力、突出城市特色、展示城市形象以及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滨水区系统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按水滨性质分为河滨、江滨、湖滨、海滨,城市滨水景观是反映城市水域空间的风景[1]。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滨,即河流两侧的滨水空间。
我国关于城市滨河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步展开了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滨水地区的建设一般从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以滨水绿化带的形式对岸线环境进行美化,其后在滨水绿化带中又逐步开辟了一些公共休闲场所,营建人工的滨水景观。进入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滨水区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经济意识和环境意识下,滨水区建设充分利用水体的自然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重整土地功能,进行综合开发,营造出具有都市特征的滨水景观[2]。
随着城市滨水地区建设的发展,业界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要素在滨水景观中的影响,如:刘滨谊在《城市滨水地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提到对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方法,提出要遵循当地历史文脉延续原则(人文体现原则),避免因割裂城市文脉而丧失城市特色;唐剑在《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中指出,滨水景观设计要考虑当地历史文脉的延续,反对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趋同化设计;高小琴在《南通市城市河道构建理论及其应用》中提出,城市河道规划设计中融入城市特色,可以形成绿色的开放空间等[3]。
当阳市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沮河是当阳市区内最重要的河流,贯穿全市,是当阳人民的“母亲河”。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沮河及其两侧的空间,当阳市政府决定组织编制单位来制定相应的规划,笔者全程参与了此次规划编制工作。
当阳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西接宜昌,东临荆门,南联荆州,属宜昌市下辖市。1988年10月撤县建市。现辖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55个村、18个社区,国土面积2159km2,人口48.6万人。当阳古为权国。战国时,秦始建当阳县,属南郡,距今2200多年历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号称“天下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玉泉寺和中国三大关庙之一的关陵庙,有闻名天下的长坂坡以及太子桥、当阳桥、锦屏山等三国古迹。
当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当阳境内文化包括原始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关公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当阳市文物资源丰富,具有数量多、种类全、分布广、级别高的特点。境内查明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共有387处,其中古遗址101处,古墓葬171处,古建筑51处,石窟寺及石刻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居宜昌市第一。而在当阳丰富多彩的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楚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以及民俗文化。
3.2.1 楚文化
当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左传》明文记载:“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将当阳境内沮漳二河与长江汉水相提并论,可见其特殊的历史低位。当阳境内楚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大型楚文化遗存7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仅上世纪70年代就发掘了300多座楚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当阳楚文物图集》一书收入代表性的楚文物155件,其中国家级文物即达55件之多,被学术界誉为楚文化地下博物馆,当阳沮漳河流域是春秋时期楚文化的重要中心区域之一。
3.2.2 三国文化
当阳三国文化浓郁,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三国胜地遍布于当阳城乡,所谓“当阳无处不三国”。最著名的三国遗迹有:长坂坡遗址、关陵、关公显圣处、显烈祠、周仓庙、张翼德横矛处等。流传于当阳的“三国故事”被列为宜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国文化在当地民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阳的三国文化中,关公文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性。关公也被佛教和道教共尊为神,由于当阳有着最早的关庙与关陵,使其成为世界关公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3.2.3 民俗文化
当阳位于巴楚文化的交汇之地,民间文化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多具特色:民间戏曲有地方花鼓戏、当阳锣鼓戏、皮影戏等;民间歌曲有劳动号子、山歌、田歌、灯歌等;民间曲艺有楠管、鼓书、评书、漳河大鼓、当阳扇子戏等;民间器乐有吹打乐、丝竹乐等;民间舞蹈有狮子、高跷、龙灯、蚌壳精、采莲船、碟子舞等。此外还有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文学等。
3.2.4 宗教文化
当阳的宗教文化深厚,独具影响,历来为隐者蛰居,佛门安禅之所,主要包括以玉泉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与以紫盖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其中,玉泉寺为“天下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紫盖寺为道教第三十三洞天;玉泉佛铁塔是国内先保存完好最大的如来舍利千年铁塔;度门寺为玉泉寺名僧、禅宗北派创始人神秀修建的佛教寺院。
3.3.1 水文条件(图1)
沮河系长江一级支流沮漳河的西支,为大巴山脉和荆山山脉的界河。发源于保康县境内的荆山,经保康、南漳、远安流入当阳,干道河道长度244km,集水面积3367km2,支流67条。当阳市域内河道长62km;城区段河道全长18.5km,其上游承雨面积3123km2。流域形状呈长条形,河道平均坡降1.63‰,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是鄂西山区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沮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流域侵蚀模数250~300t/km2。
图1
3.3.2 河滩绿地现状(图2)
沮河河滩绿地按照建设现状分为公园化绿地、自然河滩绿地和荒化废弃河滩绿地:
(1)公园化绿地
集中分布于一桥桥头至二桥橡胶坝沮河两岸,并作为公园化游憩利用,共5处:“香榭水岸”小区滨水绿地、临沮公园、沿河北路绿地、锦绣江南绿地、当阳职教绿地。公园化绿地利用景观要素形成半开敞空间和开敞空间,植物种类丰富,视野开阔,能满足市民的一般游憩活动需求。但是,其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驳岸形式单一,亲水性较差。
(2)自然河滩绿地
主要分布于一桥上游至铁路桥和二桥橡胶坝至慈广桥,自然河滩绿地内植被长势良好,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层次,驳岸线变化曲折,但亲水活动安全性存在隐患。
(3)荒化废弃河滩绿地
主要分布于华强化工厂南侧,受工业生产和堆放大量工业矿料垃圾的影响,造成自然河滩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的恶劣情况。
3.3.3 河道洲岛现状(图3)
沮河河道现存大面积水域和洲岛,景观特色鲜明:
(1)水域
中心城区沮河河道线形蜿蜒曲折,宽窄不一:当阳一桥和二桥橡胶坝之间,由于拦水筑坝,形成局部大面积的开阔水域,水域最宽达370m,视野开阔;当阳二桥下游橡胶坝至慈广桥为曲线形河道,最窄处54m。
(2)洲岛
沮河内存在受河流冲刷和水位过浅形成的卵石或砂质洲岛,分布不均,大小各异,洲岛植被层次丰富,生长诸多长势较好的原生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岸线优美,具有良好的景观风貌:当阳一桥上游至铁路桥间,集中分布大量大小不一、高低起伏,由卵石和沙粒形成的洲岛;二桥下游橡胶坝至规划三桥之间,零星分布面积较大的卵石洲岛;荆宜高速桥附近零星分布少量洲岛;一桥和二桥间河心岛已建有古典亭一座,是沮河的景观节点。
3.4.1 功能定位与规划结构(图4)
在满足城市防洪安全与市民亲水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当阳市的文化特色、沮河现状概况及其两侧的用地性质,对沮河的功能定位主要为3点:
图2
图3
(1)以文化地标、文化主题公园、文化景点、文化景观小品为载体,展示和传承当阳沮漳楚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形成“地域文化休闲与旅游长廊”;
(2)同周边城市用地性质联动,按文化型、夜赏型、游憩型、健身型、湿地型布置生活化游憩活动场所与节点,配套完善不妨碍行洪安全的场地与设施,形成设施完善的“健身游憩长廊”;
(3)利用防洪大堤与河滩绿地线性滨水景观空间特征与自然生态特征,独立混合设置自行车骑行道与休息点,形成滩野风貌的自行车“绿道骑行长廊”。
规划将沮河分为祈圣护福、紫玉印翠、极揽当阳、临沮碧洲、鹄岸渔歌5个区,通过设置相关文化的主题雕塑群、文化碑刻以及中式古典风格的园林建筑等方式,在充分展示当阳的三国文化、楚文化、宗教文化及民俗文化的背景下,为市民提供一个开放的、休闲的连续性滨水景观带,同时利用沮河东南段的湿地,建设供市民进行休闲活动与游憩健身的“绿道”,从而增强沮河两岸的人气与活力。
3.4.2 植物景观规划
规划根据各分区的文化主题,设置相应的植物景观:
(1)祈圣护福区
本区景观因现存的关陵庙而具有浓重的祭祀文化。因此,规划利用真叶植物列植、叶色深绿和高大挺拔的特点展现庄严肃穆的气氛,以突出祭祀文化的庄重感。
大堤行道树:水杉;
乔木:雪松、广玉兰、垂柳、栾树、桂花、枇杷、棕榈、银杏、合欢、白玉兰、红叶李、梧桐;
灌木:龙柏、红花继木、红叶石楠、红枫、含笑、黄杨、冬青、山茶、海桐。
图4
(2)紫玉印翠区
本区景观以宗教文化为特色,展现佛教、道教文化。规划利用具有佛教、道家文化内涵的植物配置和群植方式突出宗教的氛围,表达祈福的美好愿望。
大堤行道树:广玉兰+七叶树;
乔木:垂柳、菩提树、罗汉松、合欢、杜英、香樟、泡桐、国槐、石楠、银杏、桂花、栾树;
灌木:红花继木、夹竹桃、龙柏、红枫、紫薇、结香、冬青;
水生植物:睡莲、美人蕉。
(3)极揽当阳区
本区景观以楚文化为基调,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规划利用部分楚辞歌赋中提及植物与湖北特色植物展现。
大堤行道树:栾树、垂柳;
乔木:杜英、香樟、水杉、樱花、梅花、罗汉松、水杉、桃花、棕榈、银杏、白玉兰;
灌木:红叶石楠、木芙蓉、紫荆、紫薇、含笑、月季、木槿、鸡爪槭。
(4)临沮碧洲区
本区景观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展现地域民俗文化特色,规划增加部分当阳市民在市区内常见的植物品种以丰富临沮河地区的植物种类。
大堤行道树:杜英、银杏;
乔木:广玉兰、垂柳、桂花、樱花、水杉、雪松、栾树、合欢、国槐、白玉兰、梅花、桃花;
灌木:海桐、红叶石楠、红花继木、含笑、紫薇、紫荆、红枫、山茶、杜鹃、迎春。
(5)鹄岸渔歌区
本区以生产景观为特色,展现自然田野景观风貌,规划利用原有生产性植物进行艺术化手段处理,丰富景观层次。
大堤行道树:香樟;
乔木:泡桐、枫杨、构树、枇杷、柑橘、石榴、梨树、桑树、柚子、柿子;
灌木:海桐、十大功劳、山楂、紫穗槐、茶树;
地被:水稻、小麦、高粱、玉米、向日葵、薰衣草、甘蔗。
(6)绿道
本区景观为自然风光骑行带,展现自然生态景观风貌。规划利用原有植物进行栽植林荫道,保留原有自然生长植物。
大堤行道树:意杨;
乔木:泡桐、枫杨、构树、水杉、香樟、桂花;
表1 沮河南岸
表2 沮河北岸
图5
灌木:十大功劳、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夹竹桃;
水生植物:芦苇、香蒲、慈姑。3.4.3 驳岸控制规划(图5)
在保障市民亲水活动安全性的前提下,依据沮河水流速度、冲刷方向及景观要求,将沮河分为十个驳岸段:
“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城市特色的消失,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城市文化传承的缺失。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核心地带,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不仅应在功能上满足市民进行休闲娱乐等活动,在景观上满足市民欣赏游憩等体验,而且还应对城市文化的传承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城市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从功能定位到具体对策,因地制宜、因材施策,通过景观小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规划设计手法来展现一个城市最具特色、最精彩的内容,使城市滨水地区成为表达城市文化的窗口,从而提升城市魅力、突出城市特色。
[1]张庭伟等 . 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守华. 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武慧娟.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责任编辑:张吉明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The inherent affinity of human beings makes the place where human beings live in ancient times are often built by water.In today's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water is still one of the elements of the city can not be ignored.“The water that bears the boat is the same that swallows it up”,good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urban people, but als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urban culture heritage.The neglect and destruction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will not on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but also threaten the natural ecosystem of the reg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China.In Dangyang Ju River Watershed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In Dangyang city cultural background analysis, through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the Dangyang Three Kingdoms culture, Buddhist culture and other content to express them in the form of landscape,Which River Basin of Dangyang area becomeapproved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show the image of the city.It also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urban waterfront areas in China.
culture ; Waterfront ; Landscape
C912
A
1674-4144(2017)-09-44(6)
周绍文,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高级规划师,硕士生导师。
屠剑彬,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