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英文专栏《小评论》与中国现代小品文发展

2017-09-05 11:18黄芳张志强
中州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品文

黄芳+张志强

摘 要:作为民国时期国人自办英文报刊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上的著名专栏,The Little Critic(《小评论》)由林语堂于1930年创办用以发表形式自由、内容广泛的英文随笔及小品文。《小评论》不仅刊载了林语堂创作的大量英文小品文,为其此后着力倡导小品文文学思想及创办《论语》《人间世》等杂志提供了丰富的前期经验;同时该专栏还吸引了全增嘏、张培基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加入编辑作者群体中,展开持久而丰富的英文小品文创作实践。因此而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以《小评论》为出版媒介进行英文小品文创作,将外国小品文样式移植引入中国文学土壤,促进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小评论》;小品文;文体移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8-0142-05

报刊专栏之于中国现代散文不仅是作品发表的出版平台,也是推动其文体生成与建构的重要媒介,如《新青年》“随感录”和《申报》“自由谈”对中国现代杂文的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The Little Critic(《小评论》)是民国时期国人自办英文报刊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①上的著名专栏,其所刊载的英文小品文为研究中国现代小品文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后世学者较多关注的刊载小品文的中文报刊,缺乏对国人自办英文报刊的应有审视。对这一专栏作者群体及文本内容的分析,可以从更广阔的视域探析中国现代小品文发展的路径。英文专栏《小评论》不仅移植引入英国小品文的体式,也建构崭新的小品文创作思想;同时它还与中文小品文杂志相互呼应,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建设与发展。

一、《小评论》的创办及存续

《小评论》专栏由林语堂于1930年7月3日在《中国评论周报》第3卷第27期开创,用以发表形式自由、内容广泛的文化随笔及小品文。《小评论》开设后一直由林语堂担任编辑,逐渐赢得读者及学界的关注与好评。1931年4月,林语堂暂时离开中国去欧洲,《小评论》中断3期后由全增嘏接替编辑出版;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小评论》中断9期后恢复刊出;直至抗战爆发,《小评论》在1937年9月第18卷第10期停办;1945年8月《中国评论周报》复刊后的第32卷第3期《小评论》恢复,直至1946年6月《中国评论周报》终刊而结束。自1930年开辟至最后停办,《小评论》存续约7年时间,算得上《中国评论周报》上创办时间最久的专栏之一。《小评论》专栏创办以后,《中国评论周报》的文学及文化内容逐渐增多,使其由前期的时政周刊转变为时政文化综合周刊,发展成为民国时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人自办英文报刊。

林语堂在《小评论》创办“前言”中阐明专栏的宗旨,他以幽默谐趣的笔调批评了当时新闻界的怪现象——“大”报编辑总是关注各种严肃问题,引得“博雅君子”振振有词,实际上落入各种权势力量的文化控制中。因此,林语堂主张作家应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实现自由表达,“人毕竟只有从像狗一般的被约束中解放出来,手握烟斗,在自己的居室内或卧或立,伸展自如,那才叫人;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人才能说人话,才能不必因拘束而学犬吠”②。此后,林语堂在该专栏发表了大量英文小品文,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个性书写、社会及文化批评,“《小评论》专栏并不是严格的幽默小品专栏,但它的格调更轻快,内容也更贴近人情常理,作者也因之更得读者信赖”③。《小评论》创办之初,紧随之后的专栏是BEST CHINESE CARTOON OF WEEK(《本周最佳漫画选》),通过刊载生动形象的漫画作品对社会时局进行讽刺与批评;这也显示出《小评论》早期的思想倾向,林语堂以犀利的语言对时局进展予以针砭。自第3卷第33期開始,林语堂在《小评论》上先后发表了《假如我是土匪》《我的书童》等大量状写自我生活、表现个性情怀的小品文。因此《小评论》专栏的文学思想及文体风格经历了不断走向丰富的过程,呈现出社会及文化批评、个人性灵书写多样化趋向。除去发表各类英文小品文之外,《小评论》还成为译介园地;林语堂不仅在此发表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学译文,还将现代作家老舍、老向及姚颖等人的中文小品文译成英文发表,以展现中国现代作家进行小品文创作的成就。《小评论》创办初期,其稿件来源多以编辑提供的内稿为主;1933年以后逐渐刊发外稿,吴经熊、姚克、邝耀坤、项美丽等人开始为其撰稿。及至林语堂1936年8月赴美之后,宋以忠开始成为该栏目的编辑直至抗战停办;1945年8月复刊后的《小评论》专栏未注明具体编辑者,只是在文末标示作者名字,主要作者有邝耀坤、林安邦、顾绶昌及张培基等。全增嘏、宋以忠及邝耀坤、张培基等编辑作者群体一直延续着林语堂的文学及编辑思想,将《小评论》打造成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与文体风格的名牌栏目。《小评论》成为林语堂倡导“小品文”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阵地,影响并带动众多作者加入创作潮流中,凝聚成一个阵容强大的英文小品文创作群,并与《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中文小品文杂志形成互动。从《小评论》的编辑作者群体组成人员来看,林语堂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将英文报刊《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及中文小品文刊物《论语》《人间世》的编辑作者④聚集到《小评论》⑤周围,实现了杂志群作者编辑的交叉覆盖,在当时的文化界产生较大影响。《小评论》专栏的创办及长期存续,再次体现了林语堂作为现代传媒创办者的成功实践:一方面通过创办现代报刊及专栏,倡导并实践其文学主张及思想;同时其文学思想的广泛流行,也吸引召唤更多作家加入创作实践中,进而深化其文学思想在文学创作及社会中的融入与传播。

二、《小评论》与林语堂的中、英文小品文创作

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了林语堂在《小评论》发表的文章结集而成的英文小品文集《小评论》一、二集⑥,该书内容可分成“评论随笔”“讽刺随笔”和“记事随笔”。“记事随笔”中的文章都是记叙生活物事,书写自我性灵的作品,如《安徽之行》《买鸟》等,表现了作者对自由活泼人性的追求。而“评论随笔”与“讽刺随笔”则多为文化与社会批评,作者以文化比较的视角对中西文化进行审视,如在《论中外的国民性》《论西装》等文章均揭示两种文化的差异。林语堂在文化比较与分析中力图寻求中西文化的融合,表现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角。而在社会批评中,如《我怎样买牙刷》《我不敢游杭》《裁缝的道德》等文章,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批判了社会的各种怪现状,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敏锐审察。作为林语堂创作转型时期的作品,这些小品文一改其早期杂文创作中“浮躁凌厉”的风格,不再对政治时事进行“信口批评”,而开始以更为“幽默”的态度关注社会现实与自我生活,来践行其“超政治”“近人生”的文艺思想。

林语堂的中英文创作形成互文,他于1930—1935年间在《小评论》发表的英文作品往往以他译、自译及改写等形式译成中文刊载在1932—1936年间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上。其中大部分小品文作品则是由林语堂自译或改写之后,登载在他主编的中文杂志上。其中一些中英文小品文形成互文,文本内容大致相同;但有少数作品中英文本间存在经过改写后形成的差异,如How To Write Postscripts与《怎样写“再启”》两文整体内容相近,但文章开头段落有较大相异之处。林语堂在英文文本中删减掉了大段的抒情性文字;英文文本则直接切入主题,多以说明叙述性文字阐述“怎样写‘再启”的事例及细节。而On Bertrand Russell′s Divorce与《罗素离婚》改写内容较大。两文主体内容及思想极为接近,林语堂由罗素离婚事件引发出对家庭婚姻问题的探讨,表达了尊重女性权利与提升女性地位的思想。在英文小品文中,林语堂列举中国古代圣贤的婚姻生活来进行探讨,以此相对照阐发对西方家庭婚姻思想与观念的认识;而在中文小品文中,林语堂在开头即对英文文章进行改写,从自己看到的罗素离婚消息入手引发感想,进而引证西方的女性思想及家庭观念来反思中国女性的地位及思想。相较而言,林语堂的中文小品呈现出更强烈的抒情风格,笔调变化多样,带有随意散淡的风格;而英文小品同样具有“幽默、闲适”的主旨,但在行文上则简洁晓畅,更具叙述性文风,行文更为自由活泼。由此可见,虽然林语堂中英文小品文存在语言及风格的差异,但其中的文学思想与文体形式却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即崇尚个性的思想与随笔的形式。1932年之后,林语堂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大力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性灵”小品文。受其影响,围绕林语堂所创办及编辑的杂志群,众多中国现代作家加入小品文创作队伍中,由此形成了30年代重要的散文流派——“论语派”。“论语派”追求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以“幽默”“闲适”的笔调展开社会与文化的批评;其自由活泼的文风与追求个性的主张,打破了传统散文“载道”的桎梏,为急促变幻的现代社会提供新鲜的“润滑剂”。

三、《小评论》与全增嘏、张培基的英文小品文创作

在林语堂的文学思想影响下,以《小评论》专栏为载体,形成了一个英文小品文创作群体。全增嘏、钱锺书、吴经熊、姚克、宋以忠以及项美丽,加上后期邝耀坤、林安邦、张培基及顾绶昌等众多中外知识分子都在《小评论》上发表了大量独抒性灵的英文小品文,其中以全增嘏、张培基的文章数量最为丰富。

全增嘏⑧自1931年起担任英文《中国评论周报》专栏《小评论》的编辑。1935年他在任英文《天下月刊》编辑期间,发表了大量英文小品文及文化专论,表现出深厚的中西文化造诣及娴熟的英文写作水平。作为《小评论》专栏早期主要编辑之一,全增嘏发表的英文小品文数量较为丰富。现结合《中国评论周报》第6、7卷《小评论》专栏的文章来分析其英文小品文创作的思想内蕴与艺术特质。全增嘏的英文小品文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如对中国古代笑话中幽默因素的揭示;也有对自我性灵的书写,如On Watch The Eclipse(《看日蚀》)、On Dancing(《谈跳舞》)、The Virtue of Idleness(《发呆的妙处》)⑨等文章,通過对自我日常生活情趣的描写,展示出独特的人生情怀,践行小品文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他还写作了大量小品文对社会现实予以批评,在The Passing of Chinese Culture(《中国文化之消逝》)⑩中,作者由外国朋友的慨叹揭示出当时文化现状:市场上买不到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艺品,多为仿制西方的工艺品;该文批评了现代中国人在迎合世界文化的同时,日渐丢失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而If I Were Minister of Education(《假如我是教育部长》)?一文抨击了教育界的各种弊端,作者呼吁教育应当注重实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设立导师制、明确惩戒措施等方式,来促进学生接受高素质教育。不管是对文化现状的关注还是对教育界的抨击,作者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现实反思意识。全增嘏英文小品文风格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行文流畅、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无论是写景、记事还是说理、论述,都显示出思想透彻的倾向,形成了自由明快而又整饬的文风。

张培基?在1945年8月复刊后的《小评论》上发表的英文小品文,相较于同时期其他作者显得更为成熟,较好继承了前期《小评论》文学思想与文体风格。这些小品文形式自由多样,有记事体、日记体、对话体、书信体还有充满幽默讽刺意味的杂文体;文章内容并非只是抒发抗战胜利后的欢欣情怀,而是更为关注与反思社会现状,表达对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如From College to Bean Curd Shop《从校园到豆腐店》、A jobless Young Man′s Monologue《一个无业青年的独白》?等文章,关注时局动荡带来的青年工作危机问题。作者以幽默谐趣的笔调,描绘出青年人在社会危机中面对现实及未来时的复杂心态。与此类似,反映青年如何适应转变时期的社会环境问题的文章还有The Diary of A Lunatic《狂人日记》?,该文仿拟鲁迅小说的笔法,以日记体形式,描摹了一位对周遭事物感到陌生的青年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痛苦心境。而A Youth on Cultural Street《文化街上的一个青年》?则通过街景素描、人物外貌刻画、人物对话描写等方式,展现了一位沉醉在传统文化情境与自我理想中、不愿面对社会现实的青年形象。复刊后的《小评论》专栏以张培基的创作为主体,也包含有林安邦、顾绶昌、钱惟藩等人状写旅程、关注现实的英文小品文。这些作品丰富了复刊后《中国评论周报》的刊物内容,在努力继承《小评论》前期的栏目思想与风格的基础上,也促进了英文小品文创作在40年代的延续与发展。

四、《小评论》与中国现代小品文发展

中国现代小品文是在继承古代散文传统尤其是明清小品文的文学思想基础上,借鉴英国散文的文体形式及文学思想逐步走向现代性的发展。由法国作家蒙田创立的Essais(英文Essay,原意为“尝试”“试笔”,后指随笔、小品文),引人进入英国文学后获得大发展;从16世纪开始历经“人物素描”“期刊小品”等发展繁荣阶段,最终发展成为英国近现代重要的文学样式?。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前后,中国现代作家对英国随笔及小品文情有独钟,纷纷进行理论探讨及文学译介;如胡梦华《絮语散文》、梁遇春《〈小品文选〉序》等文章对英国散文予以介绍。胡梦华的《絮语散文》揭示出英国散文文体特征在于以“絮语体”的形式表现个性主义思想,“我们仔细读了一篇絮语散文,我们可以洞见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人格的动静描画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声音歌奏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色彩渲染在这里面,并且还是深刻的描画着,锐利的歌奏着,浓厚的渲染着。所以它的特质是个人的(personal),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所以它的特质又是不规则的(irregular)、非正式的(informal)”?。梁遇春不仅是英国小品文的积极译介者,曾经以英汉对照形式选译了众多英国小品文集;同时他还在《〈小品文选〉序》中特别强调了小品文的发展与现代报刊出版的密切关系,“这自然是因为定期出版物篇幅有限,最宜于刊登短隽的小品文字,而小品文的冲淡阑逸也最合于定期出版物口味,因为他们多半是看倦了长而无味的正经书,才来拿定期出版物松散一下”?。此外,现代学者化鲁也认为在各类文学中,“小品文学往往是报纸文学的重要部分”,“所谓小品,是指sketch一类的轻松而又流动的作品,如杂感,见闻录,旅行记,讽刺文等都是。这一类的文学,往往是普通阅报者所最喜读的,而且也只有在逐刊行的报纸上,才有刊载的价值,所以这一类的材料,在报纸文艺栏里是最为相宜的”?。对英国小品文创作思想的译介与阐发促动了中国现代作家广泛展开了小品文创作实践,现代报刊的迅速发展、各种散文专栏及专刊的设立,也为现代小品文的发表与传播提供了现实载体。周作人、老舍、林语堂等一大批现代作家都投入小品文创作的行列。在《小品文之遗绪》一文中,林语堂阐明了创办《人间世》的宗旨即为对文体的倡导,“故吾尝曰,《人间世》提倡小品,不能兴邦,亦不能亡国,只想办一好杂志而已,最多亦只是提倡一种散文笔调而已”?。由此看来,从“个性主义”文学思想的吸纳到“散文笔调”的倡导,加之现代报刊的发达,经由众多作家的共同协力,小品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一种重要体式。

英文《小评论》专栏由林语堂创办于1930年,早于其1932年创办的《论语》杂志和1934年创办的《人间世》杂志。《小评论》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显示出林语堂文学创作转型时期的特点,同时又为其此后倡导小品文提供了实践经验。作为林语堂小品文创作思想与文艺观念的另一种实践,《小评论》专栏上的英文小品文与其中文小品文创作形成互动,共同体现了“倡导幽默”“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这一主张在《小评论》的编辑作者群体中得以践行及弘扬,全增嘏、张培基等人的英语小品文创作以文体移植的方式,将英国小品文引入中国并使之不断发展,这些英语小品文因而具有了文体建设的意义。虽然随笔性散文早在中国新文学革命之初就已出现,并经由众多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实践而获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只有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现代小品文才达到发展的顶峰。同时,庞大的作者群体与持久的创作动力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坛与知识界营造出了小品文创作的热潮,更为有力地推动中国现代小品文发展不断走向繁盛。

注释

①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于1928年5月在上海创刊,1940年11月停刊,1945年8月复刊直至1946年6月终刊,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著名国人自办英文报刊。该刊编辑作者群体由留美回国知识分子及清华大学师生担任,同时赢得了上海、南京等地大学生的青睐,被称为最具影响力的国人自办英文周刊。

②原文为英文,最先出现在1930年7月3日《中国评论周报》的《小评论》专栏上,后被林语堂收录在英文小品文集《小评论》“序言”中,此处中文译文来自《林语堂评说中国文化·作者原序》(第一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③《林语堂评说中国文化·作者原序》(第一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④全增嘏曾任《论语》编辑,全增嘏、吴经熊、温源宁、姚莘农曾任《天下月刊》编辑。

⑤《小评论》栏目广告大多为《论语》的宣传广告,广告语宣称“读《小评论》者,不可不读《论语》”。

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按照英文《小评论》(一、二集)的顺序,编选与其内容相对应的中文文章汇集成册,后附有未能找到中文对应文章的英文小品文,为整理林语堂的中英文著作提供具有启示性的范例。

⑦钱锁桥博士编选了《林语堂双语文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辑录了林语堂中英文对照的双语文本,本文只做部分列举。

⑧全增嘏(1903-1984),浙江绍兴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留学预备学堂,1923至1925年就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27年在哈佛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归国以后,1928—1937年先后在上海任中国公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等校教授。1931年起开始担任《中国评论周报》《论语》《天下月刊》等中英文报刊编辑。从1942年开始担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兼任主任,同时任图书館馆长。1956年,复旦大学创办哲学系,他从外文系转到哲学系工作,历任逻辑教研室主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西方现代哲学研究室主任等职;后期主要以哲学学术研究与翻译为主,着力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

⑨The China Critic, August 24, 1933, Vol.6, No.34, p.836; No.38, p.935; No.40, p.985.

⑩The China Critic, March 16, 1933, Vol.6, No.11, p.288.

?The China Critic, November 30, 1933, Vol.6, No.48, pp.1164-1165.

?张培基(1921—),福建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早年写作大量英文文章发表于各大英文报刊。1946年5月,张培基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审判结束后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后张培基毅然回到祖国,此后从事英语教学与翻译。张培基晚年英译了大量的现代文学作品,力图将中国现代文学传播到西方。尤其对中国现代散文情有独钟,1999年第一册《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出版,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后第二、三册相继出版,张培基较为系统全面将中国现代散文译成英文向外传播。目前学界极为关注张培基后期英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成就,对其早年的英文创作研究不多。

?The China Critic, January 10, 1946, Vol.33, No.2, p.26; January 17, 1946, Vol.33, No.3, p.42.

?The China Critic, January 31, 1946, Vol.33, No.5, p.75.

?The China Critic, April 4, 1946, Vol.34, No.1, p.12.

?方重:《略论英国小品文的发展——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外国语》1984年第3期,第1—8页。

?胡梦华:《絮语散文》,载周红莉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7页。

?梁遇春:《〈小品文选〉序》,载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吴福辉编选,《梁遇春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72页。

?化鲁:《中国的报纸文学》,《文学旬刊》1922年8月11日,第46期,第2页。

?林语堂:《小品文之遗绪》,《人间世》1935年2月20日,第22期,第42页。

On the Famous English Newspaper Column "The Little Critic"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Essays

Huang Fang Zhang Zhiqiang

Abstract:The China Critic is a famous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 edited b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which there is an important column named "The Little Critic". This column was set up by Lin Yutang in 1930 who has published many English essays. These English essays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his English writing to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This column has also attracted other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to be its editors and writers. Thus from this perspective, we can find that "The Little Critic" has been a publishing media, through which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transplanted foreign essay style into Chinese literary world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essays.

Key words: "The Little Critic"; the essay; style transplantation

猜你喜欢
小品文
有关文字和写作(外一篇)
老舍的小品文观及其在抗战前后的嬗变
——基于新见佚文《谈小品文》的考论
卷首
转瞬即逝的绝美——例谈小品文《蝉》的微解读策略
大家的小品文
越境的小品文:以中日小品文的互动为中心*
小品文的精神
谈谈小品文
论语派与现代小品文文体规范的确立*
小品文的四次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