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兵
语言是人类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人类交流的手段。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也正是人类具有语言,而其它动物没有。语言是人类互相了解的桥梁,通过一个人的谈吐我们能够了解他的性格,背景甚至外貌。谈吐高雅的人也必定是行为得体,为人礼貌的人。一个有修养、有家教的人的说话方式和家教差的人的讲话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别。有修养的人语言轻声细语,温文尔雅;没有教养的人语言粗鄙不堪,难以入耳。语文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初中语文的学习对一个人一生文学修养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教师激情高涨,带动课堂气氛
在很多的课堂上都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大汗淋漓,辛苦讲解,而学生不是在座位上做自己的事就是左顾右盼,偷偷地讲悄悄话,老师只顾着讲解自己应该做的而不顾学生有没有听懂,對这门课感兴趣与否。很多老师可能会说:我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学生听不听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多关注学生,为学生多花点心思,在上课的时候激情饱满,和学生一起调动课堂气氛。最后达到老师更有激情地进行教学,学生也更情愿去听讲,教师课堂教学地效率也会相应地提升。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文《秋天的怀恋》的时候,这是一篇表现母爱的文章,讲述的是作者是一个瘫痪的人,而他的母亲也是一个残疾人,在作者一次次伤害自己、伤害母亲的过程中,母亲不仅忍受自己的自卑,也忍受着儿子的瘫痪,并鼓励儿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只是自己在讲台上讲述这篇文章及其表达的深层含义,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如果教师激情高涨带着学生们学习这篇文章,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这篇课文的教授效果就会好很多。
2、分小组教学,促进学生团队合作
现在的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低下是很普遍的事情,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学生的心理竖立起好的高中和好的大学名额是有限的,自己的同学是自己的竞争的观念。然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全中国的人,自己的同学之间只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才能求得共赢。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会提升每个人的实力,也会提升整个团队的实力。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团队精神的人才,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每个小组成员互相交换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想,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到其他人的知识,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能够更好地解答。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最后一课》的时候,讲述的是课文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当自己的家园受到侵犯自己和同伴同学以及老师们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的热爱,对自己不能学习本国语言的悲愤,也表达了作者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的不舍,对国家语言的不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以及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
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网络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网络对现代人的冲击是巨大的,文字声音图像的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乐趣,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地靠枯燥无味地课本文字,利用网络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学生建立起三维立体的想象空间,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无限的网络空间畅游,可以学习到任何想学到的知识,知识也不是局限在靠课本的学习上,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文《背影》的时候,这是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讲述的是上了年纪的父亲在送我到车站的情景,父亲艰难地爬过铁道去给我买橘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浓厚的爱和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在网络上找出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父亲的形象和父子之间的亲情。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出朱自清先生的其它文章,增长学生的见识和知识储存量,让学生对朱自清本人有更多的了解。如此以来,学生的知识面变广了,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效率。
4、实现课堂的全员化、主体化
教师应该时刻记住,教师教授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不单单是那些学习成绩相对好一点的学生。虽然在一堂课上经常会出现只有学习好的学生会听课的状况,教师也不该放弃其他的学生。相反,教师应该努力提升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教学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围绕着学生,少讲一些对学生无用的自己的故事,这样会降低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文《沁园春.雪》的时候,这篇文章是讲述抗日战争爆发前,北国的雪景。听过评说之前的君王的故事,表现自己的豪情壮志。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应顾及到全体学生。教师通过问问题:这篇文章的层次思路和表现方法是什么?在班级中挑选每个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做到教学的全员化。同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积极鼓励每位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综上,初中语文是初中生三大重要学科中的一门,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应努力让每位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为每位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海仙.关于初中语文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J].文学教育(下),2017(02).
[2]文德斌.浅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4).
[3]缪家红.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思考与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