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努尔·阿依麦提
摘要:当前的学校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在教育当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对当前的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这就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夯实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在第一部分对当前中专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论述,然后在第二部分对当前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进行了调研,最后给出了提高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中专学生;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指的是保持内心世界的安定、活力及乐观,同时还需要使人发挥出创造性及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的环境。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个性良好、处事能力良好、人际关系良好。最近几年中专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导致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增多,使得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专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
(一)中专学生自我认识较为模糊。根据中专生的兴趣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中专生的自我认识是较为模糊的,其对学生的自我定位最大的困惑就是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大多数的中转学生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问题学生,所以在中专生尚未发展成为问题学生之前,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建立自我的概念,给予学生科学化的指导,保证学生心理需求尚未发展成问题前做好正确的引导,使得中专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追求和自我价值。
(二)心理需求上的自我寻找。很多中专学生都希望在毕业后继续深造,也就是说很大一部分中专学生对就业等都不太关心,而对学习问题则是较为关心的,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无奈后被迫放弃的学习,所以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则是至关重要的,这与学生的目标选择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中专生的心理需求是以自我寻找作为关键目标的。
二、当前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调研
为了对当前中专学生现有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本文主要采用测定的方法对涉及心理健康的因素:偏执、强迫症、抑郁、恐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性、敌对性、精神病性、涉及感觉、躯体化。笔者对某中专院校的1203名学生,其中男生672人,女生为530人,进行了心理健康因素的测定。
笔者将上报的测定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所有的测定数据都处于常模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来看还是比较良好的。
从上面的对比表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有所影响的各大因素中除了焦虑、躯体化、涉及感觉三个因子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之外,其他的因子测定结果差距都是较大的,尤其是人际关系、强迫、敌对这三大因子测定出的结果差异是较大的。而从性别来看,女同学的心理健康情况明显的要好于男生,甚至有部分的学生有非常明显的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当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帮助,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水平。
三、提高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校园生活当中教师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教师的心理不仅能够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对所教授的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例如心理素质不良的教师在面对不利于教学开展的情景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冲动和发脾气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自卑、忧郁、学习兴趣降低等消极性的心理因素,最后就会导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影响。而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则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调整心态,让自己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乐观、积极、平和、健康、稳定、向上的心态,能够接纳和理解学生,从而保证教学可以处于平等和民主的氛围中,使得学生更好的感知快乐,使得自卑的学生更为自信,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心理上的发展。
(二)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实际上影响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仅有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特征等有关,还与心理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師生关系、教师期待、班风、课堂氛围等都是积极的心理教育环境,而教师将学生置于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当中,学生自然能够稳定住情绪、舒展身心,所以优化心理教育环境则是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心理健康教师则需要在课堂上做好教学行为的调整,营造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状态形成的心理教育环境氛围。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而注重的应该是为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利用实践有效的提高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故心理学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一言堂、包办代替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积极的参与兴趣和意识、使得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潜能、自我完善的促进,从而实现心理品质的有效优化。
总结:
近年来,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增加,但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居高不下,且大有复杂化的趋势。关于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远不如中小学和大学,尤其是在具体实践方面显得更为薄弱。提高中专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中专学校的重要任务。当前在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上存在着诸多不足,中专生心理需求表现为自我认知模糊、注重心理上的自我寻找,并且各个心理健康因素之间存在男女差异等。要想有效的提高中专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则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注重心理健康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树立先进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充实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机构,构建以全校全体师生全面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可.心理学在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J].当代世界与社会注意.2009(4).
[2]书柳琼.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人文论坛.2009(6).
[3]王琰.对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