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涛
【摘要】 目的 评价无痛分娩对于产妇产程、新生儿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150例产妇, 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7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非无痛分娩的生产方式, 观察组产妇采取无痛分娩的生产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产程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
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缝合伤口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155、12.0311, 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69, 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为(182.3±46.2)ml, 少于对照组的(325.1±34.7)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033, P<0.05)。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92、1.2223、1.6065, P>0.05)。结论 产妇采取无痛分娩的方式生产能够降低疼痛, 减少产后出血量, 不会对新生儿以及产程产生影响, 比较安全, 可以适当进行推广。
【关键词】 无痛分娩;产程;新生儿;产后出血;影响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33
无痛分娩实际上是分娩镇痛, 并不会对产妇的产程、新生儿的成长状况等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现代临床上, 无痛分娩实现的路径主要是药物性、非药物性的镇痛, 但是非药物性的镇痛具有较差的疗效, 会对产妇在心理上的良好状态造成影响。而药物性镇痛的方式主要是在椎管内予以药物实现麻醉, 具有较好的疗效, 不会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机体健康造成影响[1-3]。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75例采取无痛分娩的方式实现生产, 详细的疗效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75例。所有产妇皆是在知情与自愿下参加本院开展的研究项目, 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妇年龄22~34岁, 平均年龄(24.7±3.1)岁。入选标准:参照《妇产科学》对产妇适合采取阴道分娩。没有合并其他类妊娠相关并发症, 对药物的使用没有禁忌证[4]。
1. 2 方法 观察组采取无痛分娩的方式完成分娩, 临产产妇的宫口扩张>2 cm时, 应该先予以麻醉药物的测试, 没有异常反应产生之后, 把已经配置好的麻醉制剂选取PAC泵实施持续性给药(浓度为0.1% 80 mg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50 ?g合液+生理盐水, 一共是100 ml)。在宫口全开之时, 停止给药, 直至胎儿被娩出后持续给药, 在产后的2 h后进行拔管。对照组采取非无痛分娩(自然分娩)的方式实现生产, 仅予以适度性给氧, 没有镇痛的临床作用。在分娩的全程皆应该有专职的护理人员监护产妇的心率、血压、胎心等状况, 以免有意外事件产生[2]。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 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状况。疼痛程度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比较 观察组分娩时疼痛为(2.3±1.1)分, 缝合伤口时疼痛为(3.3±2.5)分;对照组分娩时疼痛为(8.5±1.1)分, 缝合伤口时疼痛为(7.5±1.7)分。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缝合伤口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155、12.0311, P<0.05)。
2. 2 两组新生儿状况以及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新生儿Apgar评分为5~7分:观察组2例(2.67%), 对照组3例(4.00%);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观察组73例(97.33%), 对照组72例(96.00%);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69, 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为(182.3±46.2)ml, 少于对照组的(325.1±34.7)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033, P<0.05)。
2. 3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为(306.5±47.7)min, 第二产程为(30.3±6.5)min, 第三产程为(10.2±4.1)min;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为(314.8±33.0)min, 第二产程为(31.4±4.3)min, 第三产程为(11.2±3.5)min。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92、1.2223、1.6065, P>0.05)。
3 讨论
在现代临床上运用无痛分娩, 经药物镇痛的方式使产妇实现分娩时产生的疼痛减轻, 有效减少体力消耗, 并适宜的将产程时间减少[5-7]。本临床使用的麻醉药物对感觉神经起到阻滞作用, 抑制交感神经产生的兴奋性, 维持产妇血压的正常值, 确保产妇子宫的平滑肌能够正常性收缩, 促使顺利分娩, 并有效减少新生儿产生窒息, 同时使用麻醉药物能够抑制子宫血管产生的剧烈性收缩, 极易娩出胎盘, 因而显著改善产后出血不良事件[8-10]。本临床采取的无痛分娩能够令产妇维持比较清醒的意识, 清楚告诉护理人员机体所产生的异常, 在分娩中的自我感知, 以良好的心态完成生产任务[4]。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缝合伤口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155、12.0311, 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69, 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为(182.3±46.2)ml, 少于对照组的(325.1±34.7)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033, P<0.05)。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92、1.2223、1.6065, P>0.05)。本研究结果与谭进成等[5]的报道相同。证实产妇在实现生产中可以选取无痛分娩的方式。
综上所述, 对临床产妇予以无痛分娩, 能够显著减轻分娩疼痛, 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 不会对新生儿的状况以及产妇产程等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种生产方式在应用中存在的一定优势, 所以可以在现代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实现普及。
参考文献
[1] 刘雁峰, 贾淑英, 佟锦香, 等.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6):714-716.
[2] 李秋容, 梁丽芬, 陈振明, 等.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国际妇产科学雜志, 2014(3):277-279.
[3] 朱丽仙, 李保刚. 无痛分娩36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6):161-163.
[4] 张婷婷, 吕俊斌. 无痛分娩在产科广泛临床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 24(4):2160.
[5] 谭进成, 李燕, 冯雪容, 等. 140例无痛分娩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医学信息, 2015, 28(6):314.
[6] 龙成英. 无痛分娩对产程、新生儿及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工程, 2015(9):51.
[7] 胡小芹, 谢在斌, 马小建.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探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5):149-150.
[8] 袁社霞, 王保莲, 殷燕, 等.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2):48.
[9] 曾慧琳, 詹伦娟. 无痛分娩用于临床初产妇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10(6):104-106.
[10] 邓琼, 黄利川, 陈耀雄.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6):187-188.
[收稿日期: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