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田晓华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
我认为,“功夫在诗外”“台下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在作文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平时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必须有大量的积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教育家、文学家是这样,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在课堂上高效地做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在生活里,养成精密的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功夫,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关注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观察积累的习惯,为作文课堂的高效奠定基础。
一、让学生写喜欢的体裁,是课堂作文高效的重要因素
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更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想象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就小学生而言,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往往也会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表达也会越有情趣。除补写、续写等形式以外,还可引导学生进行梦幻型、编创型想象,有时可以不指定题目和篇幅,表达上也不作过高的要求,任学生浮想联翩。有一次,听了邻校的讲座后,茅塞顿开:原来孩子们对写童话故事居然这么感兴趣。于是,回到自己的课堂,我也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在低中年级时的每一次作文,我都让孩子们自定主人公,自己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现在,孩子们在作文时都有话可写,并且一个个优美的比喻句还会流淌在笔尖。我以为,这样的作文课堂也是高效的。
二、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是作文课堂高效的前提
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趣,好热闹,用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很快激发学半天技巧,有的学生还是不知道写什么,是给他们读范文吗?不行。突然,一个学生问:“老师,可以写吹泡泡吗?”“当然可以。”“可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写。”“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喜歡!”“那我们就吹泡泡去吧”孩子们欢呼着来到了小卖部,买好了泡泡液,顿时,孩子成了操场的主角,欢呼声、笑语声响成一片,操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孩子们一起吹起了五彩的梦幻。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恋恋不舍地回到教室。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一个个优美的比喻句流泻于孩子们的笔端,一篇篇充满童趣的文章出现在眼前……这样,经过体验的作文课堂不是高效的么?
三、实际应用,学生习作的兴趣是高效的保证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丰富多彩,小学生作文如能在交往生活中派上用场,他们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作文的重要,认识到作文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契机,结合班队活动,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布置学生写竞选演说辞、儿歌、童话、寓言、笑话、广告词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又能增强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就拿设计广告来说吧,教师让学生事先收集一些优秀的广告词,引导学生概括出广告词的特点:简洁易懂,语言生动,特点鲜明等,然后让学生试着为家乡的土特产设计广告词,并开展评选优秀广告词活动,这将大大激起学生写作和创造的热情,作文课堂才是高效的。 总之,虽然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但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尤其是作文课堂教学,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需要我们平时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多思考平时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方法与途径。我们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
参考文献:
[1]高红彦.强化资源意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121.
[2]顾卫强.强化资源意识,增强小学语文课堂实效[J].新课程·上旬,2013(7):66-67.
[3]刘丽娟.强化资源意识,增强小学语文课堂实效[J].好家长,2014(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