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2017-09-06 22:22樊民丽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夸父主体教学活动

樊民丽

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全面、充分地认知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学生的根本学习诉求作為教学活动的中心。

一、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包括:职业认知水平、思想观念合理化转变以及教师教学实践水平三方面:

其一,职业认知水平层面——要求语文教师始终坚持终身学习原则,不断自身学习,尽多阅览有关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学及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汲取知识养分,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教师个人素养;其二,思想观念合理化转变层面——要求语文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观,摒弃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套路——学生“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以“灌输式”机械、重复地进行理论讲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和心理体验,灵活、机动地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的同时,增强教师教学的自我效能感;其三,教师教学实践水平层面——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前准备工作,尤其是教学课件的精心设计与制作;注重生活化鲜活素材的巧妙导入,为学生创设情景交融的多维度课堂教学环境;强调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相关教学信息的评价与反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

二、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型课堂教学

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三维沟通与互动,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发掘个人潜质,展现自我风采。

例如,在学习《夸父追日》一课文时,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包括: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水平差异、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兴趣程度差异、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异、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差异、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差异等等,依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小组人员划分,将班级学生有机地分成5个学习小组,确保各小组综合学习实力基本均衡;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探究性学习任务,提出思考问题:夸父为什么追日?夸父怎么追日的?夸父追到太阳了吗?夸父“神”在哪里? 默读课文,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神奇,勾画出来,如:“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等,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神话故事这一文学体裁有什么特点?通过学习《夸父追日》,我们感悟到夸父怎样的高贵品质和精神信念?;各小组成员围绕教师的问题展开激烈地讨论与探究,大家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充分地鼓励和表扬,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地总结和剖析,升华文章主题思想,提升学生文学修养水平和精神境界。

三、创设宽松自由课堂教学氛围,充分注重学生主体感受及内心体验

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将科学性、思想性有机统一,注重情感教学理念的有机渗透,注重学生“兴趣点”的重要性,并以此关键“点”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巧妙创设教学“预热”环节。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有关“苏州园林艺术”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美好的视觉感受中,感受苏州园林艺术的独特美;随后,教师巧妙导入课文内容学习,梳理行文脉络——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假山池沼的艺术美、花草树木的映衬美、近景远景的层次美,进行课文的逐步深入分析,同时配合柔美、舒缓的音乐进行氛围烘托,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充满自主探究学习欲望,不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文学赏析和艺术审美水平。

四、构建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围绕学生主体客观反馈相关信息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切实学习情况及心理感受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师,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开发和教学理念的创新。

另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标准构建,还应注重评价标准的全面性,不仅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文学修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应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尤其是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需要语文教师足够重视并积极处理、应对。

综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年龄段,但也是有着丰富内心情感及表达的有机个体。语文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观的体现,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初中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师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实践、探究、反思和创新,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惠锋.主体参与下的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时代,2014(12).

[2]陈发珠.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考试周刊,2013(58).

[3]葛卫群.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语文教学质效——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模式改革的探究[J].教师,2010(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夸父主体教学活动
论碳审计主体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追日
何谓“主体间性”
夸父追日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