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涵
内容摘要:当今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老师和学生必须有效地应用技术,成为合格的信息找寻者、分析者和评价者,才能成功解决各种问题,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整合
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现代生活,特别是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媒体、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辅助手段。
1.充分挖掘多媒体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作文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独立人格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作用。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美学体验,通过阅读优秀的教学资源,能够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在帮助他们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健全道德品质,提高审美素养。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的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凭借多种资源和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无形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用与之内容相似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失明带来的痛苦和无奈,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失明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视频营造的活跃氛围,学生能够很快进入状态,对故事情节产生强烈的好奇,进而增强对课文阅读的欲望,并在此过程中发现阅读的乐趣。
2.指导朗读,升华情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可以加深小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同时还能使小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朗读水平。所以在朗读过程中,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加生动更加直观的创造朗读的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画面和语言的转换,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发挥想象,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
3.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式,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把原有的知识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所以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设下疑问,使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对课文的理解水平。
4.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时应注意的事项
4.1避免脱离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要明确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中的“舞台效应”。因此,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做到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有的放矢、因文而异。播放音乐、影像,展示图画、插图,都不能随意,一切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都不能出现在教学中,避免脱离教学目标。
4.2不可过多的使用信息技术。虽然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过多过滥的多媒体展示,或者把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定化等,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一是会导致学生的猎奇心转移到屏幕上,被禁锢于多媒体音像环境之中,从而不能专注课文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这样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空间,容易扼杀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削弱教材语言的弹性和张力。所以信息技术应用必须遵循科学性、目的性、高效性的原则,该用的時候就用,不该用的时候就可以不用,避免图形式、摆花架子。
4.3不可过多的追求完美齐全相关器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选用要根据学校的财力、人力,并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的不同需求合理取用,不要追求完美齐全。有些教师误认使用信息技术非常困难,而不敢去尝试。其实教师使用的课件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教师不应把课件制作当作一件份外的事,自己不肯动手,对电教教师产生依赖,或者仅仅简单地“照搬”别人的课件,因为这样不利于教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提升。
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带来非常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因个人素质问题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率,往往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练,或是滥用信息技术而忽略教学重点等问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应用知识,从而更好的丰富学生的课堂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江燕.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教学分析及实践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3(2):99-99.
[2]曹光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的整合探讨[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6(1):1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