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非成

2017-09-06 03:15刘博涵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4期
关键词:成功成长

刘博涵

摘要:《说文解字》中有言:成,就也。长,久远也。依此看来,成若求所就,必经深久之过程,亦必经邈远之路途。此过程此路途,皆为成长。

关键词:成功;成长;实际价值

《说文解字》中有言:成,就也。长,久远也。依此看来,成若求所就,必经深久之过程,亦必经邈远之路途。此过程此路途,皆为成长。

成功一词,主意胜利,达到,领悟。后喻获得预期结果,达到目的。

成长与成功二者,自古人便对二者的关系深入思索。最经典的定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云云。显然,先贤孔夫子更注重人的成长过程而非人的成长结果。

于现今社会,在某种意义上看来,成长比成功更具赞赏性与实际价值。无论是于全社会还是于个人个体而言,成长的过程远比成功的结果更为重要。因此,作为社会个体分子,我们需悟成长之本意、第一意。享其程,非其成。

与孔夫子相似,梁启超教育子女:“未能立进大学有什么要紧,天下事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宽追忆父亲梁漱溟时曾说父亲的教育是信任且开放式的,且更注重子女的成长过程。他忆到:幼时考试曾有一次并不理想“还未曾达到及格之分数”他把成绩交与父亲,本以为对教育子女一事颇为严肃的父亲会对此大加斥责,没有想到父亲只瞥了一眼就还给了他,并询问他“汝努力与否?若曾努力便是成长,未成功却也了无遗憾”。

梁启超与梁漱溟先生的教育观正是我们现今社会所提倡的“成长教育观”,即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哲学上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教育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其认为整个世界及其内部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与发展之中。无论是关乎社会未来的教育大计还是社会中的个人成长,我们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待之。成长无关岁月,成功无关年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成长的旅途上踽踽独行。金马影后马思纯曾在自传中写道:“这世上比我美的姑娘很多,比我有才情的姑娘有很多,比我贤惠的姑娘还是很多,可这并不令我沮丧,因为我比从前的自己好了很多。羡慕从不盲目,知足也知火候。”这种“比从前的自己好了很多”的观点,正可谓成长。我曾想我们每一个人自幼被要求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意义。第一意自然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为了实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但深究其根因,建设更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也正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更加美好。即便我们暂时不能为我们的社会做出最大化的改变,但我们可以让个人的每一步成长更为有意义,让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断进步,从而推动全社会的发展。

于我自身,我有今一日可将文字这般排列组合而成一行文,百千余字不过洋洋而已,而与幼时的不苟言谈大相径庭,此正可谓成长。

有人批评我们现今社会的教育体系,认为此般应试教育只可培育出机械式的成功人才,却未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社会中也不乏出现堂堂七尺男儿以优异成绩考上众人称羡的著名学府后却无法料理自身基本生活的报导。在此境况下,我们更应注重學生的个人成长。此成长并非只于学识,亦于学生的个人素质。为此我国对高考评判制度做出改变,即将学生的个人成长量化,并以比例计入高考总分。这一举措,无疑更利于学生的成长,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了重要保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长之途,邈远且冗长。但成长中之经历,亦是人生中历久弥新之珍宝。面对成长之修远漫漫路,吾辈还需以勤勉向上态度不断求索。力求在享成长过程之时,一切尽力而为。待他时忆起,亦再无遗恨。

(指导教师:蒲艳丽)

猜你喜欢
成功成长
孩子,我该教你们什么?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有容乃大:学术期刊编辑成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