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引发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进步之时,也呈现出前所未见的新特点、新形态。大学生是“自媒体”最为活跃的用户群体,这给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使用自媒体,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拓宽获取知识渠道,增进彼此交往;另一方面,网络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各种侵害公民权利、损伤公共利益、践踏伦理道德乃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借助这一平台进行传播。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网络侵害伴随而生的形势之下,重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媒介素养,规范媒介使用方式,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媒体;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一、概念界定
(一)自媒体与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它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
(二)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1992年对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参与和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资源的教育,就是使大学生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认识自己的需求,学会创造性或建设性地利用大众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要求
大学生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利用媒介接受和传播信息与发生其它媒介行为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一)媒介鉴别素养
大学生既要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有常规性认识,具备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又要从媒介的社会属性、信息内容、技术力量以及策划设计等各个方面综合考查,来评价它的权威性、可靠性。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媒介素养培育,使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判断、辨别能力,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做到介然有知、了然于心。
(二)媒介道德素养
大学生一方面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文化,远离浮躁而不沉稳、浅薄而不深刻、媚俗而不高尚、油滑而不幽默的泡沫文化、快餐文化、垃圾文化。另一方面,也要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保护他人隐私,尊重他人的媒介知识产权,维护媒介社会的正常秩序。
(三)媒介管理素养
大学生要合理控制媒介行为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虚拟的媒介空间,以防形成心理和生理上过分的依赖和盲从;正确选择媒介行为的内容,远离色情、暴力、反动信息,避免玩物丧志、脱离实际;不搞媒介崇拜,正确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悦纳自我,学会自我调适,勇敢面对现实。
(四)媒介创新素养
在自媒体平台中,受众不仅是媒介信息的接收者、浏览者,也是信息内容的传播者、生产者。后者的身份使大学生更能发挥个人的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标新立异的内容,创新出某些领域的新思路、新想法、新观点,不断推陈出新。
三、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问题
如今,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雖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较薄弱
自媒体时代,许多大学生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有所忽视。他其所接收的各种讯息大都来自网络。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它往往代表着传播者的意识。大学生在与媒介接触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媒体的信息缺乏深度的挖掘,传播者期望通过传播这类信息影响接收者,而这类信息可能是无意义的,抑或是缺乏一定的深度,甚至其真实度有很大的可疑性。
(二)海量吸收信息,缺乏选择能力
“快餐式”的信息时代,自媒体所生产出来的信息纷繁复杂。自媒体在传播有效信息的同时,为了扩大传播范围、增加娱乐效果等也生产了许多低俗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广泛地传播出去而缺乏基础的筛选过程。大学生是缺乏社会经验的群体,在面对这类信息时往往缺失自己的判断能力,盲目吸收海量信息,只求“多”而不求“精”,其信息的选择能力和辨识能力都需要很大的提高。
(三)媒介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处于较低水平
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不甚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虽有认知,但自律意识薄弱。在使用媒介时,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范行为。
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抵制媒介文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培养具备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和主体意识的社会公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往往是针对社会存在的媒介语境和弊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学校积极与媒介素养教育经验丰富的各世界主要组织机构保持联系,展开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研究,将媒介素养内容渗透在其他课程中实施,或者将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条件具备的可开设必修课。培养大学生自主处理信息,掌握话语权的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使学校和个人在评估体系中有明确的媒介认知导向,从而有效帮助大学生增强辨别、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定期组织检查、评估,努力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在实践教育中强化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通过理论传授,更重要的是实践。自媒体的运用从根本上有赖于实践,媒介素养的提高也必须通过日常应用来实现。应鼓励院系、班级和教师开设自媒体账户,通过自媒体展开交流,利用自媒体开展班级、院系活动等有益的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鼓励学生以怀疑、批判的精神审视传媒信息,感受被媒介包围的生活环境,主动参与到信息的创制和传播过程之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自媒体使用的方式方法,及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对出现偏差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三)对信息传播者进行道德约束
自媒体时代所传播的信息的有效性和有益性往往来源于传播的主体,即传播者。如果传播者具有较强的道德修養,那么其传播的信息大都是可靠的。而传播的主体往往是各媒体单位,对其道德进行约束实质上是要求他们传播符合社会道德、积极向上的信息。大学生在面对传播者所传播出来的信息时,就能知道社会提倡的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尊重的是什么。当这些传递出来的信息与社会主流相呼应时,大学生便能够自然地接受并回应。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自媒体纷纷出现,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平民化也让很多负面信息迅速传播,对大学生起着负面的影响,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应承当自身责任,营造一个良好媒介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林三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04).
[3]金莉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J].理论学习.2014(10).
[4]王永健.自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
[5]吴鹏泽,杜世友.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02).
[6]闫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J].新闻传播,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