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刚林
摘 要:竞争与合作意识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因此,笔者试从明确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提供竞争与合作的机会、提高竞争品质、品尝竞争与合作的成功乐趣、力争竞争与合作的完美结合五个方面对中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竞争意识 合作精神 培养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与合作,这就要求现代人才不僅要具有竞争意识,改应具备合作精神。在个人发展中,既要显现出独立的个性意识,又要体现出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只有具有这种特点的现代化人才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促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就成为了中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灌输思想,明确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
竞争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只有竞争的存在人们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的机会。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此,在21世纪的竞争中,谁掌握教育的关键精髓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获胜。中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中学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成绩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与其他同学展开竞争,通过竞争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而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强化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促进任务的圆满完成。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增强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竞争与合作总是相伴而行的,竞争中离不开合作,合作中又有竞争。出于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全面考虑,班主任应该将合作与竞争机制引入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灌输合作与竞争意识,明确合作与竞争意识在他们未来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使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二、抓住契机,提供竞争与合作的机会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生活中,教师要抓住契机为学生创造竞争与合作的机会,将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渗透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教师可以开展 “我与同学比优点”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上台总结出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课后要求同学间组成互助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该主题班会的召开使每个学生都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和他人的优劣之处,面对自己的不足,学生们想要进行追赶和超越,这就形成了竞争意识,学生之间为弥补彼此的不足进行相互学习就形成了合作关系。为增加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的机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定期的小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在激烈的竞赛活动中进行合作。教师还可以对教室的学习园地、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进行积极利用,采用分组民主讨论、对阵辩论等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与竞争。
三、善于引导,升华竞争意识,提高竞争品质
竞争会为学生的发展带来益处,但是不正确的竞争意识对于学生来说也有损害。某报载,一学生想要在考试中超越其他几个成绩优秀学生,竟在考试前将泻药放入他人杯中。在不当的竞争意识的影响之下,会滋长出嫉妒和消极的畸形竞争心态。因此,教师培养竞争意识的时候,要注意对于学生的正确的竞争观念的树立,在班集体的竞赛活动中明确告知学生如何处理自己班级与兄弟班级之间的竞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召开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主题班会,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正确看待比赛中的输赢,让学生明白机会与风险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将竞争引入正轨,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升华,竞争品质得到提高。
四、创设情景,尽展才能,品尝成功乐趣
竞争与合作的机会从学生入学时就得到扩展,班主任应积极创造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情景,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使他们品尝到竞争与合作的乐趣。例如,新生刚入学时,校园内存在垃圾乱扔的现象,就可以展开 “创建文明卫生学校,我们一起努力”为主题班会活动,按差异性与互补性的原则,把全班分为几组,要求每一小组依序完成:(一)每个小组要进行两个及以上的标语创建,要求以毛笔书写并上交。(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同学的垃圾处理方法及情况,就了解到的情况每小组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或一则建议书,择优向学校的《校园之声》推荐广播。(三)各小组就小组工作的实际情况写一份简要的调查报告。(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内部的感受交流。因为活动涉及的面较广,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导。全班同学全程参与,各小组成员之间主动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每个同学的才华得到施展,组员间的合作关系也得以成功建立。
五、努力塑造,力争竞争与合作的完美结合
合作与竞争总是结伴而行的,它们在生活中难以被分开考虑。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将竞争与合作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形成完美的统一。例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采取如下三条措施:(一)结组(对)学习、共同提升。即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成绩进步较慢的学生,他们可以共同完成课后作业,也可以在课余时间探讨学习。以入学名次为基数,双方考试名次改变的合数就是两人的学习考评分数。(二)职责分明、同辱共荣。值日区域分组轮流打扫,在小组中还要进行责任的细化,使责任明确到位。对于清扫工作做得不彻底的学生,被学校扣除班级量化考核分数后,班级将如数从其个人的量化考核分数中扣除,而小组中其他成员将会被扣除一半的分数。这样分数考核机制能够激发小组内部成员之间集体荣誉感,促使他们加强小组间的合作。而各组之间又是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三)前后捆绑,互相提醒。学校对与班级考核的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包括仪容仪表、礼貌礼节、课堂纪律等,这些都必须符合学校的规定要求。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教师可以把前后桌四个人划为一个小组,四人实行同分制,也就是说,一个人扣分其他人同等扣分,促使他们在各方面互相监督与提醒。
六、结语
通过开展竞争与合作的活动,竞争与合作得到完美地结合,学生在心理素质水平和综合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市场竞争机制下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凸显,我们应顺应潮流,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公平的竞争,更要加强平等真诚的合作。
参考文献
[1]鹤梦斋.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习竞争合作意识的策略[J].人民教师,2005(1).
[2]吴文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解读[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