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东平+邹小娟+巫雄辉
【摘要】 目的 探索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治疗胸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 116例胸腔积液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8例。对照组给予粗硅胶引流管治疗, 研究组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置管24 h后, 研究组疼痛率为31.03%低于对照组的89.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97%,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安全性较高, 疗效可靠,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胸腔积液;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29
胸膜腔为位于肺及胸壁间的潜在腔隙, 由于肺、胸膜以及相关肺外疾病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以及吸收过缓等, 均会导致胸腔积液的发生[1]。治疗有效措施控制原发疾病, 积极实施针对性的排尽胸腔积液, 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 有效促使肺复张。同时胸腔积液引流处理。胸腔闭式引流属于目前条件下排尽胸腔积液的一类常用方法[2]。既往治疗一般实施粗硅胶管引流, 尽管该方式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 但患者的术后疼痛相对比较明显。本院积极探索分析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用于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胸腔积液患者,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胸腔彩超或胸部CT确诊为胸腔积液;所有患者均存在中或大量胸腔积液;均无严重心脏以及脑部疾病;其肝肾功能均为正常。排除标准:已对凝血功能异常、并发出血性疾病、医源性胸腔积液以及双侧胸腔积液患者予以排除。11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各58例。研究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25~74岁, 平均年龄(54.7±16.5)岁;病因:结核性胸腔积液34例、肿瘤性胸腔积液24例;在发病位置方面, 左侧32例、右侧26例;在积液量方面, 含中等量26例, 大量32例。对照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24~73岁, 平均年龄(55.2±15.9)岁;病因:结核性胸腔积液33例、肿瘤性胸腔积液25例;在发病位置方面, 左侧33例、右侧25例;在积液量方面, 含中等量27例, 大量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协助摆放为坐位或者半卧位。实施手术治疗前, 均以彩超定位, 以选择最佳置管位置, 准确测量胸部厚度。均实施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巾且以浓度为2% 的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
1. 2. 1 对照组 用一次性硅胶引流管[3]。妥善切开皮肤1.5~2.0 cm, 予以钝性分离肌层, 经肋骨上缘位置缓慢置入带侧孔粗硅胶引流管, 其侧孔需深入胸腔內大约2~3 cm, 妥善缝合皮肤以及缝合固定引流管, 实施敷料覆盖, 连接好水封瓶。
1. 2. 2 研究组 用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4]。以含针芯穿刺针沿患者肋骨上缘位置垂直穿刺进入胸腔, 确保回抽有胸水后, 自穿刺针尾端处送入导丝, 然后退出穿刺针。以扩张器妥善扩开患者皮肤以及皮下组织, 沿着导丝向患者胸腔妥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送入胸腔10~15 cm。按照胸壁具体厚度实施适当调整, 确保导管侧孔深入胸腔2~3 cm。然后拔出导丝, 以注射器回抽确保胸水, 有效确认导管位于胸腔内。以敷贴对导管实施外固定, 妥善连接好引流袋。两组患者在实施上述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基础上, 均同时针对原发病实施相应治疗, 并予以抗感染、祛痰以及雾化吸入治疗, 在必要条件下, 予以止痛和止血等对症处理。
1. 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5] ①引流效果:主要为总引流量以及引流时间。②疼痛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置管24 h后引流管周疼痛程度, 0分端无痛, 4~6分为中度痛, 7~8分为重度痛, 9~10分为极度痛, 统计疼痛例数。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观察患者引流术中术后是否出现气胸、渗血、感染、堵管以及引流管脱出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引流量以及引流时间情况比较 研究组总引流量为(1115.68±225.0l)ml、引流时间为(4.53±1.17)h;对照组总引流量为(1182.33±410.47)ml、引流时间为(4.33±1.03)h,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51、0.9771, P>0.05)。
2. 2 两组患者置管24 h后管周疼痛发生情况比较 置管24 h后, 研究组疼痛率为31.03%低于对照组的89.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97%, 对照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胸腔积液将会形成较为明显的压迫症状, 造成患者的心肺功能障碍[6]。因此, 采取有效方式及时排出胸腔积液, 属于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条件下, 胸腔排液主要采取胸腔穿刺术以及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术首次排液量大约为600~800 ml, 之后每次抽液均<1000 ml。要实现排净胸腔积液, 需要实施多次穿刺,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随着治疗的进行, 穿刺风险逐渐增加[7, 8]。胸腔闭式引流一次置管, 可控制流量实施持续引流, 效果较好, 但该方式将造成较大的损伤, 尤其是设备原因, 导致患者的伤口疼痛较为明显, 其活动体位受到严重的限制, 且对正常休息造成严重影响。该方法操作简单, 手术时间短。不需要切开皮肤, 分离皮下组织、肌层以及胸膜;不需缝合伤口及固定引流管, 术后管周疼痛发生率低, 伤口愈合快, 且组织相容性好, 不易刺激损伤肺组织, 患者容易为患者所接受[9, 10]。
本研究中, 对照组均实施粗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研究组均实施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表明置管24 h后, 研究组疼痛率为31.03%低于对照组的89.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97%, 对照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用于治疗胸腔积液, 安全性较高,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燕.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尿毒症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5-6.
[2] 王天舒.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 2015, 10(17):94-95.
[3] 宋军平, 涂正生, 边兰萍.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1):24-26.
[4] 赵顺金. 中心靜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渗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2):138-139.
[5] 尹明秋.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肺癌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11):1395-1398.
[6] 黄海辉, 罗小红, 杨安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2):12-13.
[7] 马佳华, 姜学智, 于苓, 等. 中心静脉导管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7):127.
[8] 杨奇伟.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125例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1):90.
[9] 陈建乐, 许贤创, 徐海峰. 两种管径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医药前沿, 2016(4):163-164.
[10] 杨家恒.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32例疗效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3):628-629.
[收稿日期: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