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技巧培养

2017-09-06 01:52米军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运算习惯

米军

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与运算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小学数学,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运用到。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我国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是不够理想的,那么我们就应对导致其运算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其数学运算能力,为孩子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高的原因

1.1 课标标准降低

前文提到过,在新课程标准中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包括计算方法技巧、口算能力、计算速度等)的要求,而重在掌握数学解题思维和逻辑,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课标标准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其意图可以理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忽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涉及到学生升入初高中、甚至大学之后解数学类、物理类题的速度,也成为各项考试中区分成绩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1.2 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也是造成他们做题正确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教师的忽视往往是由于其对运算能力认识程度不高、不注重对深层次教学内容的探讨,而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造成的。教师更应该结合自己的做题经验,用通俗化的语言讲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做课后习题的过程中悟出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对运算能力的重视程度。小学数学的教学要以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建立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教学理念。

1.3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升入小学后,学生刚刚正式接触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都非常陌生,而且小学生在心智、思维、学习态度等方面都不太成熟,往往会出现抄题马虎、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把2+3算成6,可见学生的计算功底之差。另外,在做课堂习题时还发现,学生们没有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甚至有学生在桌子上打草,即便是在用草稿纸的学生,其草纸上的布局非常乱,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习惯加以引导,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2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计算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

小学生还没有摆脱爱玩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游戏、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1)采取多样化的运算形式。通常情况下,数学的运算过程中都是较为枯燥乏味的,那么要想培养学生对运算的兴趣,教师就应将所学习的知识与运算练习紧密的结合起来,采取接力跑、多红旗等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听算、口算和笔算等各类形式的计算;(2)在數学的运算过程中融入一些小典故。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长河中,也是有着很多的故事和典故的,那么教师进行教学时也应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经典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能记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加强数学计算强化教学

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主,以辅导工具为辅,多进行计算方法的训练,但是不能进行题海战术,因为一旦做了过多的题,学生容易形成定向思维,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降低做题的准确性。教师要多进行计算方法的教学,例如在计算1到20的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凑整”的思想,分别计算1和19、2和18等等的和然后再相加,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教师也要多向学生传授自己计算的思路,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

2.3 对学生计算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

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计算习惯加以引导,例如在批改作业、试卷的过程中把学生出错率高的习题记录下来单独印制成讲义给学生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另外,还要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2.4 强化学生的训练内容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大学生的训练量,提升自身的运算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若干的题组,每一个题组中的题目应都是同类型的,而要想做好每一个题组中的题目,学生都必须用同一种运算方法,这样当学生了做完了这一个题组后,他们自然也就掌握了一种运算方法,既节省了练习的时间,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2.5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计算习惯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以及运算的准确性都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并且运算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初高中以及大学的学习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的,所以,教师第一步应先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在面对一道题目时,应告诉学生要“一看、二划、三想、四算”,最后一步才是算,前三部做好了,运算的结果也就得到了保证。然后就是培养学生的演算习惯,书写时必须有一定的顺序,并且自己不能潦草,一定要工整,这样对于题目的验算也更为方便。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检查和验算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率,学生检查验算题目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有顺序的并且从头到尾的进行检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3结语

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形式主要有口算、笔算、估算和珠算等,这几种形式的计算能力都有助于学生解题速度的提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建立起逻辑思维和较强的计算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巧,从而为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点拨学生,对其错误的计算习惯加以纠正和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郭世杰.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4,(05):109.

[2]朱卫兴.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J].学周刊,2017,(07):122-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运算习惯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好习惯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