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

2016-08-05 22:17陈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9期
关键词:溶栓治疗二聚体血浆

陈莹

【摘要】 目的 分析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方法 60例急性心梗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溶栓组(46例)和未溶栓组(14例), 溶栓组根据治疗后冠状动脉是否开通分为溶栓再通组(24例)和溶栓未通组(22例), 检测观察各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未溶栓组患者入院时与发病后24、48 h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未通组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6、24 h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再通组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6 h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梗溶栓治疗患者, 给予血浆D-二聚体含量检测可以有效反映溶栓再通效果, 可以作为溶栓治疗急性心梗、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浆 D-二聚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39

溶栓治疗急性心梗是通过纤溶酶作用于血栓中交联纤维蛋白, 使其降解, 从而实现血管再通。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的产物, 若机体血管内伴有活动血栓症状, 随着病程的延长将发生纤维溶解活动, 导致血浆D-二聚体的形成。因此临床上通常将血浆D-二聚体用于判定血栓溶解或形成的判定依据[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6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科第6版内科学教材溶栓适应证标准, 且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 均自愿纳入本次实验。6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3:27, 年龄45~72岁,

平均年龄(62.3±4.8)岁;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组(46例)和未溶栓组(14例)。溶栓组46例患者在12 h内进行溶栓治疗, 包括8例下壁, 26例前壁, 12例后壁, 其中溶栓再通24例(溶栓再通组), 未通22例(溶栓未通组)。

1. 2 方法 溶栓组患者给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至100 ml的生理盐水中, 0.5 h内静脉滴注治疗, 并给予5000 U低分子肝素钙, 每12小时给予患者皮下注射, 口服300 mg的阿司匹林, 未溶栓组除不用尿激酶外, 其他治疗相同, 给予心电图监测, 同时测定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 判定溶栓治疗效果。

1. 3 观察指标 收集各组患者静脉血液2 ml。未溶栓组采集患者入院时与发病后24、48 h的血液, 溶栓组采集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6、24、48 h血液, 给予抗凝、离心处理后, 收集上层血清检测D-二聚体。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未溶栓组14例患者入院时与发病后24、48 h的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无再通指征。见表1。

2. 2 溶栓未通组22例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6、24 h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溶栓后2、6、24 h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二聚体浓度升高较慢, 患者无再通指征。见表2。

2. 3 溶栓再通组24例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6 h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溶栓再通组患者出现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 h内回降>50%, 胸痛2 h内基本消失, 血清CK-MB峰值提前。

3 讨论

D-二聚体是用于反映纤溶系统活化的一类临床指标, 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的产物。有学者[2]认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血管阻塞程度与D-二聚体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另有学者[3]认为, 若患者溶栓治疗后疗效较为满意, 则血浆D-二聚体急剧上升后将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所以, 临床上多半以血浆D-二聚体作为判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一项有效指标。本文结果显示, 对于溶栓未通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6、24 h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溶栓后2、6、24 h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该时间段血浆D-二聚体的指标值较高, 可能与血管狭窄、溶栓药物剂量并形成栓子等因素相关;而分析溶栓再通的患者中得出, 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溶栓治疗后先上升后下降, 与再通时间相吻合, 提示栓子溶解, 当溶栓治疗后的48 h血浆D-二聚体含量相比治疗前的指标值差异不大, 由此可知, 该类患者的凝血活性增强、纤溶活性降低, 引发冠状动脉出现血栓、闭塞等现象, 此时应及时进行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

综上所述, 对急性心梗患者给予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重大, 可以作为溶栓治疗急性心梗, 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通的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孟凡强, 胡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梗溶栓后再通的预测.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7):1376-1377.

[2] 李学游.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1, 28(28):50-51.

[3] 乔瑞, 武刚, 林红, 等.急性心梗溶栓与非溶栓治疗冠脉造影结果观察.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14):213-214.

[4] 陈莉.急性心梗溶栓与非溶栓治疗冠脉造影结果观察.医药前沿, 2011, 1(24):18-19.

[收稿日期:2016-03-16]

猜你喜欢
溶栓治疗二聚体血浆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浅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逼中小学生卖血的背后
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