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本课堂模式的构建

2017-09-05 09:48张小伟张立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小组合作信息技术

张小伟++张立海

摘 要 高效的生本课堂需要在学案导航、互动探究、点拨提升、反馈总结等环节做足功夫,需要科学的学习小组设计,需要教师指导下的充分的小组讨论。信息技术在生本课堂模式构建中可以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生本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 生本课堂;小组合作;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1-0100-03

1 前言

中学课堂教学现状堪忧,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师一言堂,完全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教师的讲授拖着走,被教师左右,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是完全的接受者。本应是激扬生命的教育却变成控制生命的教育,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忽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消失殆尽,创造力也难以谈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1]这是生本教育的理念,只有将这种理念贯彻到课堂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使得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获得根本性的提升。

2 生本课堂的基本模式

生本课堂教学的广泛开展,需要研究构建起一个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各学科深入开展生本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基本模型,而构建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环节应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学案导航 教师要精心设计前置作业。在学案中通过恰当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推出重点、难点,进行学法指导。对前置性作业的要求是有的放矢,把握层次性原则,照顾到学生的全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要注意作业设置的开放性,要能发散学生的思维,避免题目设置的僵化对学生思维形成束缚。另外,也要注意前置性作业的难易搭配,要充分考虑到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设置问题时适当降低门槛,这对他们的自信心是一种保护和激励。

第二步:自主建构学习 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目标,通过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自学,完成前置作业,掌握基础知识。前置性作业的学习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充裕的时间去对课堂内容相关的集思考价值与挑战性以及兴趣为一体的问题做充分的思考与探究,为课堂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适当地提高了课堂的起点,为课堂上的交流提供了深度和广度上的保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重现知识、再创造、再提升,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这是自我建构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一途径,学生在自己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设置的问题建构起自我的理解。另外,自我思想观点建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他人的不同观点进行交锋,使得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最大限度的深入,思维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也能得到适度的发挥与张扬,自信心得到提升。

第三步:互动探究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是生本教学中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主要方法,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对有不同观点的问题交换看法进行商讨,对不明白的问题相互请教,补充完善预习自学的成果,夯实预习打下的基础。这是对人的关注而并非对知识的关注,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分组,而是在“我为集体、集体为我”的理念下心灵与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在课堂上小组可以展示组内互动探究的过程,并展现成果与有疑惑的地方,將互动探究的范围扩大至班级,这样就搭建起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更为广阔的平台,讨论也会更加深入,学生的理解亦会更加深刻。

第四步:点拨提升 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间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这种点拨表现为一种引导和促进提升,是教师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课堂要全面依靠学生,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无为而为,处于帮学的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的地位无足轻重,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只是这种高要求开始变得无形了。教师的点拨对学生的讨论学习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够走向更为广阔和深入的境地。

第五步:反馈总结 学习完毕之后,学生要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消化吸收,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师的总结要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内容进行设计,重点突出基础知识,另外要注意循序渐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基础好的学生,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集趣味、智能、思维训练为一体的较高层次的题目;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以起点较低的基础题为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课下的作业中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练习,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

3 做好小组合作环节

在生本课堂建构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至关重要,很多教学活动都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来开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制度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组的建构应当依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制度化。首先,班主任在班内根据学生兴趣和成绩,按照就近原则,相互搭配成立学习小组,形成互帮互助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次,任课教师要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符合生本教育理念的评价标准,比如积极发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团队合作等都是小组合作的重要标准;最后,让小组成为课堂的主体,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成绩分析、作业检查都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以此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把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既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又能享受到小组合作带来的喜悦,对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讲,生本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之前进行自主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如无源之水”,所以,凌驾于自主思考之上的讨论活动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因此,要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领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我认识,这样在讨论的时候学生才能真正地深入进去,思想才能碰撞出火花,讨论才会有效果。

其次,对学生的讨论活动要进行适当调控。讨论活动的调控首先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具体内容的调控,不能放任学生的思想随意所至,从而偏离课堂问题的轨道。避免学生借讨论之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既浪费时间,又使得学生的思想逃离课堂,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使得讨论形式化。

再次,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要把握时机,适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在生本课堂讨论学习中,虽然提倡不要过多去干预学生的讨论活动,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不能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讨论进行了解和引导,适当的干预是绝对有必要的。因为知识基础的缘故,学生的讨论有时会失之于肤浅,游于表面,不能深入进去,更不用说形成深入的共识了。另外,学生的讨论有时会偏离讨论的中心意旨,造成讨论的无果而终,形成遗憾。这时候,教师参与學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讨论进行一种无形的引导,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想讨论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热情,加深学生对课堂问题的理解。

4 信息技术在生本课堂模式中的使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2]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兴趣性来吸引学生是最重要的方式,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多少兴趣,就能激发学生多少学习的内动力。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大容量且能动态呈现的特点,它所提供的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是多种多样且富于变化的,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

如在设置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置性作业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黄磊的同名歌曲和朗诵,在学生的听与唱中再提供给他们相应的资料,继而提出与作者经历或者情感相关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为课堂上思想的碰撞交流打下基础。再如在设置《鸿门宴》的前置性作业时,可以将影视剧中胡军饰演的项羽形象、陈道明饰演的刘邦形象在多媒体中展现出来,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在激发学生的热情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产生联想,产生许多的问题与思考。因此,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

动态演示,巧解难点 对于一些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些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往往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即使花了大力气,效果却并不理想,久而久之,学生因感触不深,逐渐产生厌烦情绪,失去信心。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就是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因为多媒体信息技术也能很好地将抽象变为形象和直观,动静结合、声色兼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触,突破重点与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如高中数学函数图象的讲解,就可以运用平移、旋转、叠加、渐变等动态演示,将抽象的数学思维形象地显示出来,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搭建探究平台,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 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课堂要全面依靠学生,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无为而为,处于“帮学”的地位。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无形的要求。在生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只是这种主导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导,其表现方式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起探究互动的平台。而平台的搭建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如在数学课堂上讲授平面几何部分的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投影展示一个不断变化的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什么时候会成为一个菱形?什么时候会成为一个矩形?通过这些展示,就搭建起一个直观形象的平台,对学生的合作讨论学习形成助力。

5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与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选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小组合作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