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6-05-24 09:30解光辉朱来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5期
关键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解光辉+朱来武

【摘要】 目的 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 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案治疗;同期再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 接受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及血管再通几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效果突出, 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50

近几年,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已经在国内各级医院得到推广, 而且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应用价值也已经得到认可。为进一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水平、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的临床可行性进行探讨, 研究时作者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重点分析, 同期再选择6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案, 通过观察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指征, 并总结适合患者的临床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 男39例, 女21例, 年龄最大80岁, 最小61岁, 平均年龄(70.00±3.63)岁。同期再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 男40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81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71.00±4.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 治疗程序严格按照设计流程进行。治疗组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案治疗, 具体为:①患者入院以后, 予以常规吸氧、降压、调脂以及降糖治疗等。术前给予患者服用300 mg肠溶阿司匹林片+300 mg氯吡格雷, 同时予以静脉滴注硝酸甘油。②如果患者有心源性休克症状或低血压症状出现, 还需使用多巴胺, 确保患者的收缩压始终≥90 mm Hg(1 mm Hg=0.133 kPa)[1]。

③选择股动脉穿刺技术对患者的右股动脉以及右桡动脉进行穿刺, 再将专用鞘管置入其中, 并给予患者注射3000 U肝素, 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④观察患者造影情况, 若其右冠状动脉始终处于完全闭塞状态, 需要对其左股静脉进行穿刺。⑤观察患者靶病变组织的直径, 结合患者临床指征选择适合的球囊导管, 再用大气压适当扩张患者的靶血管, 并结合其病变血管长度、血管直径等情况置入支架[2]。⑥支架置入程序完成后, 如果患者靶病变组织表现出血栓征象, 还需将25~50万U尿激酶注入至患者冠状动脉中, 同时确保注入操作程序的缓慢性和手法的精准性。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住院时间及血管再通几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67.03±3.50)%, 对照组为(49.28±3.50)%;治疗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5.01±2.99)mm, 对照组为(58.49±3.33)mm;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88±5.12)d, 对照组为(18.06±12.11)d;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几率为100.0%(60/60), 对照组为70.0%(42/60);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急诊科临床中十分多见的疾病之一, 急性心肌梗死不仅发病率非常高, 而且患者病情非常严重, 发病也非常急, 给临床治疗工作增加巨大难度。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临床首选方案之一就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该方案强调以球囊扩张手段对患者冠状动脉进行适当扩张, 再将药物支架置入其中, 确保患者的狭窄症状得到充分消除, 用以改善患者心肌供血水平, 从而还能达到再灌注功效[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这是因为该治疗方案的适用范围非常广, 通常能在短期内充分消除心肌梗死患者狭窄症状, 促使其血运条件始终保持通畅性, 达到正常灌注效果。不仅如此, 由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强调开通患者已经处于闭塞状况下的血管, 促使血管能够重新恢复正常血流状态, 防止出现梗死症状, 以便患者恢复健康[4]。

本研究中, 治疗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住院时间以及血管再通几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 可提升血管再通几率、缩短住院时间、控制不良症状, 有助于改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 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桂棠, 韩雅玲, 王祖禄, 等.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长期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9):2032-

2033.

[2] 王小维, 贾大林, 齐国先, 等.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24 h内演变的临床价值.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43(9):798-801.

[3] 周华, 何晓燕, 庄少伟, 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无复流的临床及程序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3):

280-286.

[4] 何华, 董道然, 李楠, 等.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心肌保护作用研究.中国医药, 2015, 10(6):777-781.

[收稿日期:2015-12-25]

猜你喜欢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