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德
好的小品文是有生命的,更是有精神的。失去了精神,也就失去了生命,所谓的小品文,也就变成了一堆文字瓦砾,或者是一个收拾干净的空房间而已。
小品文的内涵,源于小品文个体精神的丰富性。
小品文的精神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我们说“这一个”或者“那一个”,都说的是“一的多”,冷冽中的温暖,粗野中的柔顺,笑谑中的阴郁,明朗中的神秘……这些,都在和谐中显示着不和谐。
这是一个矛盾体。事实上,丰富就是矛盾。
语云:皮毛去尽,精神独存。
吾曰:欲存精神,留彼皮毛。
精神对小品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的第一要求就是现实性和真实性。只有现实的东西,才是真实可感的东西。而对于缺陷的描述,却是小品文最大的真实。小品文作家由于犷悍,才有了暴露全体的勇气。
小品文作家描述真实,本身是一场文化批判,消肤剔骨,势必在主体和客体内部同时进行。无动于衷的歌颂膜拜且不必说。论及批评,竟可以与己无关。这样的作家,不配写小品文,也写不出好的小品文。
小品文作家要真诚。由于真诚,小品文写作甚至可以放弃任何附设的形式,而倚仗天然的质朴。而其所表达的内容永远比方式重要,因为小品文更靠近表达本身。
小品文是精神解放的产物。精神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苦痛,并由这苦痛感知自身的存有。精神生命的质量,决定了小品文创作的品格。
小品文的人是独立的人、自由的人、多面的人。唯有小品文的人,才能写出人的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