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梅
在执教的几年中,我发现了许多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比如教材、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硬件设备等方面,但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发挥教学因素的良性作用,我想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面对,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课堂教学,克服一切不利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哪些教学因素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因素
教师的备课、教学活动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应该进行如下实践:
1、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积极备好每一课,设置新颖的导入,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诱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重在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循循而诱之,让他们欲罢而不能,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
2、在课堂上讲解让学生举一反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当前,计算机已成为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部分人使用计算机主要是用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市场上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一讲解,且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任何软件的操作。所以教师在平时讲软件的操作时,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关键的地方要讲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操作时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教学过程将翻转课堂引入教学,将微视频制作好后让有条件的学生观看,让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当然在微视频中不能将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4、按照不同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按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我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教材,对内容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要求,这样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使他们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时,再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
二、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又该怎样来改善课堂教学呢?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
1、家庭环境比较差。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首要环境,我们学校的学生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父母只顾着忙于生计,一部分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看管,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管,再加上家里也没有电脑,而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主要在于实践,学校每周只开设1节课(下午的课才30分钟)有限的时间限制了学生的操作水平。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学校多开设一堂信息技术课,并适当增设一些计算机练习场合,同时,微机室还对孩子们中午进行开放,在食堂吃完饭的同学,有时间就可以进来练习,以弥补家里没有电脑的不足。
2、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思维比较局限。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动手实践、创新能力较差,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那如何学习,是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将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之外,教师还要转变角色从“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具备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创设问题,给学生创造认知冲突,让学生以此来产生探究意,教给学生自主思维,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有創新学习能力。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将潜能最大地释放。
3、学习态度不端正。少数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意识,学习的目标不明确,爱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玩游戏,老师一旦不让他们玩游戏,立马对上课没有了兴趣,或者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心思都在玩游戏上,瞅准机会就进入游戏,这样的学生加之学习基础差,课堂上表现随便马虎,不爱动脑,甚至做小动作影响全班或周围同学的求知欲望。极个别学生因自身的学习成绩差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较多的时间内不参与课堂活动,甚至捣乱影响全班的学习。
三、其它因素
1、硬件设备不完善。信息技术课,最主要还是要有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支持,而我们学校硬件设备配备比较落后,是在2009年“两基”国检配备,配置都比较低,在上四年级上册网络课程时,运行速度较慢,再加上网速的制约,严重影响了课堂效果。
2、班主任、其它教师及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重视水平不够。在家长的眼里及多数人的眼里,语文、数学、英语是主课,必须学好,而信息技术课等都是副课,可以选择不学,或者请假也无所谓,没学就没学了,也没有必要补学,而设置有的家长还认为上信息技术课会影响到主课的学习,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在我所教授的四年级4班中就有两个孩子,因为视力问题,家长拒绝其使用电脑。
3、除以上因素外,还有比如班里的纪律、学生周围的环境、以及上课的节次等等都是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
总之,对于影响课堂教学的多种因素,教学要在实践中用现代教育的理念去认识,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机遇。吸取经验教训、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克服一切困难,达到教学最优化,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许文德,杨宗才.《恰当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革新》,2007(09).
[2]闫红军.浅谈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因素[C].学周刊,2011(11).
[3]魏娟.激趣导学,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