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香
[摘要]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要把握好学生的特点,在品味古诗意境上多下功夫,可以利用咀嚼字词、创设情境、换词比较、生舌感悟等方式,充分感知诗句中所呈现出的意境,于时光穿梭中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与诗人对话,与背景对话,感受时光的穿梭,体悟诗人的情感。让学生爱上古诗,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感悟;古诗;意境
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是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然而,古诗词已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如果对其笼统地进行全面教学,耗时费力不说,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况且,由于各个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学生体悟也会不同。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一、品词诵读,体会意境
1.准确感知字词意思
古诗的许多意思都与今意不同,学生唯有在充分理解字意诗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诗人的内心,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意境。
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有个词语是“妻子”,老师指出在现代汉语中,妻子即老婆,而在古代汉语中,妻子指的是老婆孩子,在这里,要让学生知道妻子的含义,感受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人民生活涂炭,流离失所,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大人和孩子都喜气洋洋,了解诗人闻听捷报时“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心情,体会诗人渴望统一的心情,从而感受陆游伟大的爱国情怀。由词到诗,体会爱国情,诗意自然就从词中来。
2.以读为本意境来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得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借助更多的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匀、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感受诗句的意境。
如果让学生在理解字词含义的基础上,披情入境地朗读,他们就能真正领略到古诗独有的意境之美。
二、换词对比,独特意境
古代的诗词中有着诗人独特的匠心,而我们的小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在教学中,通过换词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意思,体味其中隽永的意境。
如在教《牧童》这一首古诗的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弄”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吹”、“玩”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弄”字就把牧童写活了,不仅写出了牧童的悠闲,还把牧童这种清贫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童真童趣表现出来。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用换词的方法去理解诗意,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的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的意境之美。
三、联系生活,“活”化意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它需要老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
1.运用故事理解古诗意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師都会有这样的发现:许多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听故事却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唯恐自己少听一句。足以可见故事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感染力之强。在教学古诗前,可以把诗人的心态、所处的时代背景、古诗中的科学知识、古诗意境编成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叩响学生求知的心灵大门,以故事导入式来学古诗。如教学古诗《十五从军征》时,我让学生和我一起编写一位老兵的返乡经历以及在途中的所见所闻,有的学生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2.结合古诗情感体会古诗意境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3.通过勾勒画面来体会古诗意境
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两者独具的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如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睛后雨》时,可让学生充分感知西湖的美丽景色,然后让学生勾勒出自己心中的西湖,通过画一画,学生就会深刻感知西湖不同天气中的美丽,从而更加深入诗的意境。
四、创设情境,欣赏意境
学习古诗,要欣赏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要充分创设情境。
1.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咏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诗,诗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意境:“作者正在村中和伙伴们玩耍,忽然远处传来阵阵鹅的歌声——‘哇哈!听见没有,河里的大白鹅在一个劲地叫呢!他率先往河边跑去,一边跑,一边翘首眺望:水面上,正游动着缀有红宝石的雪白玉冠,啊!那是大白鹅的脖子……”教师的语言已经带学生走进这美的意境。
2.紧扣语言赏析创设情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
如教学《示儿》一诗时,可抓住一个“悲”字来展开教学,感受诗人的悲,为自己所悲,为国为家所悲,一个“悲”字,足以让学生感悟到爱国诗人陆游的悲悯情怀。又如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抓住诗眼“醉”来展开,这个“醉”字既是诗人喝醉了,也是陶醉在藕花深处,同时又充满了对诗人晚年生活的扼腕叹息,一个“醉”字已经让诗的意境铺展开来。
3.运用直观法创设情境
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出示西湖晴天和雨夭不同的风景图,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西湖风景万变的神奇,从而感受诗人热爱西湖,把西湖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的情感。
意境离不开情境,教师只有在充分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情境。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