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审计费用作为联系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纽带”,对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并对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间接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程度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公允价值运用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将被会计师事务所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
关键词:审计费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一、绪论
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通知》,预示着公允价值计量在未来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但2010年11月1日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已经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披露的审计准则废止,且在2014年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化后,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审计准则与之相匹配,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工作过程中遇到公允价值相关问题时没有相应的审计准则加以指导。
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有许多益处,然而,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较为复杂,市场直接或间接的观察值不易获得,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和评估技能进行估值,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大大增加。审计风险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而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审计风险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投入更高的审计成本以保证审计质量,相应地,也必然需要上市公司支付更高额的审计费用。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利润表相关项目出发,研究在没有相关配套审计准则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运用将会对审计定价产生怎样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一)审计费用的内涵与构成
审计服务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一种产品,而审计费用则是提供这种产品的价格,是客户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专业服务的报酬(张继勋、刘立成,2006)。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审计费用一般被认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审计服务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二是或有损失费用,最后则是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正常利润。审计服务的生产成本主要受到被审计对象资产规模、业务经营的负责程度以及内部控制的强弱等因素的影响。而或有损失费用则一般取决于由于法律诉讼带来的直接损失以及诉讼带来的名誉受损进而对未来审计费用可能减少的影响,因此,被诉讼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或有损失费用。国内审计市场起步较晚,所以对于审计收费的研究也相对较晚。他们的观点和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上是保持一致,认为审计费用主要由固定审计成本、预期风险成本、正常利润组成(赵立三等,2007)。
(二)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审计费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其影响因素上,研究成果表明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多而且复杂,总结起来,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公司自身状况因素和会计师事务所特征。
在公司层次,Simunic(1980)首次提出了审计费用的定价模型,研究分析了10个可能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发现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行业类型、控股子公司个数、年度审计意见类型、前两年的盈余状况及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成本是能够影响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Carcelloetal.(2002)考察了公司董事会特征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勤勉度和专业性越高,事务所的审计费用也越高,这表明公司董事会特征会显著影响到审计费用。在国内,王振林(2002)在研究我国审计市场及审计收费影响因素时主要借鉴了Simunic的模型,认为影响我国审计收费的最主要因素是被审计单位规模、客户审计的负责性。罗永等(2014)以2010年—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关联方交易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关联交易越多的上市公司被索取的审计费用越高。
在事务所层次,审计费用是否受到事务所规模和品牌影响显得尤为复杂,国内学者在这方面也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李爽和吴溪(2004)的研究表明,“十大”与非“十大”之间的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差异。但王善平和李斌(2004)用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数据研究发现,“二十大”具有显著的审计费用溢价。朱小平和于谦(2004)也发现“十大”的审计费用要明显高于非“十大”事务所。陈平和戴志燕(2008)针对2005年100家需要双重审计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进行研究,比较了国际事务所与本土事务所之间审计费用的差异。他们发现国际大所,尤其是国际“四大”的收费远高于本土所。
(三)公允价值的确认方式
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资产和负债存在很多非活跃的交易市场。基于这种国情,我国在第39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中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规定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可观察输入值。总体来讲,后两个层次的输入值在确定时,受会计人员主观性影响较强,尤其是第三层次所需要使用的估值技术会涉及到很多主观判断和前提假设。
(四)公允价值计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分析
综上,本文认为审计费用主要由生产成本和风险成本两部分组成,生产成本主要由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经营业务的复杂程度等决定;而风险成本则主要来自于由于法律诉讼带来的直接损失以及诉讼所带来的名誉受损进而导致的未来审计费用可能的减少。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各种层次的交易还不够活跃,市场化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多数集中在第二、三层次,企业多数无法从市场中直接获取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只能够依靠市场参数和估值技术来评估公允价值。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市场的不成熟都导致公允价值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报表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日益严格,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进而导致审计工作的审计风险水平提高,进而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风险成本。为此,审计人员必须采取更加细致的工作来将审计风险降低,扩大审计的范围,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进而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生产成本。另外,根据风险溢价理论,高风险对应高收益,因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而增加的审计风险最终会体现为审计费用的增加。由此,提出假设:H1:公允价值运用程度与审计费用正相关。endprint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所用的样本是2012—2016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在剔除ST、数据缺失以及无法找到变量值的样本后,最终取得8869个样本数据。本文所需的数据全部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
2.模型设定
基于过去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参考Simunic审计定价模型,结合研究假设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为:
LNAF=α+β1×IMPAIR+β2× FV+β3×INVEST+β4×EXREV+βi×Ai+μ。
其中,LNAF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代表审计费用;本文的解释变量是公允价值运用程度,借鉴已有文献的一般做法,选取资产价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4个项目的金额与上年期末资产的比值来衡量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程度,分别记为IMPAIR、FV、INVEST以及EXREV;Ai 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LNTA),以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财务风险(LEV),以资产负债率表示;经营复杂程度,以应收账款与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表示,分别记为REC、STO;短期偿债风险,以流动比率表示,记为CRU;盈利能力(ROE),以净资产收益率表示;营运能力(TURN),以资产周转率反映;成长性(GRTH),以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股权性质(SN);股权集中度(SH1),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反映;股权制约度(SH2100,以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审计意见(OPN);是否大所国际四大与国内十大,记为BIG。
3.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表3报告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对审计费用影响模型回归结果。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审计费用(LNAF)与资产减值损失(IMPAIR)、投资收益(INVEST)以及营业外收入(EXREV)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但没有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FV)与审计费用(LNAF)显著相关。综上回归结果,认为公允价值运用程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接受原假设。
从控制变量来看,审计费用(LNAF)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LNAT)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这是由于一般来说公司资产规模越大,审计人员在审计时相应地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增加了审计的生产成本。审计费用(LNAF)与流动比率(CRU)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表明流动比率越高,公司风险越小,按照风险导向理念进行的审计检查越少,故而审计费用也相应降低。审计费用(LNAF)与是否大所(BIG)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说明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相较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倾向于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存在一定的“声誉溢价”的现象。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对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具体运用的分析,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广泛运用一方面会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审计工作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会计事务所的被诉讼风险,增加审计工作的风险成本。提出公允价值运用程度与审计费用正相关的假设,并根据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五年的财务报表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公允价值计量会对企业的审计费用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对于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特别是“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三个项目与审计费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程度越高,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越大,不得不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更细致地实施审计测试,加大了审计成本。加大的成本与提高的风险使得审计师在面临盈余管理情节严重的上市公司时,必然通过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来进行补偿。
针对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审计工作现状,本文就如何规范公允价值审计、提高公允价值审计效率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审计准则缺乏相应的指南和具体的审计程序使得审计从业人员没有统一的制度的规定可遵循,并且注册会計师在审计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来选择评估方法。种种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现在的公允价值审计有着将枪的主观性。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制定我国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
(2)提高审计人员公允价值审计的专业技能。公允价值计量的审计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不仅审计人员本身要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有意识地去积累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这种培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削减成本。
(3)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条件。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的三个层次中,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公允价值,这是确认相关项目公允价值的最佳选择。因此,想要省时省力并且准确可靠地确定公允价值,相关项目的活跃交易市场是必须的前提之一。为了让公允价值计量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国家有必要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等监管体系,提高市场化程度,建立一个充分竞争的活跃市场。
(4)促进第三方公允价值评估机构的发展。审计人员整个群体熟练掌握公允价值的相关估值技术虽然是当下迫切需要推进的进程,但却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种时候,对于重大的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审计人员在必要时可以求助于第三方的公允价值估值机构,一方面节省了审计的成本,另一方面根据有资质的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进行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证相关信息准确和可靠,而且也可以使审计人员将节省出的人力物力放在其他重要的审计领域。
参考文献:
[1]蔡建春,王勇,李汉铃.风险投资中投资风险的灰色多层次评价[J].管理工程学报,2001,2:94-97.
[2]刘曼红,胡波.风险投资理论:投资过程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前沿[J].国际金融研究,2004,3:8-14.
[3]戴红梅.风险投资中的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07(19):57-59.
[4]柴晨曦.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5]曹阳.互联网行业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2.
[6]陈建华.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范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07.
[7]李晓燕.创新工场的五个投资标准[J].悦读,2011:75.
[8]谢胜强.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效应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3,6:109-117.
[9]王晓玲,李晓娜,李永清.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分析与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172-173.
[10]何江丽.风险投资的项目风险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02.
作者简介:
周红波(1971—),女,汉族,湖南湘谭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实务、会计实训、财务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