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彩霞
复习属于再次学习过程,即教师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促成其整体建构的过程.一般来讲,复习教学的基本目的比较单一,就是指导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整理,但是形式上可以更加活泼一些,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在“温故”中“知新”.
一、以新逻辑顺序和思想方法为线索整理已学
知识
例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复习.
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类比推理法的基本程序,然后引导学生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进行复习回顾.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自己对等差数列的认识,然后用类比的思路复习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当然,学生的复习不能因为已经对概念和性质完成复述而结束,教师还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复习.
问题1:现有等差数列{an}中a10=0,则有a1+a2+…+a7=a1+a2+…+a12,类比于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有b10=1,则有什么类似的结论?
问题2:现有等差数列{an}前n项的和为Sn=na1+n(n-1)2d,请采用类比的方法写出等比数列{bn}前n项积的表达式.
问题3:等差数列存在如下性质:如果数列{an}属于等差数列,则bn=a1+a1+…+ann,而数列{bn}也属于等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如果数列{cn}属于正项等比数列,则当dn满足什么要求时,{dn}也属于正项等比数列?
问题4:如果数列{an}属于等差数列,则{an+an+1}也属于等差数列.通过类比,对于等比数列{bn},你能得到怎样类似的结论?
问题5:如果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为Sn,则Sk,S2k-Sk,S3k-S2k也是等差数列,那么等比数列是否存在类似的结论,为什么?
分析: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仅完成了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相关概念和性质的复习,还对类比推理法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经历了“猜想→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在上述过程中,类比推理的思想贯穿于两个数列的复习中,知识再现的逻辑次序发生调整,不再是以往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到求和公式,再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而是换用另外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系统化的知识整理.在复习过程中,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也是一条无形的线索,使学生在思维上反复类比和验证,对知识形成深刻认识,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保持探究热情和思维节奏.
二、以新的問题视角为线索来组织知识
例如,“直线与抛物线”的复习.
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抛物线的基本定义,并通过以下引例引导学生思考:现有两点P和T的坐标分别为(-12,a)(a≠0)、(12,0),抛物线y2=2x,请判断抛物线与线段PT中垂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并形成解决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对问题进行变式,引导学生展开多方位的分析.
问题1:现有两点P和T的坐标分别为(-1,a)(a≠0)、(1,0),抛物线y2=2x,是否可以让a取某值,使抛物线与线段PT中垂线相切?
问题2:现有两点P和T的坐标分别为(-1,a)(a≠0)、(1,0),抛物线y2=2x,P、T两点所确定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当a=2时,求AB弦的长度.
分析:实际上,上述复习课题的目标划分有两个维度:从知识点上讲,直线与抛物线交点个数与位置关系问题、焦点弦和一般弦的问题,还有弦的中点问题,等等.此类问题一般可以先建立方程组,再通过消元将其转变为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处理.从问题提出的角度来讲,有正面的问题设计,即已知直线和抛物线方程,研究相应的性质,也有反面的问题设计,即方程中隐含某些待定参数,以至于方程没有完全确定,需要借助位置特点进行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第一个维度出发,着重提高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也可以从第二个维度出发,以提出问题的正反切换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穿插知识点的复习.而后者就是从新的视角进行复习.这样,有助于学生保持新鲜感,还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整理知识和技能,在具体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多样化.以习题引导知识复习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从某种程度来讲,复习过程离不开习题讲练,但是如何选题,以怎样的线索衔接习题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此外,在数学复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析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教育也不能出现缺失,这其实比知识复习更加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