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点滴

2017-09-01 05:19蓝雨春
未来英才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养成小学

蓝雨春

摘要:好的习惯能够受用于终身,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不自觉的往这个方向前进。小学阶段是少儿成长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间,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和行为品质行为养成教育的最佳时间。所以,在小学阶段培植健康的土壤、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狠抓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班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级习惯教育;养成

班级是学校教育环节中的基础链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品质与成长的培养。好的班级管理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初步拟定工作计划,确立实际的管理目标

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及教育原则,确定班级的管理目标,实行激励性的教育原则、中心原则以及渐进性原则,让班级管理成为有效性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校应该以班级为单位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且好的习惯还会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1、情感教育的融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尤其是新课程以来注重贯彻情感教育,课程改革中认为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管理的技巧是来自于真诚的对待学生,让学生对于班集体有依赖感。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长辈的依赖感是很强的,教师用身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身上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同样的,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潜移默化中学习,学生就会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正确的处理生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建立良好的班风。[1]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班主任相较于其他的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多,因此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不仅是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将好的习惯和言行举止也传递给学生。小学生因为年纪小,生活阅历不足,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诠释“言传身教”的含义。

3、开展班级活动,升华集体感情。班级活动是连接班级成员情感的纽带,是促进班集体建设工作的桥梁,同时也是学生展现才华的有效平台。通过班集体活动,能够直接快速的增进班级情感,让学生间的情感升华,团结友爱,让学生对班集体有归属感,相信班级成员是一体的,荣辱与共。同时举行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同时也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有助于班集体氛围的形成。

2、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注重个别教育。班主任的工作是个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有蔓延性和跟踪性,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到“勤”,走向班级体中去,才能多方面的去发现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的关心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力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能发挥出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

1、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常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并牢记《小学生行为规范》中的内容,然后进行强化训练,训练的内容。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守则》中要求学生做到和遵守。其中集体和出操规则,卫生常规等多方面的常规训练,尤其是文明礼仪方面,要作为对学生进行训练的重要目标,让学生从小就能够举止文明,有礼貌。

2、实行轮流值日制度,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是班级的主任,只有让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并且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坚持做到充分发扬民族作风,让全体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中来,让每个学生有管理班级的可能,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才能获得成功,在学期初建的时候,就要坚持发挥民主精神,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精选,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同学选举出来,给每个同学展示自己才华和锻炼的机会,同时,对于班级的卫生实行轮流值日制度,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其中,为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出一份力。

3、做好后进生和双差生的转换工作。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差异性,学习的成绩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关于后进生和双差生的成因,大多是因为基础差、情绪低落、性格孤僻、家庭困难等原因造成的。班主任要注意這类学生,要细心的引导,尊重学生,不伤害其自尊心,不能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刺激。同时要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差的原因进行了解,学生要理解学生,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找对方法开解学生,让学生朝着好的方向进步,充满自信,倡导同学间平等友爱,不能歧视学习不好的学生,让差生和后进生感受来自集体的关爱,并使他们积极的活跃于班集体中,融入集体中,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

4、提倡合作和适度竞争。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合作和竞争,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可以开展“互帮互助”“我能行”手拉手”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团队意识,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到学习中。学习是学生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给学生制定适度的竞争机制,唤起学生的竞争精神,使得学生有争先恐后、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和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竞争中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家庭的访问,与家长取得联系。学生除了上课时间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家中,同家长一起度过,家长的行为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教育。因此只有在家长与班主任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教育的良好性进行体现。且根据现如今很多家长工作忙,大部分时间是由爷爷奶奶进行教育,因此,班主任针对这类学生的教育问题就要列入重要的环节中,对这类学生给予关注和关照,了解学生的成长,生活状况,心理健康等状况,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并积极主动的引导,避免生长过程中有心理阴影,使他们快乐健康成长。[3]

四、结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千头万绪,还琐碎,学生的情况也是不一样,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在行为的本质上,都需要具备以身示范的能力。教师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段的摸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才能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得到更好的教育,让班集体的管理活动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往上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晓健.班级管理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6(11):40-40.

[2] 曹静.浅谈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班级的管理[J].学周刊,2015(29):8-8.

[3] 曹飞霞.班级管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读与写:上,下旬,2015(18):34-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成小学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