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语篇整体意义构建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以中国国家大剧院为例

2017-09-03 08:41战丽莉曹旭王澍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符号学人际

战丽莉,曹旭,王澍

(1.大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5; 2.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多模态语篇整体意义构建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以中国国家大剧院为例

战丽莉1,曹旭1,王澍2

(1.大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5; 2.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多模态研究认为所有符号都是语义资源,因此建筑也可以被看成是多模态语篇,表现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概念功能主要表现为其实用性和功能性,包括结构、通风、灯光等的设计,剧场和演出作品的叙事设计也是概念功能的体现;对参观者的考虑则体现了其人际功能,如交通、路标、参观路线等的布局;楼梯、电梯、天窗等将国家大剧院的内部空间连接起来,如同语言衔接纽带一样发挥着语篇功能。

国家大剧院;多模态;人际功能;概念功能;语篇功能

“社会符号学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可将其看作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具体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人类有意义的实践,解释意义如何在社会实践中生成。”[1]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通常要使用多种符号才能完成意义的表达,因此,社会活动具有多模态性。笔者以中国国家大剧院为例,运用多模态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符号是如何从资源系统中被选择与搭配来传递信息从而共同完成交际任务的,同时也希望引起读者对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资源系统交际功能的关注。

一、多模态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Baldry与Thibault认为:“多模态指的是在某一具体语篇的意义制造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同时使用不同符号资源系统并将它们同语境化 (co-contextualize) 。”[2]21也就是说,如果某一语篇采用了多于一种的符号资源就可以被认为是多模态语篇。以广告语篇为例,它既有声音,又有图像,有时还带有文字,因此是多模态语篇。多模态语篇分析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语篇及意义的产生过程,它将意义的来源扩展至所有的符号资源。在多模态分析领域,语言不再被看作是信息传递的唯一渠道,非语言符号(如图像、音乐、空间安排等)也不再像传统语言学认为的那样在交际中只是扮演着辅助语言的角色,它们和语言一同成为符号资源,共同表达和传递着意义。事实上,人们在构建意义时所用到的符号资源几乎都在一种以上,即使是单纯由文字构成的语篇也是这样,因为除了文字本身,字体、文字大小、段落及文字之间的间距等都可以被看成是传递信息的符号资源。正如Leeuwen所说:“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因此,在原则上都能成为不同社会文化意义的表达方式。”[3]3

社会符号学是在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对符号系统如何在社会语境中生成意义的功能的研究,不是针对单个符号的研究。社会符号学研究包括人们如何设计和解释意义,如何设计和解释语篇等[1]。Kress和Leeuwen认为:“正如语言的语法描述词是如何组成小句、句子和语篇的,视觉语法描述被刻画的人物、地点、事物是如何联合起来组成复杂程度及延伸意义不等的视觉‘陈述’(statements) 。”[4]1多模态研究对系统功能语法思想的吸收和延伸主要表现为:

第一,与语言符号一样,其他的社会符号也在同时实现着三种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Kress和Leeuwen将元功能思想应用在视觉语法的建立上,从再现(representation)、互动(interaction)和构成(composition)三个方面对视觉符号进行了分析[4]32。

第二,多模态符号和语言一样都是系统网络,每一种符号都是制造意义的资源系统,即意义潜势。例如,声音符号系统(音乐、歌曲等)在类型、音量、节奏上的变化都有可能在传递不同的信息。

第三,图像、声音等符号也是有层次的系统,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的关系,即Halliday的级阶(rank-scale)思想。Baldry和Thibault在分析电视广告时,将其层次关系归纳为:宏观资源块(macrophase)、资源块(phase)、次资源块(subphase)、镜头(shot)和视觉及物帧(visual transitivity frame)[2]145。

第四,不同社会符号是在特定的文化及情景语境下通过 “同语境化(co-contextualisation)”及“重新语境化(re-contextualisation)”共同完成社会活动的[2]89。

二、中国国家大剧院多模态整体意义的构建与解读

笔者将O’Toole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分析框架进行了一些调整[5]120,构建出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多模态分析框架(见表1)。

表1 中国国家大剧院多模态分析框架

如表1所示,中国国家大剧院采用了颜色、灯光、形状、空间等来自不同系统的社会符号,这些符号所发挥的功能及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多模态语篇,整个语篇可分为三阶(rank):建筑、剧场和表演作品,每个层次都是对上一层次的体现,或者说上级层次体现于下级层次。例如,中国国家大剧院整个建筑体现于三个剧场,剧场体现于表演作品。中国国家大剧院在履行作为建筑最基本的功能——实用功能即概念功能的同时,还与参观者进行着互动(人际功能),而概念与人际功能又通过符号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得以统一(语篇功能),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语篇。

下面将采用表1中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国家大剧院多模态语篇展开分析,主要探讨:在多模态意义构建构成中为什么选用了某些符号资源;这些符号是如何组织在一起来传递信息的;这些符号传递了什么样的概念、人际及语篇功能。

(一)概念功能

概念功能指的是包括语言在内的符号系统对主、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再现[6]56[4]30。就建筑来讲,概念功能主要体现为实用性和功能性。正如O’Toole在对悉尼歌剧院进行多模态分析时所说:“很明显,我们必须要考虑建筑的概念功能。要不然,房顶就会漏雨,屋子就会透风……”[7]中国国家大剧院采用了超椭圆形,“有的部分是单层玻璃外壳,有的部分是双层外壳,外层为金属面板,里层是连续的玻璃和木板。这种构想使得这个庞大的结构变得比较轻,几乎只比埃菲尔铁塔重一点,非常牢固、非常经济”[8]31。另外,穹顶顶部的木质覆盖层可以“吸收公众区域的噪音”[8]153。在通风上,中国国家大剧院三个观众厅均“采用了椅下送风、在上部灯光密集处回风及排风的气流组织方式”[9]。这些对结构、噪音、通风等的考虑体现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概念功能。

对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概念功能进行分析的另一个方面为“叙事设计(narrative design)”。“叙事设计指的是总的主题内容,这一主题把从多重符号系统中所做出的特定选择和安排联系了起来。”[10]在叙事设计中,主题是由不同层次的复杂概念结合在一起而表达出来的。中国国家大剧院 “崇尚高品位、高水准的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秉承“艺术改变生活”的理念[11]。这些作为中国国家大剧院的主题,由剧场及每个剧场举办的作品表演两个级阶实现。三个专业剧场分别为:歌剧院、戏剧场和音乐厅,其中“歌剧院(含小剧场)体量最大居中,戏剧场和音乐厅对称设置,形成与城市呼应的南北中轴线”[11],每一个剧场的叙事设计由若干个演出体现,它们又有着各自的主题,为次叙事主题。

(二)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指的是符号系统反映出来的符号制作者、观看者和被表现事物之间的某种社会关系[4]41。中国国家大剧院除了实现其作为演出场所的概念功能外,更体现了对人际功能的考虑。例如,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设计者进行了“热舒适度问卷调查,在着夏装、送风温度约为19.3~19 .6 ℃、臀部最高温度约23.7~25.0 ℃的条件下, 调查空调送风的舒适性”[9]3。通过水下长廊(见图1),进入大剧院的门采用的是“垂直的玻璃屏风,从上往下没有间断,有几道滑开以留出通道,一切皆透明”[8]181。怎么才能让公众找到这些门呢?大剧院 “地面上以光带的形式来标出通道,那些光带在从外部走向入口的花园斜坡上就显而易见了”[8]181。也就是说,光带除了发挥其照明的概念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其作为路标的人际功能。此外,“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最大的一项文化投资,选择建设这个剧院的地方是最具威严也是首都最多人参观的地方:它不可能只接纳观众,它得对更广大的公众开放”[8]149。环绕国家大剧院建设而成的人工湖、绿化带及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大型广场,供市民休闲,这也是人际功能的体现。

道路和参观路径也是人际功能的重要体现,便捷的交通与合理的参观路径在很大程度为观看者的参观提供了方便。中国国家大剧院周围有2条地铁线路及20多条线路的公交车经过,并且有一个大型的地下停车场,能容纳上千辆汽车及上千辆自行车。另外,沿途还有如何到达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温馨提示。因此,不管是对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参观者还是自驾车的参观者,中国国家大剧院都很容易被找到。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售票处就设在水下长廊的入口,这些都是人际功能的体现。

图1 中国国家大剧院水下长廊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国家大剧院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Alias的观点:“人们与周围的环境形成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是身体的、情感的、心理的、文化的。”[12]

(三) 语篇功能

任何符号系统都要有能力组成内部、外部(指语境)连贯的语篇及符号综合体[4]41。“符号资源并不是被简单地累加在一起,而是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即Baldray与Thibault所提出的“符号整合原则”(resource integration principle)[2]18。通道、楼梯、扶梯、直升梯、天窗等都起着连接的作用,主要履行着语篇功能。如同语言中的衔接纽带一样,这些连结物将不同的内部空间联系在一起。中国国家大剧院采用了彩色的玻璃幕墙,这不仅能为其内部提供良好的采光(概念功能),参观者还可以“欣赏外边绿树环绕的城市景色、紫禁城的屋檐及环绕着紫禁城西面的湖泊”[8]131。由此看来,玻璃幕墙成为了将内、外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见图2)。

图2 中国国家大剧院玻璃幕墙

同时,中国国家大剧院与整个城市形成了动态的关系。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的西侧,与天安门、故宫遥相呼应,一跃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剧院那些花园和水池与在北边和西边绕着紫禁城的公园与湖水有一脉相承的统一感”[8]195,组成了一个整体。

三、结语

中国国家大剧院作为一个多模态语篇,由三个级阶组成,即:建筑、剧场和表演作品。中国国家大剧院同时实现着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设计中对照明、通风等建筑物实用功能的考虑,以及不同内部空间的“叙事设计”,实际上体现的就是语篇的概念功能。对参观者的考虑体现了语篇的人际功能,对通风和灯光的舒适度、路标的识别性、参观路径的合理性及交通的便捷性等的设计,都体现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人际功能。不过,不同的符号资源一定要进行合理的选择、搭配和组合才能成功地展示语篇的整体功能。楼梯、电梯、门等连结物将建筑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国家大剧院与整个城市之间的关系使得其与外界事物也融为一体。

[1] 张德禄. 适用性社会符号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5): 5-10.

[2] BALDRY A, THIBAULT P J.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 A Multimedia Toolkit and Coursebook [M]. Sheffield: Equinox, 2006.

[3] LEEUWEN T V. Introducing Social Semiotics [M]. London: Routledge, 2005.

[4] KRESS G, LEEUWEN T V.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5] O’TOOLE M. 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 [M].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6]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7] O’TOOLE M. Opera Ludentes: the Sydney Opera House at work and play [C]∥ O’HALLORAN K L.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Continuum, 2004.

[8] 安德鲁.安德鲁与国家大剧院[M].唐柳,王恬,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9] 孙敏生, 王威, 万水娥. 国家大剧院观众厅空调系统和气流组织方式的设计和分析[J]. 暖通空调, 2003(3): 1-8.

[10] PANG K M. Making history in From Colony to Nation: a multimodal analysis of a museum exhibition in Singapore [C]∥ O’HALLORAN K L.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Continuum, 2004.

[11] 雷莹,肖汉江. 现代视野中的国家大剧院[J]. 装饰, 2010(1): 100-101.

[12] ALIAS S. A semiotic study of Singapore’s Orchard Road and Marriott Hotel[C]∥ O’HALLORAN K L.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Continuum, 2004.

(责任编辑:王菊芹)

An Analysis of Multimodal Meaning Construction from Socio-semiotic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of China National Grand Theater

ZHAN Lili1, CAO Xu1, WANG Shu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85, China; 2.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116044, China)

Multimodal research regards all semiotic modes as sources of meanings; therefore, buildings can be seen as multimodal discourses which convey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and textual meta-function. China National Grand Theatre shows its ideational function through structure, ventilation and lightening, etc.; in addition, narrative design of sub-theaters and performing works are also the embodiment of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reflects consideration of visitors, such as layout of transportation, signposts and visiting routes. Stairs, elevators and skylights help connect elements inside, performing similar functions as linguistic cohesive ties.

China National Grand Theatre; multi-modal;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textual meta-function

2017-04-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多模态语篇整体意义构建对比研究”(DUT16RW127)

战丽莉(1979—),女,黑龙江林口人,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篇分析;曹旭(1978—),女,山东潍坊人,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王澍(1978—),女,辽宁锦州人,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

H0-06

A

1008—4444(2017)04—0122—04

猜你喜欢
国家大剧院符号学人际
大剧院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三年只为这《兰花花》——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兰花花》观后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法律翻译对等研究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