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红
[摘 要]我国教育的现状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教”与“学”没有真正地统一起来。参与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感悟数学思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生活经验;自主建构;数学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86-01
当下,数学课程改革似乎进入了“高原期”,对于如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傳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顾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则在下面“死记硬背”,课堂上缺乏师生交流,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参与式教学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开展参与式教学,有益于师生双方互动,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简单谈谈参与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一、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源头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对数学进行建构、加工,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学生的“潜在发展区”与“可能发展区”之间架设桥梁,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第4册“认识角”时,通过课前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对角的认识是生活化的、感性的,如角是尖尖的;角容易戳到人;等等。因此,笔者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在一个布袋里面放了各种物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从中摸出一个角来,并说说自己对角的认识。生1说:“角尖尖的,摸角时容易被戳到。”生2说:“角有两条边。”生3说:“角的两条边是直边。”学生直观感知到角,初步认识了角的基本概念,即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在这里,笔者以学定教,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适当的启发、点拨与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了角的概念,课堂教学效果甚佳。
二、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路径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能动、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路径,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第8册“加法交换律”时,笔者出示了几组算式:(1)7+8,8+7;14+21,21+14;65+56,56+65。学生发现:每组中的两个加数是一样的,只是交换了位置,所以两个算式的和是一样的。由此,学生猜想:在有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然后,学生自主进行验证,由两位数加两位数,到两位数加三位数,通过举例验证,学生不但发现了“加法交换律”,还能用语言、图形、符号进行个性化表述。最后,笔者对学生的自主建构过程进行总结和延伸,将加数从两个拓展至三个,甚至更多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探究和建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提高了思维能力。
三、以数学思想为纽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课程的灵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引导和助推作用。常见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教师要在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思路的探索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第10册“圆的面积”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的面积。经过复习,学生猜想:求圆的面积能否转化成求已经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呢?然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操作和讨论。有的小组将圆剪成8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将圆剪成8等份,拼成近似的梯形;有的小组将圆剪成9等份,拼成近似的三角形……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运用多媒体将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合理推理,最后得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转化思想、极限思想等,对数学思想有了一定的感知。
总之,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责编 钟伟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