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2017-09-06 18:42张红梅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信息技术

张红梅

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既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新的理念,就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怎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借助媒体搭台,注重活动中感悟”。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的探究欲望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新课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同时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依靠的是具象思维,他们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思维并不严谨,所以,在教育教学的时候,我们主要依靠的还是具象思维的教育方法。所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引进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自主的在计算机上准备一下课件,例如学习动图和一些情景动画等。这样,数学知识就从一般的单一书本知识变成了有趣生动的情景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之前利用计算机整理出来的资料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更好的学到知识。例如,学生们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一百八十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做好相关工作,画好很多的三角形,以及搜集身边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们观察和测量,这样学生们不仅对于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有更为深刻的记忆。这样教学变得简单,学习也变得有趣而高效。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利用多媒体能成功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自主探究高度抽象的知识也就有了可能,这样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有关行程的应用题时,学生都知道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但不理解的是求火车过桥的时间时,为什么路程是除了桥的长度还要再加上火车的长度,针对这个问题,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动画演示,再现了火车过桥的全过程,从火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离开大桥所经过的路程用醒目的颜色显示出来,学生很快明白火车过桥走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火车的长度论文的格式,从而正确地列出了算式。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發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会使课堂沉闷、缺乏活力而效率低下。因此,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让学生动起来,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全方位地开启学生灵动的数学智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教师经由过程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当地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思考,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便于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

例如: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曾设计了一节“装修招标”的数学活动课。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虚拟的现实情境:一个需要装修的三维房间,语言描述‘只要你们小组定出合理的预算,要有价格优势和整个装修效果的方案,打动客户,看谁能够招标成功。学生在虚拟现实的情境中立刻忙碌开了,先考查房间整理数据,通过长、宽、高的测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再调查建材,收集信息。这个虚拟的情景 —— 微缩建材市场直接被显示在屏幕上,学生只要用鼠标点击商品便可购买。有复合地板、地毯、实木地板的等等,不但每种商品有详细的介绍和价钱,还可以观看铺上商品后的最佳效果图,眼见为实,一睹为快。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选好了再设计方案,预算经费,最后竞标评标,展示效果。这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学生虚拟了现实情景,以资源为依托,通过查找、交流、计算、复核,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 实现了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使得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真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走出来,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利用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用录像、光盘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以视觉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数学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中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媒体情境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