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7-09-10 06:39刘小海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2期
关键词:构建途径职业能力会计专业

刘小海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網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现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培养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成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本文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入手,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思路,并基于此给出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希望为我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职业能力;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会计职业能力的要求设计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和综合能力课程三个部分。

首先,专业课程体系的最关键部分就是基础能力课程,其目标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迁移性和针对性,课程基础分为"通用"职业技能课程和"专项"职业技能课程两个部分。"通用"职业技能基础课程下分更多分项课程,包括"财经应用文写作"、"管理学基础"等课程,该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专项"职业技能课程主要有"会计软件与应用""基础会计理论与技能"等分项课程,其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熟练度,以培养职业技能和能力。

其次,岗位能力课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项目化教学,主要分项课程以实训课程为主,如"会计电算化实训""综合实训"等。岗位能力课程与专业课程不同,它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以会计岗位、电算化岗位、出纳岗位等基本岗位为依据设置的。例如在"综合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中,在处理有关交易事项时,不仅涉及会计专业,一般还包括建筑、服务、工商等各种行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等方面。在教师应着重讲解这些课程,并给出详细的解释和及时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机会,增加工作经验。

最后,综合能力课程主要与职业实习和职业培训有关,包括相关商务礼仪、职业指导、岗位实习和职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等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通过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培养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某些高校会聘请专业人士来校开展会计文化教育短期培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

同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基础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和综合能力课程三者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得当,并将三门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匹配,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素养,同时为学生在就业时提供一个竞争优势。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将现代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融入进学科教育中,同时将各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与教学内容衔接,全面满足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职位需求。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课程设置模块化

传统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过于注重追求知识完整性,虽然这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往往造成"全而不精"的局面,同时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热情和自信心。基于职业技能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打破这种格局,围绕职业技能训练开展课程设置,依据职业能力要求重新设计、规划课程模块。综合职业技能由基本素养和专业技能两部分构成,课程模块设置应以这两个能力要求为主线,分别设置人文素质课程和职业实训课程。基本素养模块的分项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会计人文知识课程、心理素质修养、可持续发展课程。基本素养方面主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修养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工作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主动规范自身行为,并在学习和工作中自主形成高效的方法,为获得职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专业技能模块设置了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和扩展技能课程,不仅关注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在工作中的扩展能力,形成开阔的知识体系,从侧面为职业长远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2、校企协作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和主线便是职业能力培养,空洞的理论知识和薄弱的动手操作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时,必须考虑用人单位对学生在职业工作方面的需求。因此,学校课程设置应与企业相挂钩,通过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与沟通,收集行业、企业的数据和资料,主动了解企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有着哪些意见或建议,以校企合作为课程设置的关键。高职会计专业如果闭门造车,关起门来独自摸索势必会浪费大量人才和财力,而且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社会要求、企业需求脱节的风险,实现校企合作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捷径,通过企业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课程体系构建将取得快速而高效的进展。

3、课程与职业岗位群相对接

现代企业不仅需要会计专业的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在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方面则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对接职业岗位群,以会计职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来规划课程教学大纲。通过毕业生数据反馈和市场调查,并听取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专业教师等人的意见和建议,会计职业岗位群主要包括统计员、出纳员、税务员、财务管理员、核算员等。课程体系设置要紧扣职业岗位群,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着重教学相关的课程,以各岗位实际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选取课程。

4、课程设置确保灵活性

选修课是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的主要途径,因此增设选修课是课程设置要着重考虑的方式之一,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强项来选择不同的课程,发扬优势弥补不足。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有利于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之后的理论教学和实训,为未来就业奠定职业技能基础。此外,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还体现在构建课程体系要因势而定、顺时而变,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根据会计制度、企业要求、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更改不断修订和改进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确保课程设置能够与时俱进。endprint

5、课程设置与资格考试结合

目前我国企业在招聘和录用毕业生时,通常除了注重毕业生持有的学历证书外,其他行业相关资格证书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国家相关制度和企业的要求。学生要根据自身实力考取初、中级会计资格证,此外计算机证书、英语四六证书等基本证书也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获得的证书。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将这些考证课程融入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安排大纲开展相关课程教育,将专业教学、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相关证书连接起来,增加学生未来就业优势。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应将企业用人要求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以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教学目标,明确岗位群就业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人才培养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定位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应首要考虑将教学实践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相结合,紧跟市场人才需求脚步,把专业教学融入行业发展,准确定位专业教学方向和人才培养项目。同时要将技能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中,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将实际工作与技能培养相对接,培养过程、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用人要求结合。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和企业需求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高职会计专业培养以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区域经济建设的特色为基础,其培养对象主要面向当地中小型企业,要求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技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区域中小型企业逐步提升了企业实力,对会计从业人员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满足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要求,还要能准确应对外部企业和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调查和审核。此外新的社会背景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会计人员应能充分理解管理高层对财务信息需求的意图,并能向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管理层准确决策。由于区域中小企业在会计用人上有着自身的特殊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应准确地把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结合起来,在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为其未来上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工学结合"教学特征。所谓工学结合就是将学生校内学习、实训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工作机会,使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获得切实的操作感悟并取得相关工作经验,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高职会计专业以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为依据,根据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构建教学模块,打造素质培养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其全面发展。高职会计专业应打破传统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三位一体的理论教学体系,通过整合理论内容,将教学体系模块化,实现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321"模式。该模式以职业需求为构建依据,在不同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块,按照"基础--实训--综合--实习"的顺序依次开展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专注于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而且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321"模式的实施目标是构建一个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保证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始终坚持以职业能力为主体的教学目标,紧扣核心技能,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对课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整合教学内容,牢固把握专业化方向。

3、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是高职会计专业构建课程体系不容轻视的一步,核心课程体系一旦确立,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要随之发生变化,围绕核心课程开展重组和优化。一是将理论知识渗透进实践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实践教学课堂化。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理论教学,确保二者同步开展,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同时要将基本技能作为课程基础,专业技能作为课程主线,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实现"两个能力三个阶段"教学体系。"两个能力"主要指会计专业人员手工处理能力和电算化处理能力,以便顺应当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据化社会背景;"三个阶段"就是上文提过的基础技能阶段、职业技能阶段和综合技能阶段。二是教学人员牢固树立实践观念,教学体系构建要以实践为教学主要手段,实现教学系统化。要将教学过程精准拆分,划分不同的教学阶段,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制定不同的分项目标和教学重点,依次实现"基础知识教学--单项模拟实践--仿真实训--实习"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由基础知识学习逐步过渡到实际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平衡好理论与实践、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模拟与实际的关系,系统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

4、建设核心课程

高职会计专业建设核心优质课程的关键是以专业能力为导向,要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就必须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与现代企业用人要求的一致性。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是提高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关系的把握。从会计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要培養学生素质的基础是加大专业知识教学力度,打牢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能力。从企业用人要求方面来说,要注重各项工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在会计方法、纳税、债务、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增设信贷、银行等业务课程,并基于此加大实践训练强度,以便顺应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的需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要加强会计方法教学与启发,同时注重强化学生在税务实践能力和投资、融资能力上的实践训练。此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相关技能竞赛,将比赛项目引进实训过程中,在比赛中帮助学生提高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形成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总之,随着现代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掌握成本核算、财务会计等基本技能,还需要他们了解和熟练掌握成本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企业风险预测与管理、绩效考核等综合技能。因此,高职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要全面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涵盖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市场调研和相关专业人士意见和建议,对原有课程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和目标,坚持"321"工学结合模式,将会计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融入课程体系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整合现有课程和教学内容。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还存在许多欠缺和不完善的地方,如何加快构建课程体系的步伐是高校以及社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广大中小企业实力的不断进步,对会计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愈发强烈,为了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用人要求,高职会计专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要将理论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围绕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两个主线,建设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优质课程,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相对接,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龙露.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0):192-194

[2]王红珠.高职会计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264-265

[3]赵晓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5):101-102

[4]郑晓青.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J].高教论坛,2011(12):156-158

[5]方向红.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电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2009(21):34-36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途径职业能力会计专业
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中国小说英译译介模式构建探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