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明,何淑君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肿瘤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分析
李惠明,何淑君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肿瘤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对其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院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0例,将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营养状况评估+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及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ALB、BMI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LB、BMI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潜在或存在营养风险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经由营养状况评估进行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发生率。
晚期结肠癌;护理干预;营养状况评估
结肠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多发恶性肿瘤[1]。结肠癌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营养状况低下现象,影响其免疫功能,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这就需要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在结肠癌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充分关注其营养问题,改善营养状况。本研究为深入探讨营养状况评估下护理干预的效果,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9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90例。9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将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36例,女9例;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4.5±6.5)岁;病程6~12年,平均病程(9.7±1.2)年。对照组男35例,女10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4.8±6.3)岁;病程5~12年,平均病程(9.5±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指导、常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营养状况评估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经由NRS-2002量表,全面评估患者营养风险,按照评估结果,并结合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②按照患者不同特点,对其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向其介绍晚期结肠癌治疗方法、预后、合理饮食重要性等;③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确保饮食结构合理、饮食搭配得当,避免食用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补充适量谷氨酰胺;④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运动锻炼方案,指导其每日进行适量运动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运动强度适当,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白蛋白(ALB)、BMI值变化情况,BMI值根据身高、体重计算;②干预后2周,采用NRS-2002评分法评估营养风险,包括年龄评分、疾病相关评分、综合状况(营养、体重指数等)评分。无营养风险为0分;含潜在营养风险为1~2分;存在营养不良为3分。观察两组潜在或存在营养风险发生情况[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对比
干预前,两组A L B、B M I值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ALB、BMI值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的对比(±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的对比(±s)
组别 BMI值(kg/m2) ALB(g/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15.5±1.8 20.0±0.5 22.6±2.8 32.5±5.2对照组 15.0±2.2 18.0±1.2 21.9±2.6 25.5±3.8 t 1.112 9.730 1.159 6.874 P 0.269 0.000 0.0250 0.000
2.2 两组营养风险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潜在或存在营养风险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风险的对比[n(%)]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结肠癌患病率较高。一旦患者出现结肠癌,会导致其临床表现出急性肠梗阻、便血等症状,给其带来较大的身心负担,且营养风险发生概率较高。此外,结肠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迅速,会导致机体营养成分消耗量增加,极易引发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现象。这就需要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结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护理干预,以改善其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下的护理干预,采用国际通用的营养状况评估量表NRS-2000评估患者营养风险,在此基础上,切实按照患者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其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提升其对疾病知识、合理饮食的正确认识,帮助其改善依从性,确保合理饮食;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锻炼,能提升其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A L B、B M I值比较,(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3]。其中,ALB是临床上常用的判断营养状况的指标,能对机体蛋白质代谢情况进行反映。而BMI值能对机体体重指数进行反映。干预后,研究组ALB、BMI值均较对照组高,由此可知,在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经由营养状况评估进行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有助于改善蛋白质代谢。
此外,在营养风险方面,干预后,研究组潜在或存在营养风险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4]。由此可知,在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经由营养状况评估进行护理干预,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法,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在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经由营养状况评估进行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1] 王 健. 营养支持疗法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9):1270-1272.
[2] 谢传辉,谭冬梅. 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0):1692-1694.
[3] 张菊平,吴桂真.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491-492.
[4] 刘 娇,冯觉平.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6,38(6):888-890.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16.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