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科++李晓鹏
摘要: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生导师、高校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其素养的提升与转型也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语,“工匠精神”是对自己产品的精雕细琢,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和理念正好契合当前高校转型背景下辅导员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持之以恒、创新求变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校转型;辅导员;职业素养
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高等教育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助力创新创业,促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所需人才,更好地提升学生满足行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为他们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也应该适应学校的转型发展。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生导师,辅导员要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结合转型发展的要求,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语,还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高校转型发展不仅仅是学科建设的转型发展还是培养人才的转型发展,以及教师素养和能力的转型发展,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养的提升与转型也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因此,一定程度上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所以,学校要转型发展,辅导员必须转变原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提升自身修养,特别是要弘扬“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来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辅导员的“工匠精神”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来概括: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持之以恒、创新求变。
一、爱岗敬业是辅导员“工匠精神”的职业要求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道德要求,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忘我投入。爱岗敬业既反映了职业精神,又体现了个人品德。热爱自己的职业、认可自己的职责,才能付诸热情并全身心投入,这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职业前提和要求。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和素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重任。其工作对象是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富有责任感的青年群体。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辅导员爱岗敬业的力量源泉。
作为一名基层辅导员,直接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学生,辅导员是否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忠于自己的职业,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业、对待世事的看法。在当前高校转型背景下,辅导员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情系学生,献身教育事业,恪守职业规范,这种精神不仅有利于辅导员自身职业建设,而且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转型发展强调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而爱岗敬业、扎根本行业、干一行爱一行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首要职业道德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精致化就是秉承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理念,坚持不懈地提高学生工作质量,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精致化、现代化、高效精干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二、追求卓越是辅导员“工匠精神”的永恒目标
工匠精神就是以严谨的态度,对每一道工艺都不懈追求,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次组装,都重细节,不投机取巧,以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为永恒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目的是“育人”。“育人”工作应该是细线条的,应该是精心设计的,不应该是“粗放式”的。塑造人是最精确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对辅导员来说,卓越和精致也理应是其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卓越是一种追求,是辅导员“工匠精神”的永恒目标。辅导员追求卓越就是出色地完成工作、就是忘我的坚守、就是责任的升华,它能够让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卓越是一种精神,也是辅导员工作的动力,广大辅导员要将追求卓越根植于内心,让它成为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并体现在日常行为和工作中。
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面对思想水平层次不一的学生尤其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要细心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指导学生,要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政治、生活情况、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征兆,及时进行引导,防微杜渐,将平凡的工作做到卓越和极致。
三、持之以恒是辅导员“工匠精神”的精神动力
工匠们努力追求把产品合格率从99%提升到99.99%。大国工匠更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不怕苦,不怕难、甘于寂寞、锲而不舍,品质永远在路上的伟大修行者。
辅导员工作是辛苦和琐碎的,用大家常常调侃自己的话说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白加黑” “5+2”,越是艰难,持之以恒才愈显珍贵。学生工作越是琐碎零散,越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事业千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真抓实干,一步步推进、一点点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辅导员学习工匠的持之以恒,打造同行之最,才能成为精通学生工作的行家里手。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辅导员要想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必须要具有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如果以“三分钟的热度”来对待工作,用程咬金的“三板斧”来处理工作,不仅工作做不好,还会引起职业倦怠感,从而影响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和发展。endprint
辅导员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具有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追求永远在路上的“工匠精神”尤为可贵。诚如著名教育家叶澜先生所言,教师写一篇教学反思容易,难的是写一辈子教案。同样,辅导员兢兢业业做一年学生工作容易,难的是兢兢业业做十年、二十年的学生工作。持之以恒、兢兢业业、甘于寂寞、锲而不舍、永远在路上是辅导员“工匠精神”的精神动力。
四、创新求变是辅导员“工匠精神”的时代特色
“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求变创新是排斥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是辅导员工作的时代精神,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也向应用型转型,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因此,求变创新也是辅导员“工匠精神”的时代特色。大国工匠,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以及它们对所属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都非常敏感,并善于加以利用,从而更好地去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辅导员处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互聯网时代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更是充满种种不确定性。因此,辅导员必须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辅导员的创新求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要求辅导员不断学习,接受新理念,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目前,高校大学生以“95后”居多,他们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出生在互联网浪潮之中,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独立、自我意识比较突出,对网络上的信息接受能力强,每天花在手机和网络上的时间较多,流行快餐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就要求辅导员转变观念,适应时代变化,不能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更不能故步自封,拒绝接触。辅导员要高度关注网络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当转移工作阵地和工作战线,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接地气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但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真理与谬论并存,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素养,具备一双能鉴别虚假信息的“火眼金睛”。
二是方式方法的创新。当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和更新速度加快,信息量大且丰富。尤其显著的是,信息的发布与交互变得异常简单,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的主体,对信息都有发言权和评判权。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成为新媒体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和渠道。为了适应这种新媒体时代的变化,《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辅导员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辅导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阵地,传统的口耳相传、黑板粉笔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开始创新工作阵地,从博客到微博,从微博到微信,现在又有了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手段和媒体出现,辅导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主动和学生保持同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用心才能创新,创新需要用心。这是“工匠精神”的实质,也是辅导员发扬“工匠精神”必须要有的时代特色。
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辅导员也要跟上学校转型发展的步伐,积极用“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创新求变来提升自身素养,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水平发扬“工匠精神”,更好地为学校转型发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让辅导员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做好高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和先锋官。
参考文献:
[1]刘希美.高校政治辅导员爱岗敬业美德的培养[J].
潍坊学院学报,2008,(5).
[2]周茂东.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刍议[J].天津职业
大学学报,2014,(6).
[3]纪春景,李晨.做一名有“工匠精神”的辅导员[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6,(6).
[4]刘海江.“工匠精神”之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意
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4).
[5]刘维涛.让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N].人民日
报,2016-06-21.
责编:群 平endprint