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宋海燕
【摘要】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你分为观察组(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得以显著改善,其护理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对更低,而ADL评分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的当中,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良好恢复。
【关键词】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6..02
急性脑梗塞是由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阻塞动脉管腔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导致患者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出现头痛、失语、昏迷等症状,并伴随有多种脑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容易造成脑损伤。急性脑梗塞的症状较为轻微,但是仍需要及早进行治疗,以保障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1]。该疾病主要采用溶栓治疗,而溶栓药物的选择和药用剂量的调控需要绝对的谨慎,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剂量尿激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8例,最高龄82岁,最低龄45岁,平均年龄(60.4±5.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0例,最高龄84岁,最低龄44岁,平均年龄(61.3±4.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给氧、降颅内压以及抗血小板凝聚等常规治疗方法,并使用相应的治疗药物,用以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症状,进而保证患者病情和体征的稳定。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使用注射用尿激酶(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1653)150万U+2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给药。溶栓治疗后12 h,使用低分子肝素7500 U,皮下注射给药,1次/d,持续治疗1周。对照组则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皮下注射0.4 mL,持续治疗1周。
1.3 评价指标
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价,分数越高,则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为严重。参考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02%>76.74%)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得以显著改善,其护理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6.75±1.29)分<(10.64±2.56)分相对更低,而ADL评分(85.54±11.34)分>(67.48±9.05)分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急性脑梗塞的发生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有关,需要通过溶栓治疗来予以改善和缓解,用以疏通脑动脉血管,恢复其正常的供血和供氧,进而促进其脑组织、神经组织损伤的修复。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当中,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在病发后6h内进行溶栓治疗,其对于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修复有着积极的帮助,能够避免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更好的维护患者的健康。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扩张剂、低分子肝素均是应用急性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药物,具有扩充血容量和降低血液粘滞性的效果,能够起到溶栓的作用,但是治疗效果十分有限[3]。而尿激酶是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属于天然溶栓药药物,其作用于激活纤维蛋白溶酶,使其转化为纤溶酶,纤维蛋白凝块、纤维蛋白原以及不同类型的凝血因子均会在尿激酶的作用下得到降解,将阻塞在动脉管腔内的血栓溶解,进而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恢复脑组织血液循环,及时改善缺血、缺氧情况,避免发生坏死,促使受损的神经组织得到修复。
尿激酶在溶栓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其药用剂量需要合理予以调控,以寻求最佳的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根据治疗时间窗,选择合适的药用剂量,将血药浓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在充分发挥药效的同时,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相对更好,起到一次性冲击的作用,优于小剂量多日连用治疗。但是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易引起出血,不宜长期使用。另外,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需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以稳定患者的病情,同时有助于提升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给予患者以持续的护理服务,密切监测其体征和病情变化,确保患者能够良好恢复[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93.02%,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6.75±1.29)分和(85.54±11.34)分;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76.74%,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10.64±2.56)分和(67.48±9.05)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之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更高。
综上所述,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显著的疗效,尿激酶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药物,大剂量一次性冲击治疗是更好的用药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其良好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 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4):88-90.
[2] 苏艳花.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09):52-53.
[3] 边忠民.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